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部电影结束后,放映员都会用幻灯片加口播的方式播放:“通知政治部的家属孩子周一去卫生所打预防针,后勤部家属院周二停水,注意贮水。只要我军大反攻,台下掌声跺脚声口中更是枪炮齐鸣,我们已不是单纯的观众,我们已成为银幕上的士兵和将军,与电影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屠小文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初夏北京的夜晚,屏幕里传来了郭兰英老师深情优美的歌声。我手机里某部队大院的微信群立即沸腾了。

“快看央六,在播《上甘岭》!”“今天播的是《英雄儿女》!”如同士兵听到了集结号,群里的小伙伴们立即进入当年的观影模式。随着剧情的推进,影片里的人物说上句台词,大家纷纷对下句台词,此起彼伏,不亦乐乎。在那一瞬间,众人好像不再是部队政委、国企领导、媒体主编、孩子们的爷爷奶奶,都回到了从前的大毛、二孩、胖红、丫头……

(一)

记得上世纪60年代末期,每周六都有电影看,这是整个大院干部战士和家属孩子们最期待的欢乐派对。任何影片的观影指数都是五颗星。观影方式或坐或站或蹲,或爬树上房顶,甚至银幕背后还有一堆观众。

每周六的夜晚,只要不下雨雪,一律大操场上露天放电影,若遇天气不好,改在礼堂放。说实话,我们更喜欢露天电影。因为空旷,我们更可以撒欢,关键在银幕后面观影还别有一番趣味。

天刚擦黑,我们已丢下饭碗,早早搬上小板凳,拉上小竹椅,夏天甚至扛上竹席,划地为王去占位置。银幕前正中央永远是留给战士们的。战士们列队入场坐好,开始拉歌,连与连PK,排与排叫阵,我们从旁鼓掌助阵,有时也会加入其中。最爱唱的是《打靶归来》和《志愿军战歌》,歌声响彻夜空,欢乐指数爆棚。这也是为影片的精彩暖场,天黑下来电影开演了。

原本沸腾的操场刹那间只有银幕上的对白、音乐伴随着放映机咔嚓嚓的声响。

当银幕上的王成对着步话机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银幕下的我们也在同步高声呐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当王成手握爆破筒跃入敌阵英勇牺牲时,孩子们的脸上早已挂满了泪花,大人们的眼角也湿润了。

当王芳唱起“风烟滚滚唱英雄,两面青山侧耳听……”时,银幕下的我们也随声附和。

(二)

那会儿,一部电影上映之后,话题能够持续整整一周,直到下周的另一场电影上映。话题之一是比帅,也就是当今流行的偶像崇拜。女孩子们喜欢《奇袭》里的侦查连长方勇(张勇手扮演),不仅因为他在影片中体现出志愿军的足智多谋、沉着果敢,还因为他长得帅。我们那个年月公认的帅,除了浓眉大眼,还要有挺拔伟岸的身躯,更要有浩然正气。所以我们当年对偶像的界定更比现在的年轻人来得苛刻,不仅具有外表,更要有内在。《上甘岭》中的张连长、《奇袭》里的方勇、《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英雄儿女》里的王成,都是当时女孩子心中的男神。

男孩子们公认《英雄儿女》中刘尚娴老师扮演的王芳和《上甘岭》中刘玉茹老师扮演的卫生员王兰,还有《铁道游击队》中秦怡老师扮演的芳林嫂,是他们心中最美的女神。那时的电影无论放多少遍,怎么看也不会生厌。电影中的人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影片里的故事和情节每一天都在身边上演。

倒背如流的台词是我们的起手式。《奇袭》里的方勇智斗韩伪军汽车队长的一段对白:“哪部分的?”“美八军五师的!”已成为我们日常打招呼的用语。如果家里停电了,我们也会喊《奇袭》的台词“探照灯!探照灯!”。男孩子们还用牛皮纸折美军的船形帽,再用纸折个大鼻子,扮演美国大兵,任由其他孩子们枪炮齐鸣地追打,然后跪地求饶,举手投降。

背熟台词只是初级入门,对于我们这些铁杆影迷,惟妙惟肖地扮演剧中角色,才是观影的高级阶段。原则是在学校表现积极的、学习好的、长得帅的才能扮演英雄,调皮捣蛋的孩子只能扮演美国大兵、日本鬼子或汉奸。有时为了扮一个角色,还得真练一身功夫。

(三)

那些有电影的晚上哟,我们真的好欢乐。因为志愿军炸掉了美军的康明桥,因为志愿军打了一场场漂亮的歼灭战。因为我们的游击队炸毁了日本鬼子的运粮车,又炸毁了鬼子的铁路桥。

我们悲愤,因为我们失去了许许多多最可爱的人。

银幕上只要有敌人出现,银幕下的我们或者往银幕上丢石子或者发出嘘声。只要我军大反攻,台下掌声跺脚声口中更是枪炮齐鸣,我们已不是单纯的观众,我们已成为银幕上的士兵和将军,与电影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回想当年在银幕前如醉如痴的那些孩子们,他们有的成长为率领方队在国庆阅兵中接受党和人民检阅的领队;有的后来成了部队领导和科研部门带头人,还有人成为飞行大队的功勋飞行员、国企干部……

铁杆影迷之一的胖红,最爱看反特片,立志长大做一名女侦探。她特别崇拜《秘密图纸》影片里田华老师扮演的女公安,日常处处模仿田华老师,从神态到语气简直惟妙惟肖。几十年过去了,她现在是武警某院校的教研室主任,对刑侦研究颇有见地。

铁杆影迷宝文,打小喜欢舞文弄墨,她写的电影观后感,都会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或学校广播。现在她是一档知名影评节目的制片人,她制作的节目在影迷中有不错的口碑。更有趣的是,她另辟蹊径用幻灯片加口播的方式推出节目的下期预告,别有一番风味。而与她一同长大的我们看了她的节目总是会心一笑,这不正是当年放电影的情景吗?每部电影结束后,放映员都会用幻灯片加口播的方式播放:“通知政治部的家属孩子周一去卫生所打预防针,后勤部家属院周二停水,注意贮水……”

正是银幕上那些王成、李向阳,那些抗日将领、游击队员、志愿军勇士们的英雄形象,在我们心中烙下的深深印记,使得“长大后我要成为你”,成为了那个时代我们一代人的共同心声!儿时周六夜晚的那道放映机射出的光束,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心中的圣光,她启蒙了我们爱党爱国爱人民子弟兵的情怀,也让我们受益终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