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擔當能創新 專家學者定義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評選30週年。5月22日,以“挖掘企業家案例、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作用”爲主題,“紀念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主辦、青島雙星名人集團協辦。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顧秀蓮、經濟日報原總編輯艾豐、原化工部副部長李勇武、國家發改委祕書長李樸民等領導、專家,以及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等媒體的記者、編輯共計120多人蔘加研討會。

  與會人員以30年前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雙星名人集團總裁汪海爲案例進行剖析,一致認爲,敢爲天下先的創新精神、擔當精神是新時代企業家必須具備的特質,並對新時期如何培養優秀企業家、發揮其引領作用進行了探討並提出相關建議。

  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指出,樹立和宣傳企業家先進典型,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造就優秀企業家隊伍,強化年輕一代企業家的培育,讓優秀企業家精神代代傳承。“紀念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研討會”就是爲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的精神而召開的。

 

  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的啓示

  1988年4月,包括時任雙星集團董事長汪海在內的20位廠長經理被評爲“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在中南海懷仁堂受到中央領導會見。這是中國40年改革開放史上的創新之舉,是中國企業家地位提升的標誌性事件。30年過去,雖然這些企業家命運各異,但汪海堅持不懈,從1988年到2018年,不僅帶領雙星集團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使“雙星”成爲中國著名品牌,而且至今仍然奮鬥在企業第一線,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非常有影響力的“長壽企業家”。

  原化工部副部長李勇武會上表示,2017年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產值達到13.8萬億元,是1978年的182倍。其中,與1978年相比,化學工業產值到了173倍,化學工業利潤比1978年增長了近100倍。對於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李勇武認爲,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主要還是來自於改革開放。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企業和企業家的拼搏。汪海和他的雙星名人集團,就是一個突出代表。爲什麼汪海的雙星集團是長青樹?一是因爲它有文化,這種文化不是學歷,不是吹拉彈唱,而是一種將傳統文化融入企業管理的文化。二是創新精神尤爲突出,它的創新思維、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從沒有停止過。三是永不停步、與時俱進的探索精神。

  經濟日報原總編輯、著名經濟學家艾豐說,從1986年到現在30多年了,中國的品牌事業一直在發展,而汪海一直隨着時代的腳步,始終在用他的理論和實踐在做中國的品牌事業。雙星名人的品牌傳播、品牌形象、品牌文化內涵,是做得最早的,現在我們有了中國品牌日。可是,汪海1986年就認識到品牌的重要,這是非常難得的,從這也能看出這位企業家的可貴精神。可以說,沒有企業家,我們就無法發展、無法改革。

  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潘崗在會上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以汪海爲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家,在市場當中迅速成長,一大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不湧現,爲積累社會財富,創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行業報協會名譽會長曹恆武說,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可以說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不斷創造世界奇蹟的40年,談中國經濟的發展,就必然要緬懷那些爲中國經濟騰飛而拼搏奉獻的一大批優秀企業家,汪海就是中國第一批傑出的企業家中的佼佼者,而且是至今碩果僅存的企業家。汪海之所以能夠成爲中國傑出企業家,曹恆武認爲,首要一點是汪海具有極強的超前意識和創新精神,在企業發展,企業管理上大膽創新,獨創了雙星的管理模式,從產品經營走向了品牌經營。汪海敢打敢拼,在逆境中仍能挺過來,除了有黨和政府的支持,也與他堅不可摧的意志和信仰分不開的。第三點就是是汪海的企業家胸懷和社會責任意識。

  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管益忻說,從雙星近百年的發展歷程看,雙星在國內首創質量產品召回制度,首創以價值觀質量提升爲核心的企業文化戰略定位,首創民族品牌爲核心的品牌戰略定位等,這些都體現了雙星的創新精神。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部原主任周紹朋在會上表示,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生產力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和進步,同時這40年也是我國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的時期。解放就是發展生產力,生產力主要在企業,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講改革就是解放企業,發展企業,如果說企業是生產力的所在地,那麼企業家精神應該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強大動力。他說,他與汪海在80年代就認識了,印象最深的是汪海有一個很寬廣的胸懷,這也是汪海成爲常青樹企業家的最重要的一點。

  新時期需要怎樣的優秀企業家

  新時代如何造就優秀企業家隊伍?李勇武說,企業家首先得有文化,還要有創新精神,要永不停步、與時俱進,還必須要以市場爲導向等。

  艾豐認爲,新時代真正能夠站得住的,或者主流的企業家精神應該是,第一產業報國,一定是爲國家興盛的,不是爲自己發財的。第二,投身改革,一定是通過改革獲得發展,而不是一般的愛國。第三,勇於創新,包括改革的創新,也包括企業很多經營模式方面的創新。第四,敢於擔當,企業家成敗誰給你擔當啊,沒有人給你擔當,要自己擔當,沒有敢於擔當的精神就別做企業家。第五,要有一個頑強拼搏的意志。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執行副會長尹援平在會上說,1988年我國就評選了全國首屆優秀企業家,當時企業數量還不是很多,國家設立這一獎項說明國家對企業家是非常重視的。實際上,我國一直重視企業家的發展。但是,目前我國對企業家作用的發揮還不夠,還不深,還有許多沒有挖掘出來。今後如何做?尹援平建議,一要政府和企業家共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二是要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三是要積極發揮企業家的引領作用。

  潘崗說,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隨着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而市場活力來自於人,特別是來自於企業家,來自於企業家精神,進入新時代更要弘揚企業家精神。新時代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就是要弘揚企業家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鬥的精神,就是要弘揚企業家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的精神,就是要弘揚企業家履行責任,敢於擔當,服務社會的精神。

  曹恆武認爲,新時代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不僅要具有極強的超前意識和創新精神,要有廣闊的胸懷,還要有強烈的民族責任心,要始終堅持誠信經營,發展好自己的企業,勇擔社會責任,積極爲社會創造財富。

  周紹朋認爲最基本的企業家精神有兩個,一個是創業精神,一個是創新精神,離開這兩點,企業家離就不是企業家了。新時代如何來弘揚企業家精神,根本的出路還是改革,就是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企業改革。如果說在前40年,企業家在實現高速增長方面爲國家,爲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那麼在新時期新時代,企業家應該在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管益忻說新時代如何弘揚企業家精神,他覺得重要的一點就是發揮企業家的創新作用。

  老模範寄語新時期企業家 應當恪守八大素質

  汪海自稱是個資深鞋匠,在製鞋企業一干45年,是個崇尚專業主義精神的企業家;他推崇“市場企業家”,敢爲人先,是商戰中敢競爭能打贏的“市場將軍”,要有發展的頭腦,不能有發熱的頭腦;他重視文化管理,認爲文化是企業的魂,提出了ABW管理理論和“實事求是,行善積德”的核心價值理念;他特別強調企業家要有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與時俱進,敢於擔當。

  在汪海看來,新時代企業家應該具備八種新精神:即作爲一名共產黨員的企業家,還要有八個基本的素質:市場意識是企業家的第一要素;誠信是企業家的成功之本;創新是企業家的本能;企業家的科學決策是成功保障;精益求精是企業家工作作風的標誌;企業文化和管理相結合是企業家的思想體現;創名牌是企業家的愛國情懷;尊重員工和員工融合在一起,是企業家把企業當成家的體現。

  汪海在研討會上說,新時代的企業家除了應該具有八大精神,還要有八個基本的素質:市場意識是企業家的第一要素;誠信是企業家的成功之本;創新是企業家的本能;企業家的科學決策是成功保障;精益求精是企業家工作作風的標誌;企業文化和管理相結合是企業家的思想體現;創名牌是企業家的愛國情懷;創名牌是企業家的愛國情懷;尊重員工和員工融合在一起是企業家把企業當成家的體現。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楊秀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