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月球很難嗎?比摧毀地球容易2000倍


摧毀月球很難嗎?比摧毀地球容易2000倍

  據美國太空網報道,在著名的動畫片《辛普森一家》中,巴恩斯先生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他說:“從一開始,人類就想摧毀太陽。”太陽,你的日子可是屈指可數啦!

  但太陽畢竟是太大了!所以那些真正的“反派”們決定找一個更容易下手的目標來摧毀:月亮!或者至少要讓月亮變得面目全非!再也沒有什麼比抬頭看到一個千瘡百孔的月亮更能毀掉人們月光下的浪漫情懷了!

  實際上,明亮的月光早就惹惱了觀測天文學家們,因爲這讓他們的天文觀測難以進行。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徹底清除這討厭的“敵人”?

  分開一個由引力作用聚合在一起的物體所需要消耗的能量被稱爲“結合能”(binding energy),舉例而言,地球的結合能大約爲2.2 x 10^32焦耳,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而對於相對較小的天體,如月球,其結合能約爲1.2 x 10^29焦耳。也就是說,摧毀地球所需的能量要比摧毀月球所需的能量高出1800倍。

  看起來,摧毀月球也不是那麼困難的事,畢竟那要比摧毀地球容易差不多2000倍!那麼再來看一看太陽系裏那些毀滅性事件產生的能量有多大。水星上有一個卡路里盆地,這是一個巨大的撞擊盆地,計算結果認爲這是在數十億年前一顆直徑約10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擊形成的。該次事件釋放出1.3 x 10^26焦耳的能量,從而產生出這一巨大的撞擊盆地。但即便如此劇烈的撞擊事件釋放出的總能量也還不到月球結合能的1/1000。我們需要更加強大的能量。

  我們的太陽每秒鐘產生大約3.8 x 10^26的能量,大約相當於10億顆氫彈爆炸釋放的能量。如果我們能夠連續收集太陽在15分鐘的時間裏釋放出的全部能量並將其指向月球,那麼我們應該就可以摧毀月球。

  但事實上,除了這種“超級武器”級別的暴力手段,還有一種隱蔽的多的方式能夠輕而易舉地撕裂月球——引力。

  在天文學上,科學家們使用“洛希極限”的概念來判斷一個小天體,如月球,能夠在多近的距離上圍繞另一顆天體,如地球公轉。

  洛希極限的概念是指一個距離極限,在這一距離範圍內,小天體前部和後部區域所感受到的潮汐引力將超過一定極限並導致該天體被撕裂。具體而言,這一效應還需要取決於行星體和圍繞它運行的衛星的直徑和密度。如果月球運行到距離地球足夠近的位置上——大約1.8萬公里,此時月球將會被地球引潮力撕碎,並圍繞地球形成一圈美麗的光環。

  但先彆着急欣賞這美景,因爲在那之後這些光環物質就會逐漸開始落向地球大氣層,並在接下來的幾千年時間裏給我們帶來同樣“美麗”的毀滅。

  取決於你對“摧毀月球”所持的立場是什麼,以下這個事實或許在某些人看來是幸運的,但其他一些人則或許認爲這是一種不幸——月球正在離開我們。

  與此相反,火星的小衛星之一“火衛一”卻正在逐漸降低自己的公轉軌道,越來越接近火星,天文學家們估計再過數百萬年,這顆小衛星就會落入火星的洛希極限範圍內並被撕碎。

  因此,這樣看來,如果我們真的決定要摧毀月球,那麼我們得把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或許也包括我們自己,也都一起摧毀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