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路透社2月26日報道,25日,科學家稱在一座發光類星體裏發現了一片質量爲太陽120億倍的黑洞,並且該星體早在宇宙形成的早期就已經存在。科學家稱,如此巨大的黑洞的形成無法用現有黑洞理論解釋。

 

  該發現對目前的宇宙形成理論帶出了挑戰。現有宇宙理論認爲,黑洞及其宿主星系的發展形態基本上是亙古不變的。

 

宇宙發現超大黑洞 質量高達太陽120億倍

  宇宙發現超大黑洞 質量高達太陽120億倍

  黑洞是宇宙中一片密度極大的區域,包括光在內的任何物質都無法以足夠快的移動速度擺脫其強大的引力。黑洞存在於遙遠的被稱爲類星體的天體中,人們通過它對周圍星系、行星以及星際塵埃施加的影響發現其所在。

 

  德國麥克斯普蘭喀天文機構的研究員布拉姆·維尼曼斯(Bram Venemans)說道,最新發現的黑洞體量相當於太陽的120億倍,比先前發現的同時期黑洞的總和還大出一倍。而在銀河系的中央潛伏的黑洞比太陽大400萬-500萬倍。

 

  科學家無法解釋最新發現的黑洞爲何增長速度如此快。從理論上來說,它周圍的氣體不能使它變得如此龐大。北京大學首席研究員吳學兵說:“我們的發現對早期宇宙黑洞形成的理論提出了挑戰。”他還說,“黑洞在短期內增長可能需要非常特殊的方式,或者在第一代行星和星系形成時就留有黑洞種子。但是這兩種可能性都很難用當今的理論來解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