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勢力

▲談及風箏文化的傳承,王永訓表示:“現在是工匠有,大師無。市場越來越好,但是從事這門行業的人卻越來越少。”

“竹馬踉蹌衝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簡短的14字,在詩人陸游的筆下便將竹馬和風箏寫活了,風箏搖曳長空的生動情景清晰呈現。

在濰坊楊家埠,大約30年前,一個年輕人走進一家小作坊,開始埋頭做風箏。近30年來,從傳承到創新,從產業化發展到民間藝術綜合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風箏協會副主席王永訓走出了一條與風箏相伴的自由之路。而他憑藉的正是風箏一樣的特質:自由開放的思維、長遠的眼光以及順勢而爲的節奏感。

沉得住氣的年輕人

走進楊家埠村,一股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息撲面而來。數十家風箏店在路邊排列開來,各式各樣的風箏驚豔亮相。王永訓開設的天成風箏基地位於村口第一家,店門口擺放着兩隻威武的巨龍風箏。

“我們這家店不是開設最早的,卻是發展最快的。”王永訓向記者展示店內正在製作的一款龍頭風箏。“這是張藝謀團隊最近定製的,用於舞臺演出。”

據介紹,“店裏製作風箏的竹子都是選用海南、福建那邊兩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毛竹。顏料是自己調配的,可以防水。在大型演出及風箏展中,大件的風箏只能放到戶外,防水顏料就很重要。它比以前的油性調料好用多了。”

在王永訓看來,做風箏必須要沉得住氣,他告訴記者:“一個龍頭要用幾百根竹篾,扎、繪、糊三道工序下來需要三天以上的時間,這些活,心浮氣躁的做不了。”

濰坊風箏傳統的製作技藝,包括“扎、繪、糊、放”四道工序。扎,就是要爲風箏的骨架選、破、削、修、彎、扎竹條。“我們還有祖傳的口訣:一頭一腹一尾根,兩膀對扎半圓形,中腹應按雙分計,尾竹上端中線尋。”繪,專業畫家一般繪人物和歷史故事,而民間藝人主要吸收年畫的特點,內容大多吉祥歡樂。糊,方法有兩種;“一是把紙包貼在竹條的四個面上,此法叫‘包邊兒’,二是把紙包貼在竹條的兩個面上,待漿糊幹了之後,用刀把多餘的紙裁下來,這叫‘裁邊兒’。”放,放風箏的工具有線、繞線工具和供遊戲用的各種附加物。“我們的風箏做好之後,有專門的試飛員,要熟練地一手拉線,一手打輪,纔是專業玩法。”

“我從5歲開始就喜歡風箏,真正地學習這門手藝是在1989年,先去學習了扎制,然後是裱糊,最後繪畫,加起來學了大約一年半的時間。”那時,在楊家埠風箏廠的一羣大姑娘中間,王永訓格外顯眼,他很快成爲全面掌握風箏扎制技術的年輕人。

如今村裏很多風箏店的店主,都是當年風箏廠的工人。王永訓的得意之作——小藍蝶,就是當年“36塊錢起步辦廠”製作的第一批風箏。上世紀九十年代,王永訓不顧家裏反對,乾脆辭了工作,僱了6個工人,在家開了個風箏作坊,當上了小老闆。一段時間後,又把門頭開到了楊家埠。

“風箏王”的創業之路

談及當年創業,王永訓總要說到1998年,那年的一次湖南之行,他的命運從此有了根本性的轉變,他至今感嘆,“人啊,走出去看看,不賺錢都有收穫”。

1997年,一個專門做展覽的湖南商人在濟南無意中看到了濰坊風箏。1998年3月,這個商人來到濰坊楊家埠,找王永訓訂做不用飛的風箏。“風箏的放飛率是評價風箏好壞的硬指標之一,我做了那麼多年,從來沒做過不用飛的風箏。”出乎意料的是,王永訓製作的風箏在長沙一經展出,便在當地引起巨大轟動。“一個星期遊客能到幾十萬人。”他粗略估算了一下,僅門票收入就不下40萬元。

風箏展覽居然可以創造如此大的效益,王永訓決定也試一把。在朋友的幫助下,在哈爾濱的一個公園裏,王永訓將風箏與當地花燈融合在一起,“白天是風箏的世界,夜晚是花燈的海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恰逢98年大水,據王永訓回憶,在開展的第二天開始下大雨,並接連下了一個星期,所以根本沒人去看風箏。這一次,王永訓損失慘重。“一下賠了十四萬多,不僅多年的積蓄沒了,還欠了近十萬的外債,最後連坐車回來的錢都沒了。”

連遭挫折的王永訓卻依然對風箏展覽的市場前景堅信不移。最後他想出一個借雞生蛋的辦法:發動朋友做展覽,他賣展覽風箏,“因爲製作展覽風箏當時就我一個人會。”王永訓說。

“2002年以前,一年差不多有8個月都是在外面。”通過辦風箏展覽,王永訓不僅賣風箏,還與當地的客商面談訂貨,與廣告商談風箏廣告。此外,1999年,王永訓率先建立了企業網站,實現了網上交易,他的風箏及工藝品也漂洋過海賣到了國外。

“近年來,風箏的銷量相對穩定,粗略統計的話,一年下來風箏的銷量應該有幾十萬只吧。”經過多年的用心經營,王永訓的風箏企業已拓展成了一個集展覽、放飛、銷售一條龍的風箏產業,他成了遠近聞名的“風箏王”。

打造民間藝術綜合體

2012年4月,王永訓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來自倫敦奧運會奧林匹克文化節歌劇《諾亞方舟》的活動主辦方代表,邀請王永訓爲他們的文化節活動製作一批舞臺道具。王永訓花了3個月時間,製作了110件道具。

在作品中,有一個老鼠的尾巴長度超過1米。按照圖紙,老鼠的尾巴用竹子烤成一個卷即可,但是王永訓總覺得竹子缺乏那麼一絲靈動。他琢磨了好幾天,將彈簧拉成前粗後細的老鼠尾巴,再用尼絲紡布一包,嘿,活靈活現的老鼠尾巴便出現了。奧運會開幕時,王永訓受邀去倫敦看了現場表演,英國的小朋友們舉着美輪美奐的駱駝、馬、老虎、獅子……在高昂的歌聲中出場,立刻引來陣陣掌聲。

2016年11月22日15時,在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北京舉辦的神舟十一號返回艙開艙儀式上,一隻特殊的風箏成爲人們關注的熱點——王永訓製作的這隻風箏隨神舟十一號飛船在距地393千米的太空遨遊66天之後,又伴隨航天員返回地面。

“這是一隻A4紙大小的彩繪風箏,重量只有300克。”王永訓回憶說,雖然根據要求只能做成這麼大,但工藝一點沒減少,用了上好的材料,精心製作,再現了2400多年前風箏鼻祖魯班扎制的世界上第一隻木鳶風箏鷹的造型。

如今,天成風箏已經銷往英國、德國等世界上多個國家。“可能對風箏的認識不一樣。很多外國人喜歡運動,他們人少綠地多,又不喜歡加班。在丹麥,甚至會有房東爲了風箏盛會專門將房子騰出兩三個月的時間。”

談及風箏文化的傳承,王永訓表示:“現在是工匠有,大師無。市場越來越好,但是從事這門行業的人卻越來越少了,我們70後這代人能喫苦,能喫苦,就能學到東西,就有機遇。80後乾的已經不多了,而90後的一般都是來看,真正想做的很少。只有等他們成熟了,才能意識到要學一門技藝來養家。但是呢,就我們常說的看花容易繡花難,像做一個龍頭,沒有十年的功底是做不好的,還有竹子它也不是一天長出來的。每一個傳統的風箏都是獨一無二的,這都要靠多年的經驗積累才能做好。”

近年來,王永訓每年都會提交相關的專利申請。“公司有專門的主創團隊,有時候千辛萬苦創新出一種風箏,很容易被別人仿製使用了,所以我現在要保護自己的創新成果。”王永訓說,“風箏文化已成爲世界性文化,我將來計劃打造一處民間藝術綜合體,把老祖宗留下的這門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