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P2P市場確實不太讓人放心:

P2P連續跑路,錢存銀行就放心了?沒分清這2類理財或可損失本金!

很多人想理財,可是存款利息太低,連通貨膨脹都跑不過;P2P收益高,卻又擔心有去無回。最近,銀行多款理財產品收益破5%,可是很多人不知道,不是所有的銀行理財都是靠譜的!在選擇之前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哪種銀行理財才靠譜?

銀行理財產品分爲兩類:

一類是銀行自營的理財;一類是代理銷售的理財。

P2P連續跑路,錢存銀行就放心了?沒分清這2類理財或可損失本金!

自營理財

銀行自營理財產品大致分爲兩類:保本型和非保本型收益。

→ 保本型可以確保本金的安全,因此風險也是很低的,即使未能達到預期收益,投資者的本金也能到期全額償還。

→ 不保本型顧名思義,不能保證本金,也不保證收益,如果出現虧損,你必須自行承擔責任,因爲銀行在銷售前會告知你相應的風險,並且會在你購買時的合同上註明責任。

雖然銀監之前發文要打破剛性兌付,不允許銀行發行保本理財產品(劃重點),但有過渡期,目前仍然有不少銀行在發行此類產品。

P2P連續跑路,錢存銀行就放心了?沒分清這2類理財或可損失本金!

代銷理財

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大多指基金、保險、信託等產品,銀行只是一個銷售渠道,從這些代銷機構收取佣金。資金要由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信託公司去管理,這裏風險就不可控了,資金流向股市、樓市的情況很正常,理財產品的風險要高於銀行自營理財。

怎麼分辨呢?

在購買時,產品說明書裏都會寫清楚該產品的發行者是誰,因此出現本金虧損,你只能與該產品的發行者協商,銀行是不會進行負責的。

P2P連續跑路,錢存銀行就放心了?沒分清這2類理財或可損失本金!

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理財

對於理財產品,一句話概括再好不過了:“收益越高,風險越大”。

銀行理財產品分爲五個風險等級,分別爲低風險(R1級)、中低風險(R2級)、中等風險(R3級)、中高風險(R4級)、高風險(R5級),對應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分別爲謹慎型、穩健型、平衡型、進取型、激進型。

一般來說,風險等級爲1級和2級的理財產品基本不存在本金風險,但是風險等級在3級以上的就說不準了。

P2P連續跑路,錢存銀行就放心了?沒分清這2類理財或可損失本金!

所以建議大家在選擇理財產品時,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的心理素質選擇最合適自己產品。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金贊錢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