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最大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德食品公司開設了一條獨立的生物科學生產鏈,專門爲醫療提供豬的器官。斯坦頓沒有排除培育基因被修改的動物的可能性,但她聲明,史密斯菲德公司將先從完整豬器官的“去細胞化”開始,即將現有細胞剔除、患上人體細胞。

  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最大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德食品公司開設了一條獨立的生物科學生產鏈,專門爲醫療提供豬的器官。該公司相信此舉最終可填補人類器官捐獻的空缺、爲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提供一條生路。

 

  將豬器官移植給人類已有數年的發展經驗,但近期科學家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打破了之前一些導致失敗的技術障礙。“我們的主營業務一直以培根、香腸、新鮮豬肉等食物爲主,”史密斯菲德食品公司生物科學分部副總裁柯特妮·斯坦頓(Courtney Stanton)在採訪中表示,“我們想讓醫療設備與科學界知曉,醫療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領域。”

 

豬器官移植人類你能接受嗎?豬肉生產商進入醫療領域

  豬器官移植人類你能接受嗎?豬肉生產商進入醫療領域

  病人若患有器官衰竭、無藥可醫,就需要進行器官移植。使用動物器官可有效解決器官不足的問題。據美國聯合器官分享網絡(UNOS)估計,平均每天有22名病人在等待器官移植的過程中身亡。

 

  史密斯菲德食品公司已經開始從每年屠宰的1600萬頭豬身上採集器官、供醫療之用。該公司希望直接向科研人員和醫療公司出售相關產品,而不必經第三方之手。斯坦頓指出,美國用於醫療、寵物食物和非食用用途的豬肉副產品市場價值超過1千億美元,這還不包括移植給人類的動物器官。

 

  史密斯菲德食品公司已與兩家機構簽訂了合同,不過斯坦頓不願透露具體信息,“這一領域有巨大的潛力,走在發展前沿、專注於打造合作關係,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

 

  豬一直是理想的移植器官來源,因爲它們的器官與人類器官十分接近。例如,一頭豬在被宰殺時的心臟大小約等於成人心臟大小。其它可用於人體移植的器官還有腎臟、肝臟和肺等。但由於基因不同引發的排異現象、或病毒引發的感染風險,此前的移植實驗往往以失敗告終。2001年,瑞士製藥公司諾華(Novartis AG)就因爲擔心豬體內的病毒會傳染給人類,而叫停了其價值10億美元的異種移植實驗。

 

  哈佛醫學院基因學教授喬治·徹奇(George Church)於兩年前解決了這一問題。他採用了一種名爲CRISPR的新型基因編輯工具,可將有害的病毒基因剔除。此後,徹奇成立了一家名叫eGenesis Bio的公司,專門培育不會引發排異或傳染病毒的豬。該公司上個月獲得了3800萬美元(約合2.6億人民幣)創投。徹奇指出,這一技術最終可讓科研人員從一頭豬身上收集十多種不同的器官和組織,預計首例利用改良版豬器官的移植案例將在今年年底的臨牀試驗中開展,但只有病入膏肓、等不到人類器官的病人才能參與實驗。

 

豬器官移植人類你能接受嗎?豬肉生產商進入醫療領域

  豬器官移植人類你能接受嗎?豬肉生產商進入醫療領域

  過去兩年間,人類基因組計劃先驅克雷格·文特爾(Craig J。 Venter)的合成基因組公司(Synthetic Genomics Inc)一直在與聯合治療公司合作,對豬的基因組進行編輯,向其中編入人體細胞,以解決免疫排斥造成的種種複雜問題。“這可不是修改一兩個細胞就能解決的問題。”文特爾表示。

 

  斯坦頓沒有排除培育基因被修改的動物的可能性,但她聲明,史密斯菲德公司將先從完整豬器官的“去細胞化”開始,即將現有細胞剔除、患上人體細胞。例如,美國明尼蘇達州的Miromatrix Medical公司正在研究如何將完整的豬肝製成疝氣修補術和乳房重建術中使用的修補網。此外,該公司還在培育可作爲替代品的肝臟、心臟和腎臟。徹奇很歡迎這家大型豬肉生產商的加盟。“雖然有eGenesis這樣的公司來培育第一批適合移植的豬,但我們還需要其它公司完成繁殖和大批量生產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