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一些在城市工作的年輕人陷入了“近鄉情更怯”的情緒之中,他們面臨長輩催婚的壓力,因而焦慮。婚否?婚否?長輩的關切竟成爲一些年輕人的心病。

以前有一句話,叫“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那時候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擋人們春節回家過年的腳步。

真的越大越不喜歡過年,年少時津津樂道的新衣服、糖果零食、煙花爆竹早就沒什麼興致了。已然到了要給別人發壓歲錢的年紀,然後提上大包小包走街串巷地拜年,被長輩們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誰家孩子今年又賺了多少,誰誰一把年紀了還不結婚,誰又生二胎了,你什麼時候生啊,都快三十的人了覺得自己還小嗎…盼望的詩和遠方大概終是要在衆人的“指點”裏換成滿地雞毛吧。

如今時過境遷,時代也變了,回家過年對於某些人來說成爲了一種恐懼,成爲了一種焦慮。

這種“春節焦慮症”,表面是“婚否婚否,我還是單身狗”。

專家表示,受中國傳統文化和觀念的影響,很多老年人認爲子女的婚事是“天大的事”,爲子女的婚事“操碎了心”。

其實在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晚婚已經成爲一種普遍現象,很多年輕人忙於事業、學業和享受單身時光,並不着急邁入婚姻的殿堂。

如何應對自有妙招:

1、要學會裝着什麼都不知道。

當被大人問及婚戀的事情時,我們應該學會裝着什麼都不知道,比如大人問東,我們說西,假裝沒有聽清楚,讓大人感覺沒趣後就不再追問了。

2、儘量轉移話題。

過年回家,如果家裏親戚圍繞你的都是催婚的話題,你要想法轉移轉移話題,比如談一談房價、工作的年終獎等等,以及父母健康問題等等。

3、主動出擊,變被動爲主動。

如果家裏來了親戚,你感覺對方一開口就是追問你的婚戀問題,我們不妨主動的問一些別的事情,比如姑姑家的孩子學習怎麼樣;姨夫家的狗狗怎麼樣等等。

4、假冒應對

如果感覺自己招架不住家裏的催婚,可以找個比較好的女的朋友暫時充當女朋友,可以在微信上向家裏人展示一下聊天,應付應付。

5、認了吧

面對催婚,我們也應該考慮考慮自己的一些問題了,有合適的對象可以自己追求,不要猶豫,要注意看好對方人品,還要孝敬父母。

年輕人和長輩之間還得多溝通,互相尊重,消除煩憂,避免焦慮!年輕人可以和長輩溝通,把自己對生活的規劃和父母聊清楚,消除長輩的擔憂。長輩也應尊重他們的選擇,不要給年輕人太大的壓力,以免年輕人產生“被催婚”的焦慮情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