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學歷代表着能力,但是在今天這個錯綜複雜的社會中,我們除了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外,更要提高自己的“悟性”,因爲只有這個方面提高了,我們遇見事情的時候,才能夠不停地去琢磨,思前想後看問題,最後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胡雪巖,他就是一個“智力”不夠,但是“悟性”卻極高的主兒。

胡雪巖的生意經:借風使船+罈子理論,他由此發達,但也死在上面

胡雪巖的悟性很高,而且他的悟性源於生活,源於那些耳聞目睹、可有可無的小事情。在別人眼中,這些不過是茶餘飯後的閒談,但是在胡雪巖眼裏,這些煩瑣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可是蘊含了無限的商機呀。而胡雪巖更是善於琢磨其中的意思,還把這些東西運用到實踐中,最後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商業理論”。

在胡雪巖還是學徒的時候,某一天早上,他在西湖晨練時,遇見了有人在對練太極。這種神奇的中國功夫,立刻吸引了胡雪巖的注意力,他越看越新鮮,越看越覺得神奇,最後徹底入了神。在胡雪巖的眼中,這種太極太神奇了,一個瘦巴巴的老頭,一掌就撂倒了一個人高馬大的壯漢,我要是也學習了這種功夫,那還不天下無敵了?雖然事後在老者的講解下,胡雪巖才豁然開朗,原來不是這門功夫如何的犀利,而是太極知道如何“借力用力”,借用別人的力氣,最後幹掉對手。

好了,太極的故事講完了,如果換成別人,也就該繼續跑步,回家喫飯了,但是胡雪巖卻喜歡繼續琢磨呀。在苦思冥想數天後,胡雪巖終於豁然開朗,得到了屬於自己的“真理”,並且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胡雪巖都將把這個真理,運用到自己的事業中。

所謂的“借力用力”,不一定要幹掉對手,也可以運用對方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實現目的。

因爲頓悟,所以胡雪巖相中了王有齡,並且不惜一切代價地幫助他,因爲胡雪巖清楚地知道,王有齡就是他需要的“力”。

要知道,杭州城內有那麼多的錢莊,爲什麼大家單單選中阜康錢莊,因爲阜康錢莊的背後有王有齡。有王有齡這位大清的封疆重臣,所以大家覺得放心,才把錢存給胡雪巖;也因爲有王有齡的這個“力”,胡雪巖的生意才能蒸蒸日上,也就是爲什麼王有齡戰死後,胡雪巖要千方百計地傍上左宗棠了。

胡雪巖的生意經:借風使船+罈子理論,他由此發達,但也死在上面

借力使力、借風行船,如果想發展自己的事業,那就必須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力”,否則一切都是免談。

可見,我們這種一般人聽故事,只知道事情本身的閱讀性,根本就不理解其中的真正含義;而且,我們一聊起以前的事情,總是能夠誇誇其談,將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一個明明白白,但是我們卻不深究其中的奧祕,更不會去想這些歷史的經驗和教訓,最後只能重複着歷史的錯誤,進而深陷迷途,徹底不能自已。

反之,像胡雪巖這種不太讀書的人,反而腦筋更加靈活,聽到事情會聞一知十,也會去想這些事情背後的真正含義,這是很了不起的,真正做到了“活學活用、學以致用”的境界。

但是,雖然胡雪巖很聰明,他也是一塊讀書的料,但是他的聰明,終究是“小聰明”,而不是“大智慧”。

學海無涯,雖然讀書者未必都能成功,但是不讀書者,肯定一輩子沒戲;即使胡雪巖能夠憑藉自己的小聰明,建立一個龐大的經濟帝國,但是他畢竟沒有讀過書,很多事情他想不通,很多道理他也不可能明白,這些巨大的隱患,給他的結局埋下了一個深深的伏筆。

胡雪巖的經濟帝國最後崩潰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爲他讀書少,視野狹窄。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除了頓悟出“借力使力”外,在胡雪巖的思維中,他還從一個更好玩的故事中,領悟出了一個商業的大道理。

有一次,胡雪巖在茶館喝茶,他聽見別人說道:“你們知道嗎?有一個姓王的窮書生,他竟然娶到了一個金店老闆的千金,你們說,這是怎麼回事?”太新鮮了!

要知道,在封建時代,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是必須要門當戶對的,最次也不能相差太遠。即使放在現在,他們一個是窮大學生,根本沒錢的小子;一個是“白富美”,還是一個金店老闆的富二代,這等級也差太懸殊了,怎麼可能在一起呢?但是,這就是事實。

原來,由於一見鍾情、一見傾心這種東西在作祟,窮小子和金店“白富美”, 早就兩情相悅、以身相許了。但是,爲了怕金店老闆不同意,會棒打了這對鴛 鴦,徹底拆散他們,所以這兩個人在苦思冥想數天後,他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首先,金店“白富美”拿出了一筆錢,作爲這個王窮光蛋的啓動資金,先把他打扮成了一位“高富帥”,還讓他每隔一段時間,就到自己的金店去買各種的金銀首飾,而且絕不許討價還價,一定要出手“闊綽”,這樣才能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一個小女,年方......”

胡雪巖的生意經:借風使船+罈子理論,他由此發達,但也死在上面

費了這麼半天勁,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事後,在知道整件事情的真相後,雖然金店老闆悔得用腦袋撞牆,但是木已成舟、覆水難收,也就只能同意把女兒嫁給他了。

可是,這麼一個窮小子,怎麼可能買那麼貴重的東西呢?

這個原因,居然非常的簡單,在湊齊第一筆錢,購買第一筆金銀首飾後,金店“白富美”就會憑藉自己的關係,把這些金銀首飾全賣出去後,然後用賣這些首飾的錢,去他老爹那裏再買新的首飾。這樣一邊買、一邊賣,看着購買的金銀首飾很多,也顯得很有錢,但是總資金一點沒變,還是第一筆錢而已。

高,實在是高!金店老闆的女兒,她太適合做生意了,這要是不繼承自己父親的產業,就太“暴殄天物”了。

以上,就是胡雪巖聽完這個故事後,他的第一反應。當然了,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而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我們絕對不會像胡雪巖那樣,開始琢磨第二反應、第三反應了。

在別人聽完這個故事,一笑而過的時候,胡雪巖卻把這件事情牢牢記在了心裏,在反覆琢磨後,他終於悟出了一條全新的生意經:八個罈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

看見這句話後,某些死腦筋的人,他們就會問了:“八個罈子,七個蓋, 這怎麼可能不穿幫?”但是,胡雪巖就有這個本事,這些罈子,就是他的生意, 而那些蓋子,就是他的手中的資金。如果一個罈子一個蓋,胡雪巖即使有通天 本領,他也掙不來這麼多的資金。但是循環利用手中的資金,錢莊的資金補漕 運,漕運的資金補軍火,軍火的資金補蠶絲,這樣資金轉過來、轉過去,看着 哪裏都不缺錢了,資金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實際上呢?就跟上面的金店“白富美”一樣,看着錢挺多,實際上就是循環利用罷了。

在如今的這個社會里,但凡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們都深知此道呀!這些企業家爲了發展壯大,他們就跟不同的銀行貸款,眼看這個銀行的貸款就要到期了,他們就從別的銀行繼續貸款,用新的貸款去還舊的貸款,所以到了最後,自己的錢越來越多,反正錢也不是他們自己的,只是循環利用,無限升值罷了。

這樣一來二去,突然多了這麼一位出手“闊綽”的主顧,金店老闆就開始“關注”他了。他覺得這位年輕人儀表堂堂,而且還財大氣粗,一定是什麼達官顯宦之後,所以一直跟他套近乎,最後還主動問道:“王公子結婚否?我有當然了,胡雪巖的這種罈子理論,雖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爲他籌集大量的金錢,但是這個辦法卻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玩不好,它的危害也是無窮的。因

爲這種轉移資金的行動,只要有一個小小的過錯,就會導致整條資金鍊斷裂,最後破產,因爲雖然胡雪巖很有錢,但是這些錢畢竟不是自己的。

在不久的未來,胡雪巖的一世英名,就將毀在這條資金鍊上。還是那句話,未來的事情,還是交給未來吧,至少此時此刻的胡雪巖,他 在發現這條掙錢的好辦法後,如果他不想再擴充自己的事業,他就不是那位“紅 頂商人”胡雪巖了。

而繼錢莊、漕運、蠶絲、軍火後,胡雪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窮人的錢莊——當鋪。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料勢如神:胡雪巖》,京東滿100減5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