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這本小說是中華文明史上一朵奇葩,尤其書中對人物的刻畫,似乎在讀書的時候,你就能能看到千軍萬馬廝殺搏鬥的畫面,能看到武將陣前烈馬長槍,能看安坐在到營帳裏的軍師運籌帷幄的樣子,讓人對那個英雄豪傑輩出的時代十分憧憬,更對那些如恆星閃爍一樣的英雄豪傑充滿崇敬,其中更以蜀漢丞相諸葛孔明爲甚,魯迅先生曾經評價諸葛孔明“其智近乎妖”,在小說裏孔明先生的地位可見一斑,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裏諸葛孔明最爲經典的一幕“空城計”

在誤用馬謖,導致蜀軍丟失軍事重地之後,大都督司馬懿引兵追趕至西城,但此時城中已無可以抵擋司馬懿的虎狼之師,在一番思忖之後,諸葛亮派人大開城門,自己安坐城頭,一把瑤琴,兩個童子站立在旁,點上香爐,開始撫琴,司馬懿大軍在城外不敢貿進,最終退卻,孔明得以保全性命。

在民間更是對這次交鋒進行了進一步加工,戲曲、評書等更是對諸葛亮的神鬼之策嘖嘖稱奇,司馬懿的膽小如鼠成爲笑談,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司馬懿真的如同小說裏寫的一樣愚蠢嗎?

我們來看看司馬懿的一生,從一個書生到魏國的大都督,在那個血雨腥風的時期,他一直都是一個完美的僞裝者,其後更是以七十多歲的高齡,成功起義,誅殺了曹爽,成爲了魏國最終的權利掌控者,更是最後三足鼎立的最終受益者,也被封爲晉宣帝。如此心機之深的一個人,在擁有絕對壓倒性兵力的時候,放棄了誅殺宿敵,僅僅是因爲害怕埋伏嗎?縱使害怕埋伏,派出部分兵力進行試探難道不行嗎?他卻直接撤兵,這背後的原因究竟爲何?

我們用從歷史辯證的角度來看,司馬懿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似乎是幫助蜀國可以繼續北伐,然後他繼續抵抗,讓自己對魏國有實際作用這就是司馬懿的小算盤,當時的魏主曹睿已經對司馬家族心有忌憚,一旦蜀國北伐主力被消滅,那麼司馬懿必將失去作用,曹睿勢必會剷除這根心頭刺,司馬家族畢竟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當然不會讓自己陷入死地,諸葛丞相正是看透了司馬懿的心思,纔會如此大膽的採用“空城計”,司馬懿也心照不宣的當了一個“演員”。小編相信,城下的司馬懿與城樓之上撫琴的丞相彼此對望的時候,已經確定過眼神,遇上了對的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