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7.47億港元入主FF 恒大正式涉足新能源汽車產業

恒大集團投資賈躍亭旗下Faraday Future(以下簡稱“FF”)的傳聞終於坐實。6月25日,恒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恒大健康發佈公告,恒大以67.47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從而獲得45%的Smart King公司股份併成爲FF第一大股東,恒大由此跨入了新能源汽車這一全新的行業,該公司的多元化佈局又開啓了新的一頁。

67.47億港元入主FF

根據恒大公告,該公司已委派恒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鈞擔任Smart King公司董事長。從恒大健康的公告看,此次佈局早有端倪。據悉,早在2017年11月30日,香港時穎公司與以賈躍亭爲代表的FF原股東以合資模式設立了一家新公司Smart King,時穎出資20億美元獲取合資公司45%股權,而FF原股東以FF擁有的技術資產及業務入股,獲取合資公司33%股權,而剩餘22%股權將作爲股權激勵預留給公司管理層。根據合併協議,時穎已支付8億美元的投資金額,剩餘12億美元投資將於2019年12月31日及2020年12月31日之前各支付6億美元。

此次,恒大健康以67.47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間接獲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權,成爲公司第一大股東。這意味着恒大正式入主FF。Smart King全資擁有“FF美國”和“FF香港”。值得一提的是,相關交易已在6月18日通過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批。

恒大健康在公告中介紹,FF創立於2014年5月,在美國建立核心研發團隊,截至2018年6月,該公司全球僱員接近1400人,其中約1000多名爲新能源汽車、計算機算法、互聯網、資訊系統、人工智能等多方面前沿技術專業人員。FF目前在中美兩地提交申請專利接近1500件,獲得中美頒授專利超過380件,這些專利涵蓋三電系統、自動駕駛、車聯網、生產和製造領域,包括大負載電力輸出技術及T形逆變器獲得美國專利。

從FF目前的佈局看,該公司坐落於美國洛杉磯的漢福德工廠計劃於2018年底完成量產準備,現在已獲得漢福德市工程許可開工建設並將全面開展生產線設備調試工作。同時,FF已在北京、上海等地設立研發中心,在廣州等地籌建大型綜合性研發及生產基地。

涉足新能源汽車產業

對於投資FF,恒大在公告中提到,通過此次收購,該公司可以有機會在高速成長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獲得強大的競爭力,佔領市場份額,實現業務多元化。

恒大在公告中所提到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確實在釋放市場利好。數據顯示,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均接近80萬輛,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產銷量同比增速分別提高了2.1個和0.3個百分點。2017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比2.7%,比上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2018年電動汽車銷量預計將超100萬輛,增速將保持在40%。新能源乘用車中,純電動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7.8萬輛和46.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1.7%和82.1%。今年前5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32.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2.9%和141.6%。前5個月,純電動汽車實現銷售25萬輛,同比增長124.7%。

從世界市場看,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銷量超過142萬輛,2018年1-4月銷售同比大增52%至43萬輛。市場研究認爲,隨着新能源汽車對內燃機汽車在成本等方面逐漸建立起優勢,2025年預計銷量將達到1100萬輛,2030年達到3000萬輛。在這一行業形勢下,各大汽車品牌也都在全球範圍內紛紛重金投入新能源車領域。

今年初,FF位於加州的漢福德工廠開始動工,這意味着該公司旗下產品FF91量產已指日可待;在國內,今年4月FF關聯公司睿馳智能汽車(廣州)有限公司以3.641億元的價格拍得廣州一塊工業用地,且已擁有了4家子公司,這也意味着FF的中國戰略也在逐步落地。

在業內人士看來,恒大選擇以入股FF來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除了以上所提及的FF技術優勢之外,該公司的人才以及現有產品也是恒大所看中的。據悉,在人才儲備方面,目前FF在全球擁有超1000名新能源汽車、計算機算法、互聯網、信息系統、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科研專家。包括研發與工程高級副總裁NICK SAMPSON曾任特斯拉Roadster、Model S總工程師和蓮花汽車全球首席工程師;動力系統高級副總裁PETER SAVAGIAN曾任通用汽車電力傳動總負責人;全球製造高級副總裁DAG RECKHORN曾任特斯拉制造總監。

此外,FF旗下首款產品——FF91在亮相之初,就以超越特斯拉Model S逾20秒的成績創下2017年派克峯賽事紀錄。這也爲恒大的入局提供了產品優勢。

探索萬億高科技產業

事實上,恒大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早在業界預料之中。今年初,恒大就提出要積極拓展高科技產業。在今年3月26日舉行的恒大集團年會上,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曾表示,從2018年開始,恒大要在戰略上積極探索高科技產業,並舉例稱,航天、人工智能、生命科學幹細胞、互聯網,“在有機會有條件的情況下都會去探索”。

此後的4月9日,恒大方面透露,恒大與中國科學院舉行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未來十年,恒大將投資1000億元,發展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量子科技、機器人、現代農業科技等重點領域。據悉,此次與中國科學院合作,雙方將在三大基地上展開合作,分別爲科學技術研究基地、科研孵化基地、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雙方表示將打造全球頂級科學家的聚集地。

如今,恒大入股FF,也被看作是上述戰略的進一步深入拓展。今年初,許家印在恒大內部提出“新恒大、新起點、新戰略、新藍圖”的說法,在談及“新戰略”時,許家印便強調,所謂的“新戰略”就是要實施“規模+效益型”的發展模式,在產業佈局上積極探索高科技產業,逐漸形成以民生地產爲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爲兩翼,以高科技產業爲龍頭的產業格局。“作爲探索高科技產業的重大決定,一方面從社會責任角度出發,另一方面從企業經營角度看,我們堅信如果用十年的時間,從科研到孵化、再到產業化,一定可以培養出一大批世界領先的前沿科技技術成果,高科技產業也將成爲恒大的龍頭產業。旅遊、健康、高科技產業都是千億甚至是萬億級規模的朝陽產業,發展前景非常好,因此我們在產業佈局上才做出這樣的重大戰略部署。”

實際上,恒大的戰略轉型也已有所成效。今年初,恒大位於博鰲的國際醫院正式開業;日前,貴陽恒大文化旅遊城也已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恒大健康的年報,該公司健康部分的主營業務爲互聯網+社區健康管理、國際醫院、養老及康復產業和醫學美容及抗衰老。隨着此次入股FF,該公司的業務也將出現調整,新能源汽車行業佈局或將成爲這家上市公司平臺的主營業務,且業務表現也將以上市公司收益的形式得以呈現。

北京商報記者 阿茹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