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些讀着乍一看這篇文章的標題,以爲是要看一篇論文。多慮了,只不過是從另外的角度--土地制度,來介紹韓國留學的購物和住宿。這些土地制度的背景瞭解了之後,我們就能理解在韓國留學當中遇到的住宿問題,購物問題、飲食問題了。

韓國由於地理位置和地形原因,多山地,少平原,因此可以稱得上是地少人多。根據用地的屬性可以分爲城市用地,農村用地等。其中城市用地又分爲:住宅地域、商業地域、工業地域和綠地地域。與留學生活息息相關的就是住宅用地(租房)和商業用地(逛街購物)了。

韓國在1960年之前採用土地自由買賣制度,也正是因爲這個制度過於自由,在60~70年代韓國國內掀起了不動產投機熱,囤積倒賣地皮,使得韓國的地價,特別是首爾地區,江南地區地價上漲飛速,成就了一批人的資本積累。

從社會制度的角度來看,韓國是資本主義社會,土地制度與國內不同,中國的土地是國家所有,人民只對土地有使用權。但是韓國的土地是私有制,即土地屬於個人所有,土地所有者可以在法律規定內在本人土地上進行改造及建築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背景和制度,產生了我們在韓國留學生活中可以遇到的韓國特色:

1. 大學建立地方校區:

由於在市區,特別是首爾市內的大學,雖然希望通過購買土地擴大校園面積,增加設施,從而達到擴大招生的目的。但是徵收或買買個人所有的土地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且同一區域內,土地被不同的個人或法人所有,同時溝通補償或買賣價格達成一致很困難,因此大學會把建立新校區的想法在韓國的地方城市實現。因爲地方的經濟發展需要大學的帶動,地方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建校政策及土地徵收補償都非常的誘人,因此很多大學在地方徵地建立校園。

具有代表性的大學地方校區如:高麗大學世宗校區,漢陽大學ERICA校區,延世大學松島校區等。

關於韓國大學地方校區的介紹在我的另外一篇文章有詳細闡述。

2. “毗鄰”韓國大學的商業街和“遠離”大學的大型超市:

關於韓國大學周邊是否有方便購物的大型超市,HomePlus,E-MART等,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文章中介紹了了在首爾地區繁華的三大商圈,新村,明洞,建大。已經在韓國的小夥伴一定感受過繁華的商業街道,琳琅滿目賣各種各樣喫的玩兒的衣服的小店。在韓國寸土寸金的地方,大型超市的由於佔地規模大,建築結構複雜等原因,需要大面積佔用土地,如果在商業地段購買或租賃土地,一定會面臨和大學一樣的情況-徵收或買買個人所有的土地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然而由於地理位置上都是一些小商鋪,屬於個人所有,不方便統一租賃和改造,所以大型超市一定不會在小商店密集的地段建設的,新拿地要比轉購成本要低得多。

3. 美食在民間,美食在小巷:

去年開始播出的《白鍾元的小巷餐廳》相信讓不少在韓的同學們體驗了一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飲食文化。這些餐飲店的老闆們,一種是利用自家的住房進行樓層改造之後自己開餐館,通常飯店老闆是大叔大媽的,八九不離十用的都是自己家的房子。另一種是承租之後再裝修開店,連鎖品牌,或者是年輕經營者的店鋪都是租賃的形式。但是無論這家飯店怎麼火,也不會在同一個位置進行擴張(把旁邊的店鋪租下來打通),而只會在其他繁華的商業街開連鎖。因爲整個一條街上雖然商店飯店琳琅滿目,但是建築物都各不相同,同時租下兩個不同的建築,打通需要經過不同土地所有者的允許,不打通而獨立經營的話,則達不到經營效果。

4. 寸土寸金,宿舍有限:

前文也提到過特別是首爾地區的大學,由於校園規模的限制,並不和國內大學圈養式的管理方式,中國的大學喫喝拉撒都圈在校園裏。韓國大學的宿舍樓多的也就三四棟,遠遠少於學生數量,因此百分之90的學生都需要在校外住宿,這在韓國是普遍現象。學校宿舍除了需要每學期申請之外,還會根據每學期的成績,不達標的學生取消住宿資格。

也因爲大多數學生都要在校外住宿,所以學校周圍的建築物都以住房和餐館爲主,且動不動就會看到學校周圍會有新建的建築物在施工,那都是土地所有者在自己的土地上對建築物進行改造,爲了更好地出租給大學生。

另外,也從側面回答了學生家長經常問到的問題,住在校外安不安全——住宿的人都是一樣(大學生)的,所以不存在校外不如校內安全的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土地所有者對自己的房租進行改造,把舊房換新房,新建好的房子往往都是把考試院,自炊房換成OneRoom或者TwoRoom這種類型,從而提高房租和保證金,更好的緩解了因爲房屋改造產生的經濟壓力。因此如果找的房子是剛建好的,那麼一定是便宜不了的。

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已經理解了韓國“寸土寸金”的涵義了,去韓國留學之前,也能更好的打算和適應韓國的住宿和購物。

作者在韓7年,高麗大學畢業,從事留學教育行業多年,給學生提供關於韓國留學的諮詢服務,幫助幾百名學生成功申請韓國前20學校,對韓國留學有獨到見解。喜歡作者文章的可以關注一波,每週都帶來不同視角的韓國留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