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點點

最佳影片、最佳混音、最佳音效剪輯。

一看到這些提名獎項,觀衆就可以輕易的猜出來:它屬於音樂傳記片。

這一類電影,受衆度不廣,卻總是創作出經典。比如說2004年驚豔動人的《歌劇魅影》,又比如說2016年震驚全美的《愛樂之城》。

究其原因,則要說到它的故事設定上。以音樂爲支線,細緻還原某個時代。風土人情和歷史事件均有所涉及,意味深長。

奧斯卡三項提名,豆瓣8.8分,最後25分鐘創造一個拍案叫絕的經典

今天,點點正是要給大家推薦這樣一部「音樂傳記片」,名字叫做《波西米亞狂想曲》。

第91屆奧斯卡中,它提名最佳男主、最佳影片、最佳混音、最佳音效剪輯這四個獎項。

豆瓣評分8.8,用最後25分鐘創造出一個拍案叫絕的經典。

奧斯卡三項提名,豆瓣8.8分,最後25分鐘創造一個拍案叫絕的經典

先科普皇后樂隊。

世界十大著名搖滾樂隊之一,名望和滾石、披頭士、U2、平克弗洛伊德並行。

你可能不熟悉它的名字,但你一定聽過它的《we will rock you》和《we are the champions》。

以“組合樂隊”過程爲支線,影片最大程度還原皇后樂隊從平凡到輝煌的過程,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氛圍。

奧斯卡三項提名,豆瓣8.8分,最後25分鐘創造一個拍案叫絕的經典

主角有四個,分別是皇后樂隊的主唱弗萊迪、鼓手羅傑、貝斯手約翰、吉他布萊恩。

很多年前,樂隊叫做Smlie,不叫Queen。主唱也不是弗萊迪,而是另一個熱愛音樂的小夥子。

音樂市場不景氣,小夥子沒能堅持下去。這個時候,弗萊迪頂了進來,讓樂隊重獲新生。

奧斯卡三項提名,豆瓣8.8分,最後25分鐘創造一個拍案叫絕的經典

影片中,弗萊迪是個特別有目標的領導者。懂得規劃樂隊的路線,更懂得抓住機會,帶領樂隊走向世界。

他總是很有自信、很有姿態。創作時不分晝夜、舞臺上肆意飛揚。

樂隊成員互幫互助,永遠都是向同一個目標而努力。輕而易舉,就把觀衆帶入那個熱血的氛圍中。

奧斯卡三項提名,豆瓣8.8分,最後25分鐘創造一個拍案叫絕的經典

影片類型使然,點點不好劇透太多劇情。(畢竟是音樂傳記類,重大事件就那麼幾個)

因而,點點想從最重要的幾條故事支線出發,探討《波西米亞狂想曲》被大衆喜愛的3個原因。

奧斯卡三項提名,豆瓣8.8分,最後25分鐘創造一個拍案叫絕的經典

第一,若隱若現的愛情線讓人感動。

影片中,弗萊迪有個女朋友,陪他從落寞到輝煌,即使離開,也一直把弗萊迪放在心上。

興許是爲了豐滿人物形象,探討人生經歷與創作靈感的關係。導演尺度非常大,不僅拍攝了弗萊迪的女朋友,還拍攝了弗萊迪之後的男朋友們…

一生一次的愛情和寂寞時的肉體消遣成爲鮮明對比,爲影片增添不少戲劇性。

奧斯卡三項提名,豆瓣8.8分,最後25分鐘創造一個拍案叫絕的經典

第二,擁有年輕人追求夢想的熱血沸騰。

在正式成立Queen之前,樂隊的其他成員都能靠其他實力工作和出名:鼓手擁有頂尖生物學位,貝斯手擁有工程學學士、振動學碩士雙學位。

吉他手最厲害,是天體物理學博士,還當過利物浦約翰莫爾斯大學的名譽校長。

奧斯卡三項提名,豆瓣8.8分,最後25分鐘創造一個拍案叫絕的經典

和腳踏實地的學位相比,音樂怎麼看都是一條飄渺不定的道路。

但他們仍舊沒有放棄,創造出一個屬於時代的奇蹟。非常勵志。

奧斯卡三項提名,豆瓣8.8分,最後25分鐘創造一個拍案叫絕的經典

第三,是片尾25分鐘慈善演唱會。

1985年,一場爲非洲地區籌款的LIVE AID,邁克爾·傑克遜、麥當娜、U2、披頭士,所有歌手都是爲了公益而歌唱。

舞臺巨炸、氛圍巨燃。最大程度復刻,再現經典,領悟經典。就算沒有身處那個時代,也能感受到那種震撼的鼓舞、振奮人心的力量。

奧斯卡三項提名,豆瓣8.8分,最後25分鐘創造一個拍案叫絕的經典

最後,點點想談談《波西米亞狂想曲》的缺點:碎片化剪輯太明顯,剛進入小高潮,就切換到了下一個鏡頭。

如果觀衆對「音樂傳記」這一類型不感興趣的話,很可能開上幾分鐘就關掉。敘事方式不如《愛樂之城》緊密,有點遺憾。

奧斯卡三項提名,豆瓣8.8分,最後25分鐘創造一個拍案叫絕的經典

但是,它仍舊是一部優秀的影片。

因爲它熱血沸騰的氛圍,更因爲觀影過程中那份“想要共同高歌”的衝動。

音樂和電影誕生的契機是一樣的:希望大衆從中迎來放鬆、找到自我、獲取力量。

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那種力量,繼而重溫那一時代中搖滾的輝煌。

僅從這一點來看,它就已經足夠值得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