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已然落下帷幕。

全國各地,鮮妍的、年輕的、充滿鬥志的身影,從四面八方湧進那個似乎能決定命運的考場。打開試卷,彷彿打開人生的底牌。

你還記得高考前的自己,是什麼模樣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那時的我們總是天真,覺得高考會是人生中最艱苦的戰役,打贏了這一場,未來等候的便是坦途是希望。殊不知,成年後回過頭來看,高考纔是那件最簡單純粹的小事。

無可否認,它會是鐫刻在每個活在當代的中國人骨血中的回憶,無論你即將經歷它,或笑着懷念它,它對我們的影響,難以磨滅。

而我們每個人的樣子,都可以在這部豆瓣9.0分央視紀錄片《高考》中,找到蹤跡。

圖片截取自豆瓣

從毛坦廠的復讀班到貧瘠大山的寒門子弟,從被戶籍制度攔在高考門外的流動兒童到放棄高考轉而留洋的中產孩子,圍繞着每年如期舉行的盛大考試,許多人的選擇與命運被一一鋪開,通往各自注定的那個遠方。

高考,在無形中見證了紛繁人生的交疊。

毛坦廠的日與夜

河北衡水,安徽毛坦廠,在衆多家長和學生心中,是兩個具有特殊意義的“聖地”。

面對大部分時候仍以分數論成敗的高考考場,這兩個大名鼎鼎的地方,可以說將應試的那一套發揮到了極致。在這裏,與其說學生是學生,還不如說是考試機器。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當然,在毛坦廠復讀班班主任程曉東眼中,自家學校和衡水中學相比還是有區別的:

“人家衡水一考考出好多個清華北大,那叫鑄造廠,我們這裏,叫修理廠。”

程曉東的比喻並不難理解——在毛坦廠,每年迎戰高考的學子從2-3萬不等,其中卻有2/3都是上一屆落榜的孩子,來這裏不爲衝刺名校,只爲考出比以往更好的成績。

譬如三本衝二本,二本衝一本,對於大多數資質平平、毫無學霸基因可言的孩子來說,僅僅做到這些,都已經要拼盡全力。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清晨六點二十分,學生們用晨讀開啓新的一天行程。人人都像和尚唸經似的反覆誦讀英文單詞或語文文言文,臉上寫滿了虔誠。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中午十二點左右,學習了五六個鐘頭的孩子們紛紛從校園裏走出,從路邊守候的家長手中接過飯盒,十分鐘內風捲殘雲,隨後又返回教室內,或是背誦,或是做題。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晚上九點,學校的補習中心纔剛剛開始這個月的第一次模擬考試。監考的廣播在校園各處響起,於靜謐的夜空中形成回聲。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午夜時分,孩子們纔會從學校各自回到附近的出租屋中。爲了消磨等待孩子的漫漫長夜,家長們乾脆結伴跳起了廣場舞。

可往往舞都跳完了,孩子還沒放學。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這就是毛坦廠這個擁有四五萬人口小鎮的日與夜,這裏的所有人所有事,彷彿都圍繞着毛坦廠中學旋轉,日復一日,週而復始。

這樣的日子,學生們足足要過200多天。

但身爲高考“失敗者”,他們沒得選。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班主任程曉東和毛坦廠的所有教職工一樣,都自認爲自己在做一件舉足輕重的事。

“拯救一個孩子,那就是拯救一個家庭。”

爲此,他堅定不移地貫徹着學校的規章制度,堅決把所有可能佔用孩子時間、影響孩子複習的不良因素,全部剔除出去。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自習課上,程曉東表面上沒在班級裏,卻守在監控室密切觀察着學生的一舉一動。

有學生講話、喫東西或開玩笑,他都會用自己的手機錄下監控的畫面,回過頭再來當面質問學生“你到底在幹什麼”,並給予警告。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深夜放學後,程曉東又跟着特定的某個學生返回租住的出租屋,在屋裏翻箱倒櫃,看看能否查出什麼和學習無關的物品。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因爲懷疑某個女生總打着身體不好的幌子請假,他直接一腳踏進女生宿舍,就差把女生從被窩裏揪起來,檢查到底生沒生病。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有個從毛坦廠中學畢業、卻沒考上大學的人說,毛坦廠的模式是“扭曲的”,因爲它根本沒把人當人,純粹就是當成應試機器。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在鏡頭中,慕名而來把孩子送進毛坦廠讀書的家長們,也忍不住各式各樣的吐槽:

“門檻費貴得要死,得四五萬塊錢!”

“一天學十幾個小時,累得都不成樣子了!”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但另一個家長卻也說出了真相:

送孩子進來的時候,家長總是心疼總是抱怨,但考出成績了,又一個個樂開了花。

對於大多數自己都沒上過大學的人而言,把孩子交給毛坦廠,租一間小小的出租屋,然後陪讀、照顧,似乎也是唯一能做的事。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毛坦廠中學的存在滋養着無數平頭老百姓的希望,學生的湧入和家長的依賴,又進一步構成了毛坦廠模式堅硬的基石。

更何況,整個毛坦廠鎮的經濟,都仰賴於這所著名高考工廠的存在與興盛。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高考舉行的那幾天,是小鎮的高光時刻。

當天,數萬人傾巢而出,沿街歡送出戰高考的學生,警車前方開道,家長鼓勁歡呼,場面之壯觀,聲勢之浩大,讓人一見難忘。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但對於毛坦廠來說,每年六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老生,也會迎來一批又一批新生。

高考出分當天,也是新一屆復讀班開放報名的時候。一疊疊百元大鈔在數鈔機裏飛快地舞動着,校門口的電子屏上“距高考還有XX天”的醒目字樣,重新開始了倒計時。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六月過去,毛坦廠再度迴歸了往日的充實與忙碌,和那些已經改變的人與事相比,留下的,更多的是不變的東西。

迎戰同齡競爭者

也是給自己打的翻身仗

在安徽毛坦廠,隨便一個路邊踩縫紉機的老大爺都會告訴你,高考就像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對於無權無勢的普通家庭而言,考大學,就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班主任程曉東也會無數次告訴被繁重課業壓到喘不過氣的學生,一定要在高考中取勝,每多考一分,就能甩開至少兩百人。

許多學生麻木地應着,臉上看不出表情。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和毛坦廠這些被驅趕、被鞭策着前行的孩子們相比,甘肅會寧大山裏的劉洋洋,或許對高考的意義有更深刻的體會。

對於正在讀高三的她來說,高考不僅僅意味着用分數打敗同齡的競爭者,更是一場給自己打的翻身仗,是對全家人的“報恩”。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劉洋洋是一個再典型不過的寒門學子。

父母雙亡,由奶奶拉扯大,生活費和學費,都是由幾個叔叔和姑姑拼湊而來。

全家人無數次在牆壁斑駁、透着陳腐氣味的老屋裏唸叨,不管怎麼樣,洋洋一定得考上大學,再難再苦,也得供到她畢業。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隨着高考的臨近,劉洋洋愈發將全部的精力與心血都投入了學習。但在學習之餘,她也抑制不住心底的苦悶與恐懼。

她渴望高考,因爲這是走出大山的唯一捷徑;又害怕高考,怕辜負那麼厚重的期盼。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劉洋洋所在的貧困縣中學,有類似情況的寒門學子不在少數。在高考前的動員會上,學生和家長們紛紛來到學校,上臺互訴衷腸。

家家戶戶都有類似的故事——家人是如何起早貪黑、不惜一切地供自己讀書,賣羊又賣土豆地籌備上大學的學費……

一個女生說,走出大山就是最好的報答。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臺下,男生女生都抹着眼淚,哭聲遍地。

劉洋洋的班主任李志明說,雖然大家都知道高考是寒門學子翻身的唯一希望,都會朝這個目標去拼,卻很少有人注意,在極其貧困的地區,“因教返貧”的現象正在蔓延。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爲了讓家裏的孩子全心全意備戰高考,有的人家往往地也不種了,會出來陪讀,或是母親陪讀、父親打工,將全家人的精力與資產都押在了孩子的教育上,家庭的經濟狀況反而因此江河日下,根本存不下什麼錢來。

李志明表示,事實上在高考給予他們回報以前,許多家庭是以孤注一擲的態度在拼搏。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但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無從選擇。

如果沒有高考這張入場券,他們又該何去何從?所以竭盡全力,也要抓住希望。

可惜的是,同樣在社會經濟地位上處於底層,隨遷子女卻面臨着一個更殘酷的現實——連最後那絲希望,都顯得搖搖欲墜。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據統計,全中國有2.7億農民工,隨他們而來的隨遷子女數量有上千萬。

以上海爲例,每10個孩子中就有4個是流動兒童,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隨着父母來到大城市生活,見到了大城市的繁華,適應了這裏的教育,可在人生至關重要的時刻——高考,他們卻墜入了兩難的尷尬處境。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因爲戶籍制度而無法留在上海蔘加高考,他們要麼回老家準備高考,一切重頭來過;要麼留在上海入讀一個免費的中專,但依舊與夢想中提供翻身機會的大學隔得很遠。

重慶姑娘的劉燕霞,當年就放棄了回去高考的路徑,安心入讀了一所上海中專。這算是給隨遷子女準備的解決方案之一,雖然無法在此考大學,但是來讀中專,上海很歡迎。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即將中專畢業的她,獲得了一份在本地工廠擔任質檢員的實習機會。如果表現良好,便有機會留用。談到這個,劉燕霞略顯寬慰。

雖然當年錯過了高考機會,但最終還是可以留在上海工作,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但很快,生活就顯露出了殘酷的一面。

因爲學歷太低,工廠最終還是決定不聘用劉燕霞。得知此事,劉燕霞備受打擊。

她癱坐在牀上,止不住地哭泣:“我應該回老家,我應該回去考大學。”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步履匆匆的城市,沒有人在意她的哭聲。

或許是聽說過身邊類似劉燕霞的一些案例,老家在徐州的武子璇,最終還是在人生中最關鍵的那個十字路口,選擇了回家備考。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整個童年都在上海度過的她,對老家的印象只剩下了“長長的火車軌道”,但她深知,關於高考,有許多事是無法控制的,所以只能選擇那些可以把握的東西,加以努力。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武子璇埋頭苦讀的身影匯入了千千萬萬爲改變命運而奮力一搏的考生洪流之中,他們爲這足以決定將來的三天而拼盡全力,這是他們僅存的選擇,也是最後的出路。

“洋高考”,只是看上去很美?

就當毛坦廠中學的復讀班、像劉洋洋這樣的寒門子弟以及像武子璇這樣的隨遷子女爲高考而殫精竭慮之時,中國卻有另外一些孩子巧妙避開了這場千萬人過獨木橋的試煉。

因爲他們有了新的選擇——出國留學。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在決意要把孩子送到國外上大學的家長們口中,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洋高考”。

也只有他們知道,一個孩子、一個家庭爲出國而付出的心血,絲毫不亞於準備高考。

人大附中國際部的高二學生劉雲昊,從小就和父母一起定下了留學夢校——耶魯。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一早他們就想好了,會放棄國內的高考。

另一方面,劉雲昊也早早地就開始爲去美國做各種準備,譬如兩歲時就開始學英語,小學五年級時就開始背托福考試的單詞。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劉雲昊父母是通訊計算機領域的雙博士,一個做硬件一個做軟件,都在各自公司做到了管理層,但爲了女兒,母親吳紅明毅然辭職全程陪讀,她的焦慮與壓力,或許和放棄種地、陪孩子應戰高考的寒門家長並無分別。

要進入美國的好大學,“洋高考”的競爭激烈程度,並不會遜色於國內高考。

“人家有本事的孩子多了。” 吳紅明若有所思地望着遠方,眼裏有化不開的擔心。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爲了女兒的前程,夫妻倆傾盡心力。

他們花重金把女兒送進北京最好的國際部,找最好的中介,絞盡腦汁幫女兒做活動、提升背景,又陪女兒反覆備考SAT和託福。

炎炎夏日,吳紅明帶着女兒又一次飛往香港刷SAT。爲了幫女兒節省時間,吳紅明叮囑女兒留在賓館複習,自己則頂着烈日提前出來“踩點”,一步步摸清去考場的線路。

那年的6月7日,SAT和國內高考同時開考。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出國之後的新天地,就如同高考之後的那張錄取通知書般充滿了誘惑力。但和國內高考最好也就是考上清華北大不同,出了國,等在女兒面前的是“全世界的機會”。

“洋高考”,像一個不斷膨脹的泡沫,在亮光照耀下折射出五光十色的夢幻色彩。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但“洋高考”的歸途,真的就無懈可擊嗎?

有趣的是,在有關毛坦廠的片段裏,有往屆學生回來看老師,一個考上重點高校的女生說,上大學後發現“很無聊”,早上睡到12點,中午讓室友帶個飯,下午接着睡……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當年越是在意和追求的東西,到手後反而會生髮出無窮無盡、意想不到的問題。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大四畢業生吳亦歡時常會懷疑,當年通過“洋高考”出國留學究竟對不對,“我這學費交得到底值不值”。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她本屬於“洋高考”的考生中最幸運的那批——被心儀的牛校錄取,又是中意的專業,大學四年過得如魚得水,好不愜意。

回想起入學前,特意捆了五包數據線過海關、爲拍片子做準備的自己,她面露笑意。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但畢業時才發覺,美國,來了卻難以留下。

同專業的中國同學章文雄更直截了當:

“誰會想要一個亞洲人來做美國新聞?”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移民的政策、就業的困難、社會文化的認同……各種各樣的隔閡就像一堵透明的牆,攔在了這些中國孩子的面前。

章文雄在招聘會上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之後,迷茫地向本校教授求助,對方雖然並無惡意,卻建議他可以先去看看心理醫生。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最終,章文雄決定先放棄求職,攻讀另一個專業的碩士,吳亦歡則收拾行李回國。

曾幾何時,他們都是幸運兒,是“洋高考”裏的佼佼者,比起國內大多數只能去拼高考的普通人,他們有過更多的機會和選擇。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但高考也好,“洋高考”也罷,原來都只是人生中短暫的中轉站,它們很重要,卻也沒有那麼重要,更多的荊棘和磋磨,都在來日。

這一站過去以後,很多東西纔剛剛開始。

圍繞高考展開的故事有很多,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都彷彿在這短短几天集中爆發,奠定了每個人未來的走向與基調。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高考》

但現在回過頭來看,讓人放不下的往往不是一場考試,而是當年那個會爲了一個純粹目標而竭盡全力的自己。那種努力,那種堅信,讓備戰高考的時光顯得格外餘韻綿長。

曾經走過高考的我們終究會長大,會走上不同的路,或喜或悲地回顧人生中最重要的這一刻。但無論結果如何,有過經歷,就是漫長歲月中最無可替代的財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