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們都是喜歡融入到大自然當中,使我們的身心更加的愉悅,那麼我們平時的時候應該重歸的時候,應該如何做才能夠跑進大自然是我們的,心情更加的愉悅呢,融入大自然,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增強自我認同感。

重複練習加強自我信念,接納曾經的創傷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多多少少有一些創傷性的體驗:有一個不愛自己的爸爸、有一個很焦慮的媽媽、談了一場痛徹心扉的戀愛、經歷了歷時很久的失業……

如果沒有及時的處理好這些創傷,這些糟糕的經歷,有些時候會通過潛意識,內化爲我們自我認同的一部分,然後它會在我們的體內持續發酵、興風作浪,讓我們把大部分的能量都浪費在自我懷疑之中。

所以想提高自我認同度的第一步,就是真心地接納這些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不美好。

我們沒有辦法重新選擇父母,重新經歷成長,但是我們時刻都有選擇權,對這些不美好的過去,說上一句:沒關係,我接納你了,你也是我的一部分,你讓我變得與衆不同。

每當你產生自我懷疑的時候,如果你不能找個朋友陪你聊聊,不妨都這樣和自己對話:大腦的重複性訓練會幫助我們形成記憶,這樣的重複性訓練,可以有效地幫你完成對過去的接納。

創造性地提問,找尋真實的自己

我們之所以會自我懷疑、認同度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在以外界爲標準,去彌補某個隱存的黑洞。

就好像薇薇,她想象不出,如果自己不去迎合父親,不再追求成功來證明自己,她的自我價值在哪裏?

所以,要提高自我認同度的前提,你要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誰。

除了原生家庭塑造的一部分自我,我們也會經歷”社會化“歷程完善自我的價值體系。

所以在你接納了原生家庭的自我之後,不妨通過創造性的提問,來找尋一下真實的自我到底是什麼樣的。

創造性的提問可以是:

我是一個人待着更快樂,還是和朋友們在一起更開心?

我是更喜歡在家庭關係中的我,還是更欣賞職場中雷厲風行的我?

我願意成爲領導者,還是配合者?

日常的物質生活更能讓你滿足,還是深邃的精神探索更能讓你快樂?

……

通過這樣的提問,你可以大致勾勒出自己的真實拼圖。

接下來,你需要鼓起勇氣去成爲自己拼湊出來的自己,一旦你這樣做了,你內心的小人就會自成一統,不再打架了。

持續不斷地去充實你自己

自我認同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從自我懷疑到自我認同的路上,很可能是一段反覆重複的過程。

面對這種情況,你需要做到的,就是擁有耐心,持續不斷地去充實你自己,直到內心變得強大。

譬如說當你習慣性自我批判的時候、當你忍不住大發雷霆的時候、當你不懂拒絕別人的時候,你都努力去戒掉自己的慣性,換一種方式對待自己:

把批判換成肯定,把憤怒換成找尋自己的真實需求、把不懂拒絕直接換成say no。

這種戒掉慣性,實際上就是在有意更改你操作系統裏那個糟糕的部分,而是歡迎更有營養的方式,來充實你自己。

當那個被你充實的自我逐漸豐滿起來的時候,蛻變也會自然而然地發生

融入大自然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幫助的,所以平時的時候我們應該積極的融入到大自然當中,使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積極的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使我們的身體更加的,有完美的方式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幫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