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飛行物驟降沙漠機場

  1993年的一個夏天,廣西的田陽機場異常沉悶。飛行員們大多都睡了,只留下幾個人值班。

  凌晨3點半左右,哨兵忽然發現天空中有3架落羅盤似的東西,很慢而且很低地飛着,他立即報告了正在值班的正在值班的飛行大隊長羅祥盛,還沒來得及向上級請示,3架飛碟就先向機場上的飛機發射了一道道光,飛機一架架的爆炸了。大隊長命令提高到一等戰鬥級別,飛行員乘上蘇-27,隨着一枚信號彈的升起,飛機陸陸續續起飛了,不知道是發現了我們要還擊,還是攻擊完畢,飛碟開始撤離。我們的飛行員緊跟了上去,對他們進行了攻擊,可是,飛碟依然無動於衷。10分鐘後人們才發現飛碟是在帶着飛機繞圈子,這時,飛碟開始還擊了。一架蘇-27被打了下來,飛行員跳傘成功逃離飛機了。

  經過十多分鐘的激戰,一架飛碟被擊中,不再閃光,冒着青煙向東南方向墜落,2架飛碟緊跟了上去。飛行員爲了安全起見,撤離了。

  第二天,人們找到了部分飛碟碎片。

  前蘇聯絕密軍事基地UFO謎案:空軍擊落飛碟

  1957年10月4日,蘇聯率先發射了第一枚人造衛星。四年後,俄羅斯將加加林送入太空,這是人類宇航員首次環繞地球飛行,於是美國又一次落敗了。接連兩次的勝利,使蘇聯在激烈的太空軍備競賽中遙遙領先。

  俄羅斯主管飛碟事務的總負責人阿賈賈說:飛碟墜毀的地方至今仍有放射性物質,一系列的飛碟事件爲卡普斯京亞爾基地帶來了一個潘多拉的盒子,並導致了後來發生在俄羅斯領空的,被人們被稱之爲戰爭的事件。

  在蘇聯米格戰鬥機與飛碟在卡普斯京亞爾上空遭遇的諸多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要數蘇聯空軍王牌試飛員波波維奇的親身經歷。她是民族英雄,她說自己曾親眼目睹蘇聯空軍與飛碟之間的戰鬥。

  1980年2月,在執行一次絕密的軍事飛行任務時,波波維奇在俄羅斯領空看到了好幾個不明飛行物。波波維奇回憶道:我看到三個火球。三個亮得嚇人的火球,排成三角隊形,我眼睜睜看着它們從我面前飛過。

  另一位米格戰鬥機的試飛員,米哈伊洛維奇上校,也首次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1967年8月7日,晚上6:30,米哈伊洛維奇上校報告稱,他的米格戰鬥機馬上就要在空中被飛碟劫持了。“當我在完成左轉的空中動作時,突然發現正上方有個光球。這個巨大的飛碟慢慢變亮,我正準備操縱飛機迅速避開它,但機翼已經被它發射的光線掃中了。飛機開始抖動,然後左右搖擺,來回地搖個不停。飛碟上那個小光點太亮了。我的機械師米哈伊爾後來對我說‘米哈伊洛維奇,你的機翼在發光!’想想當時我該多喫驚吧。後來,整整一個星期,就在庫房裏,飛機的左翼一直都在閃着白光。”

  平民和軍方接連宣稱自己發現飛碟,而大量相關傳聞被政府覺察之後,克格勃便開始進行大量調查。但與此同時,安全機構也在草擬一份有關蘇聯境內飛碟活動的正式報告,被稱爲“克格勃藍色檔案”。克格勃藍色檔案經歷了20年的撰寫和研究,囊括了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這20年間的各項資料,各國政府或是其他什麼機構在飛碟領域從事的正式研究的資料,都不可能比它再詳盡了。

  隨着前蘇聯的解體,一些機密的蘇聯軍方的錄像資料,甚至可以通過官方渠道獲得。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蘇聯軍方在火箭發射和導彈試射時接連失敗,基地也發生了多起重大災難性事故……這些真的只是普通事故?還是飛碟的報復性襲擊?

  據說,由於卡普斯京亞爾和日庫爾的絕密工作至今仍在繼續,飛碟也不斷在基地附近頻頻活動。據一位研究人員說,最近墜毀飛碟的殘骸就要被運往卡普斯京亞爾進行研究。要想等到這些祕密的地下實驗室和卡普斯京亞爾曝光,恐怕不可能是一時半會的事兒,而我們也只是剛剛開始觸及“俄羅斯飛碟墜毀事件”這個令人費解的祕密。

  1998年9月底,巴丹吉林沙漠中中國空軍某試驗基地上空忽然出現了好幾個UFO。隨着一發綠色信號彈升空,一架殲教6型飛機立刻打開加力拖着錐形的火舌轟鳴着飛入夜空,飛行員是飛行副團長劉明和飛行大隊長鬍紹恆。很快他們發現了一個飛行物:圓形輪廓,頂部呈弧形。兩位飛行員的戰機突然加力,以佔據高度優勢,飛機躍升倒飛,同時請示是否將其擊落……

  1998年9月底,我陪同幾位院士前往巴丹吉林沙漠考察。前來巴丹吉林沙漠考察的這幾位院士都風度翩翩,王大珩院士頭腦清晰、思路縱橫,行動和言談都保持着固有的節奏;羅沛霖院士雖已85歲高齡,仍思接千載、談吐雅儒,不時開上幾句玩笑;崔俊芝院士才思敏捷、爲人謙和,他已是60多歲的人,在王老、羅老面前始終以學生自居,攙扶、開車門這樣的小事,他都十分在意,給人良多感觸;楊士中院士身高一米八幾,簡直虎背熊腰,是巴蜀的飽學之士。他思維慎密、推敲周詳,善於從微觀到宏觀把握技術領域和關鍵,他總是想周全了才發言。

  10月5日是中秋節,某試驗基地晚上爲楊士中院士過了生日,院士們都十分感動。席間,趙煦告訴我,當晚要在機場做試驗。這是個很難遇到的良機,我提出晚上去機場採訪。

  晚8點多鐘,我趕到跑道上時,科研試驗已經開始,一架戰鬥機正在跑道上滑跑。一輪皓月、望不到邊的藕荷色着陸燈、燈光閃爍處活躍的人影……勾畫出一幅動人的畫面。

  在人影幢幢的跑道上,趙煦給我講了他和許多基地科研人員在跑道上共同目擊的一次遭遇UFO(不明飛行物)事件。趙煦本人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是我國着名無人駕駛飛機專家、空軍專業技術少將,其他目擊者也有類似的學歷和技術專長,他們這次親眼目擊應當是確鑿、可信的。

  兩個月前的8月6日晚,像中秋節晚上一樣,趙煦正領導科研試驗。當時飛機準備從跑道南向北起飛,就在這時,突然從跑道北頭一上一下兩個巨大火團從天而降。“當時在場的人都感到這兩團火就要燒過來了,紛紛下意識地躲避。”趙煦頭腦冷靜,馬上招呼塔臺上的人趕快下來拍攝。當攝像的人跌跌撞撞下來後,這兩團火球又騰空而起。這兩個大火球有幾道從裏面向外的輻射光束,沒有任何聲息,來無影去無蹤。

  1999年春節剛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向幾家媒體介紹關於硬骨魚起源的一項新發現,會後恐龍專家趙喜進向我提起,幾年前在新疆戈壁灘上進行恐龍化石考察時,他和恐龍專家董枝明等,曾親眼目擊了一起UFO事件。當時他正從帳篷中走出來,一抬頭望見遠處一斷崖上方一個耀眼的巨大物體正在移動,光焰照亮了半邊天空。

  他楞住了,好一會兒頭腦裏才反映出“不明飛行物”這個概念。他回身從帳篷裏提起槍,又大聲呼喊其他人出來觀看。這時董枝明撩開帳篷目睹了這一罕見場面。我問趙喜進,你射擊了嗎?他回答,沒有。他排除了任何已知飛行物的可能,因爲它們“都沒這麼大的能量。”

  許多目擊報告都支持這種看法,戈壁沙漠是UFO事件的多發區,一是由於地曠人稀,二是因爲能見度好。那麼,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

  空中捉迷藏

  從巴丹吉林沙漠返回北京後,我注意蒐集了一下世界各地關於發現UFO的材料,這些材料都是1998年8月前後的。

  10月19日11點左右,河北滄州空軍某機場上空發現不明飛行物。當時雷達報告:空中有一個實體在移動,就在機場上空,正迅速向東北方向飛去。與此同時,機場上的地勤人員發現了頭頂上空有一個亮點,開始像星星,一紅一白,兩顆星在不停地旋轉。可能由於飛行物降低了高度,輪廓變大了看上去像一隻短柄的蘑菇,下部似乎有很多燈,其中一盞較大,一直向地面照射。

  航管部門迅速證實,沒有民航飛機通過這個機場上空,另一支空軍部隊的夜航訓練也已於半小時前結束。“很可能是外來飛行器”,部隊立即進入一等戰備。

  晚上11點30分,雷達報告飛行物已到河北青縣上空並懸停在那裏,高度1500米。

  隨着一發綠色信號彈升空,一架殲教6型飛機打開加力拖着錐形的火舌轟鳴着飛入夜空,飛行員是飛行副團長劉明和飛行大隊長鬍紹恆。他們駕駛飛機到達目標所在位置,根據地面指揮的方位、高度,很快發現了一個飛行物:圓形輪廓,頂部呈弧形,底部平,下部有一排排的燈,光柱向下,邊緣有一盞紅燈,整個形狀像個巨大的草帽!

  夜航指揮李副司令員命令飛行員靠近那個飛行物。在距離飛行物大約4000米時,它突然上升。飛行員立即駕機爬高,當飛機升至3000米時,這個飛行物卻來到飛機的正上方。這說明飛機頭頂上的飛行物比飛機上升得更快。飛行員決定麻痹一下這個飛行物,改變飛行方向下降高度,與飛行物拉開了距離。

  有趣的是,那個飛行物彷彿很有靈性竟尾隨而來。兩位飛行員抓住戰機突然加力,以佔據高度優勢,飛機躍升倒飛,當飛機改爲平飛時他們發現,飛行物已經比他們高出2000米。飛行員駕駛飛機繼續追擊飛行物,副團長劉明把飛行物套進瞄準具光環,打開了扳機保險,同時請示是否將其擊落。李副司令員要求他們不要着急,先看清楚是什麼。

  儘管飛機已經加大了油門,還是無法靠近飛行物,飛機上升到1。2萬米時,飛行物已在2萬米的高空。這時飛機油量發出告警信號,再追下去燃料將告罄。地面指揮審時度勢命令飛機返航,地面雷達繼續跟蹤監視。當兩架新型戰鬥機準備升空捕捉這個飛行物時,它已經從雷達屏幕上消失了。

  撲朔迷離的目擊

  這是1998年多次遭遇不明飛行物事件中比較典型和可信的一次。據當地有關部門統計,那天晚上目擊這個不明飛行物的羣衆約有160人之多。

  在此之前一個多月,澳大利亞內陸一個小村莊的居民不容置疑地向媒體報告,他們目擊一個不明飛行物。法新社報道了這則消息。這個小村莊叫奎林代村,位於悉尼以北,距離悉尼大約4小時車程。現年六十一二歲的尤尼斯·斯坦菲爾德是這個村莊目擊不明飛行物的村民之一。

  她說,她最先注意到蛛網狀物質落在她女婿的身上,“後來我們看到天空大約有20個銀白色的物體”。她說,當人們移動位置和加快腳步的時候,這種蛛網狀物質就從身上落到地面。還有一些蛛網狀物質掛在了電話線上。澳大利亞UFO協會發言人羅斯·杜威說,奎林代村大約有20名村民通過熱線電話向協會報告了他們看到的情況。

  羅斯·杜威解釋“那些銀白色物體可能是優質魚線”,這實在令人大感意外,因爲作爲一個島國的澳大利亞,人們最熟悉的東西恐怕就包括魚線,不管多麼優質。

  1997年10月4日,美國工業巨頭、88歲的勞倫斯·洛克菲勒在他紐約附近的豪華住所,舉辦了一次關於不明飛行物的研討會。他得到了斯坦福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彼得·斯特羅克的幫助,有10位科學界的權威人士聽取了來自世界各地的8位不明飛行物學者的發言。在這次研討會後,與會者草擬了一份報告,題爲《不明飛行物觀察物證》。這份報告在媒體上公之於衆後成爲贊成不明飛行物確實存在的第一份科學文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