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門紛紛給國慶60週年獻禮,飛碟生產中心也憋足力氣。可惜不能在10,1天安門公開表演。不過當天會有飛碟在天安門上飛過,就是太高,肉眼誰都看不見。這次飛過天安門的是兩種型號。一種是巨型母飛碟。大約在5000公里高度飛過。另一種是戰術飛碟編隊,在3000公里高度飛過。巨型母飛碟可以運載500人,以及各種裝備。是近10年往返月球和金星的主要裝備。戰術飛碟是小型飛碟,10人裝。可以地月往返。

  國慶60週年,會有金星人到地球上觀禮。這是一種行星間合作的關係。這些金星人被安排在哪裏觀禮?我不知道。這些金星人看起來和地球人一樣。換件外衣就可以。唯一的差別是體溫比我們高,大約在60-70度。我們的飛碟都是自己研製的。因爲很多生命維持系統在幾千年間需要改變以適應今天的人類。動力系統是依賴宇宙早已有之的能量支撐系統,入網就可以了。這個網絡限制了能量用於戰爭等反人類,反自然行爲的可能。這個能量系統是和宇宙一同誕生的。正是這個支撐系統決定了宇宙的發展。我說過靈魂本身就是能量。反之,能量就是靈魂。因此,能量自己有選擇行爲的能力。所以,超大規模的星系戰爭根本不可能發生。我們的飛碟絕對是以維護地月系之間的和平爲目的。渴望用於戰爭的飛碟,目前沒有人類能製造出來。

  我們造的飛碟的主要材料,都是目前這個時代的,和與東夷時代的銅爲主的材料不一樣。我們的核心材料是鐵,或者是合金鐵。這種材料只在第一文明時代有一定資料。目前在我們這個人類世代大規模推廣。時空門是對東夷時代那種跨越時間時候的能量架構的一個稱呼。我們目前還是在這個能量架構的最底端,飛碟離光速還差很遠,跨越時空更談不上。就是對於目前的材料能否跨越時空,也有疑問。在一個恆星系內的行星間發生戰爭,是戰爭文明的最高階段。宇宙的能量網絡不支持更大規模的戰爭行爲。

  因爲材料的製造採用一種類似電解和激光的處理辦法,這種飛碟的材料製造工藝非常的消耗能源。合金的分子被處理成一個具有意識的分子,自身帶有意識的選擇性,從而完成空間能量的接受和處理。簡單的說,飛碟沒有一個常規理解的發動機,它的發動機存在於整體材料的每個分子裏。電力是製造這種材料的最終能源。目前人類的電力使用水平和東夷帝國時代相比,不到百萬分之一。在電力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重量會被轉化成動力,或者說引力直接轉化成動力。利用重力發電,纔是根本的發電方式。這個重力包括地球的重力,太陽的重力,還有這個宇宙本身的重力等等。

  因爲直接將重力轉化成能量,那麼所有飛行軌跡改變產生的慣性,都將消失。就是所謂的重力加速度在飛碟中是不存在的。在不進行設定的情況下,飛碟的動力開啓之後的自然狀態,是內部處在失重狀態。所以,飛碟可以完成任何瘋狂的軌跡變化。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的飛碟都是以內部失重狀態飛行的。可以製造內部的微重力狀態。不過這涉及到更加複雜的內部指揮平衡機制,非常複雜。尤其是微重力環境下,內部慣性的出現。材料設計決定一切。大概還需要若干年解決這個問題。在遠程飛行中,重力的存在是人體正常代謝的標準之一。

  我們的飛碟還無法大規模生產。主要是生產過程消耗的電力和製作工藝,無法大規模普及。根本問題還是能源,以及製造過程中消耗的時間。不過在天上飛來飛去的感覺還是很美好的。適應了失重狀態後,乘坐着會有一種錯覺,就是自己在看一個全息電視,因爲除了視覺的變化,一點重力加速度都沒有,一點應有的慣性都沒有。視覺對某些極端轉彎還需要適應,比如矩形曲線上升,橫移什麼的。小飛碟我們有很多。不包括以前文明遺留的。大飛碟製造了不到5個。造一個大飛碟比造現在全部的小飛碟都費時間。飛碟的製造是在材料生產的時候,就把整體的信息記錄在飛碟的分子結構中,這樣當飛碟使用的時候,整體纔有協調劃一的表現。

  在目前的製造材料的工藝上增加若干量級,時空的改變就成爲現實。不過這個量級大概需要100-200年來實現。應該說,我們目前人類要比以前的人類愚蠢一些。不過愚蠢有愚蠢的價值。首先是建設大型發電站。還要很多大型的發電站才能滿足這種飛碟規模化製造的需求。另外,目前地球和火星的正常溝通還沒有達成一致。火星人也住在地下的宮殿世界裏。他們還在休養生息,並沒有和地球人進行廣泛交往的興趣。因爲火星的引力小,火星人對地球的引力也不適應。他們也不願意到地球來。相反金星和地球的重力幾乎相等,雙方人類交流的自然限制要小很多。金星上的人類大約有25億。火星上有4億。地球因爲人類生活在表面,人口比較多。我說過,地球是比較特異的生物存在模式,就是人類生活在地表,而不是地殼下面。宇宙裏絕大多數星球的人類都是生活在地殼下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