36氪獲悉,江蘇長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虹智能”)已於近日完成超1億元B輪融資,本輪資方爲科技部旗下國投創業基金(國投創業),方創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本輪融資將用於引進人才、提升智能製造水平、擴充產能(廠房、設備)等方面。

據瞭解,此前長虹智能分別於去年8月、今年1月分別完成 2 輪融資,加上本輪,三輪融資總額近3億。

長虹智能成立於1989年,公司主營汽車自動化生產線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安裝調試等業務,爲汽車整車製造企業提供自動化生產線總成系統。長虹智能的產品業務包含整車四大工藝中的焊裝、塗裝、總裝:

焊裝生產線主要包括車身側圍總成線、車身門蓋總成線、車身蓋總成線、底板總成線、車身焊裝主線等;

塗裝生產線通常由前處理、電泳、烘乾室、PVC底塗室、焊縫密封、膠幹室、打磨室、噴漆室等非標設備、各種機械化輸送設備以及電氣控制系統組成;

總裝生產線通常由車身存儲線、內飾裝配線、底盤裝配線、最終裝配線、出廠檢查線、發動機分裝線、後橋分裝線、車門分裝線、輪胎輸送線等組成。

目前,塗裝自動化生產線是長虹智能的核心產品。仇雲傑表示,塗裝是汽車製造四大工藝中的第三道,也是四大工藝投資建設週期最長的環節,需要企業具備整體規劃設計能力、設備選型製造、成本控制及相關案例經驗。

總經理仇雲傑告訴36氪,企業擁有具有機械設計甲級資質的民營設計院,並與清華大學保持了長期的產學研戰略合作關係。在塗裝工藝領域,長虹智能擁有多項應用在汽車、船舶、導彈上的相關專利。

2008-2016年中國汽車工業四大工業製造裝備進口額

據瞭解,國內產銷量排名前五的整車企業所用生產裝備90%以上是進口,塗裝、總裝、焊接本土化率只有20%左右。國內車身塗裝系統集成市場70%份額集中在國外公司,30%由國內設計院及少數企業所佔有。

仇雲傑認爲,民營塗裝企業較外企、國有設計院有優勢,“整體成本比外資低50%-60%,比國有設計院低20%-30%,且產線建設週期更短。”

隨着自主品牌汽車的興起,國內整車產業鏈都在尋求更廉價的解決方案,而傳統汽車工藝作爲整車製造重資產部分之一,外企壟斷的問題長期困擾着主機廠。尤其在如今新造車勢力崛起的時期,着手將整車工藝本土化將讓長虹智能更具競爭力。

根據團隊提供的信息,長虹智能目前已與國內數家車廠達成合作,併爲其提供汽車工藝加工服務。

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佔有率在上升(資料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