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反应,有些地面会出现“嘎吱”响声,大部分出现在墙脚、阳台门周围等等区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出现这样情况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需要维修吗?下文详细介绍对地面空鼓原因的探析。

「房屋质量问题百科」地面篇:为何地板“嘎吱”作响?

▲ 图片来自 BING

一、水泥砂浆地面空鼓现象

地面空鼓多发生于面层和基层之间, 用小锤敲击有空鼓声。使用一段时间后 , 容易开裂。严重时大片剥落 , 破坏地面使用功能。通过调查 , 汇总了常见的空鼓部位如下 :

①墙脚、柱脚等凸出构件根部地面200mm范围内 ;

②地面高低差部位上口150mm范围 ;

③分仓缝形成区块的中间部位 ;

④建筑阳台门、临时通道口等施工操作频繁区域。

二、空鼓原因分析

1.地面基层处理不到位

①基层面垃圾处理不干净

经过结构施工和装饰装修施工 , 基层表面残留的杂质主要为结构施工漏浆产生的浆膜和装饰施工过程的落灰 (水泥砂浆)。

浆膜与基层粘结强度较高 , 不易清理, 且表面光滑密实 ,难于与面层粘结 , 在面层与基层之间形成一道隔膜 , 使面层无法有效与基层粘结。

落灰材质较为松散 , 强度低 , 与基层粘结力很小 , 在外荷载或面层内部应力的作用下极易与基层脱离 , 产生空鼓 。

②基层面清洗不到位

面层施工时 , 基层表面不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 , 过于干燥。铺设砂浆后 , 由于基层迅速吸收水分,导致砂浆失水过快而强度不高 , 致使面层与基层粘结不牢。同时 , 干燥的基层未冲洗 , 表面的粉尘难于扫除 , 对面层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 。

基层表面冲洗后 , 存在的积水没有排除。在铺设面层后 , 积水部分水灰比突然增大 , 影响面层与基层之间粘结。同时 , 地面冲洗时 , 粉尘常聚集在板高低差部位上口及通道口等部位 , 易引起带状的小面积空鼓。

③结合层材料施工不到位

在面层施工之前 , 常为了增强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 ,需涂刷结合层 。

刷浆法:若采用刷浆法, 如果刷浆过早 , 铺设面层时 , 所刷的水泥浆已风干硬结 , 不但没有粘结力 , 反而起了隔离层的作用 。这种现象类似于结构漏浆产生的浆膜。

扫浆法:若采用先撒干水泥面后浇水 (或先浇水后撒干水泥面 )的扫浆法, 由于干水泥面不易撒匀 ,浇水也有多有少 , 容易造成干灰层、积水坑 , 成为日后面层空鼓的潜在隐患。由此可见 , 地面基层处理不到位是面层空鼓产生的直接原因。

「房屋质量问题百科」地面篇:为何地板“嘎吱”作响?

▲ 图片来自 Pixabay

2.作用力的影响

与面层产生空鼓有关的作用力分为两种:面层内部温度应力和外部荷载。

面层施工完后 , 当内部温度应力、外部荷载等发生变化时 , 面层及基层将发生变形 , 这将使交接面力的平衡受到影响。当作用力超过交接面粘结应力 , 必将导致面层与基层脱离 , 形成空鼓。

以下对两种作用力分析如下 :

① 外部荷载影响

外部荷载是动荷载 , 其作用过程是对交接面的一个扰动过程。反复的荷载作用使得面层与基层脱离。施工过程常体现为:过早上人上料 。

在工程使用功能没改变的情况下 , 外部荷载值较交接面粘结应力设计值小 , 正常情况是不会对空鼓产生影响。但是 ,若面层养护不够就上人 , 或因基层处理不到位而降低了粘结应力 ,则外部荷载将促使空鼓出现、扩大 。

② 温度应力影响

随着温度变化 , 在面层内产生均匀分布的温度应力。当面层中出现较小的空鼓时 , 温度应力将在空鼓周边形成应力骤增现象 ——— 应力集中,致使空鼓周边力的平衡受到破坏 , 形成新的空鼓 , 从而加大了空鼓面积 , 直至空鼓范围内的变形 (拱起 、开裂 )满足温度应力的变形要求 。

该应力导致的空鼓范围与面层分仓缝的间距有关 , 分仓缝间距越大 , 空鼓的面积也越大。若温度应力作用前 , 面层存在不连续的小面积空鼓 , 在应力作用过程 , 小面积空鼓将不断贯通 , 形成大面积空鼓。

由此可见, 作用力促进了地面空鼓的形成 , 在地面空鼓形成过程起了 “催化剂 ”的作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