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的軍事報道播放了火箭軍一則東風26彈道導彈訓練的新聞,介紹了火箭軍某部在野外環境機動、躲藏、裝填、實彈發射等訓練情況,表明火箭軍已經熟練掌握新型導彈,具備的戰鬥值班能力。

據國防部發言人介紹,東風26是一種中國自行研製的新型機動發射中遠程彈道導彈。核常兼備,可執行快速核反擊任務和常規精確打擊任務。導彈既可對陸地重要目標攻擊,也可以對海上大中型艦艇進行遠程的精確打擊。導彈使用了多種新技術,通用化信息化水平高,具有完全的中國自主知識產權。

新聞報道全方位展示了東風26導彈的發射使用過程。導彈的外形細節毫無保留,展現了大國的自信。

東風26中遠程導彈使用機動發射方式。發射單元由發射車、裝填車、運彈車和指揮車組成。系統簡單,生存能力強,機動能力好。發射車爲6軸重型越野底盤,地形適應性好。導彈安放在運輸發射筒中,到達陣地後能迅速起豎完成發射準備。導彈採用冷彈方式發射。導彈通過發射筒的燃氣發生器把導彈彈射到空中,並在空中點火起飛。

導彈戰鬥部爲雙錐型,彈頭有白色的雷達罩,由於東風26具有打擊海上大中型艦艇的能力,相信其安裝了能夠探測、跟蹤海面目標的雷達導引頭,在對地攻擊時可使用SAR模式對地成像進行精確打擊。彈頭後部有4片氣動舵面。這種舵可爲戰鬥部在大氣層能提供空氣動力控制,賦予彈頭再入大氣層時進行彈道機動能力。

這種氣功控制佈局曾經在美國的潘興II中程彈道導彈上應用。潘興II型導彈是美國80年代研製的機動發射的固體中程彈道導彈。採用了慣導加雷達區域相關末制導。潘興II彈頭再入在40km高空開始拉起減速,同時進行錐形機動,使速度降到導引頭能夠工作的的條件。通過雷達測得目標的數字化圖像與儲存在計算機的圖像對比,計算誤差,進行修正,從而達到了30m的精度。由於再入時彈頭機動,反導系統難以攔截,具有極強的突防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