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計劃的主要策劃是由伊茨科夫“永生人”計劃的四個階段:

  第一步:2015年至2020年,通過人腦去遙控機器人的“化身”。

  第二步:2020年至2025年,可以將人腦直接移植到機器人的身上(科學家需要在機器人“化身”身上創造適合大腦生存的精確環境)。

  第三步:2025年至2035年,造出“人造大腦”(機器人將會擁有一些可儲存主人個性與記憶的“人造大腦”)。

  第四步:2035年至2045年,“虛擬人”即將問世(人的機器人形體也將被拋棄,成爲全息影像版“虛擬人”,同時還可以穿牆而過,所以理論上是一個“永生人”)。

永生計劃:2045年一個“永生人”誕生

  永生計劃是在6月15日所提出來的,主要是依據“2045行動”在美國的紐約所舉辦的第二屆全球未來2045大會。由於在《紐約時報》的評論當中稱,如果這次伊茨科夫成功了,那麼歷史將會以“勇敢的夢想家”用腦電圖機去測量腦波:最近的一個重大突破使科學家首次能“看清”人腦內要把大腦直接植入機器,並用光影代替肉身,而且還可以讓意識永存“永生人”計劃將“消除”人類的衰老和死亡,從而去克服人類生理和精神等方面的基本限制。因爲可以在生物的身體耗盡之後從而進行延長生命,由於個人意識在被移植到一個新的軀殼當中時所能夠做出的一個獨立決策。

永生計劃:2045年一個“永生人”誕生

  永生計劃據美聯社報道,俄羅斯32歲的富翁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和一個俄羅斯頂尖科學家團隊計劃在2045年讓人類得以“永生”。該計劃通過創造人類的替身和人工大腦來“代替”人類開始生活,所以,由於與電影《阿凡達》中的這些藍色巨人的創造原理相似,因此這一計劃也被形象地稱之爲“阿凡達”計劃。

  永生計劃將創造出阿凡達式的替身伊茨科夫正在開展的這一高端科研項目名爲“2045首創”,目前社交網站的臉譜網上已有2萬多人表達對該項目十分的感興趣。日前,他對外透露了這一打造真實版永生人“阿凡達”計劃的更多細節,並宣佈將要上傳自己的大腦信息至全息軀體,並希望能在2045年之前獲得“永生”。

  永生計劃主要是根據伊茨科夫的一個計劃,因爲他的團隊將會創造出一種功能十分完善的、而且還會具有全息影像的一個人類替身。從而所支配這一替身的則是一個人工大腦。這個人工大腦裏面有上傳者自己的記憶、情感和全部的意識,甚至潛意識。也就是說,替身將代替那些希望永生,並且將自己大腦裏的信息上傳的人類繼續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因爲該計劃完成的最後期限就是2045年。

  永生計劃的提出者伊茨科夫認爲,將現代的科學技術與人類的意識相組合的人類進化不僅可行,而且還勢在必行。由於伊茨科夫證實稱團隊正在爲實現這一“切合實際”的目標而進行努力:“我們正在召集有關專家進行分組討論,與他們一起完成這個目標宏偉藍圖的一些具體設想,並列出各種研究方案的時間表。”另外,對於有關人員在籌劃全球的會議當中,從而去探討推行該項目所需的一些技術。

  永生計劃最終將會實現“永生”?事實上,伊茨科夫的團隊早已經開始擬定出打造一個完整的全息軀體的一個時間表,因爲對外宣稱將要在2015年把人類的主要意識上傳到電腦當中。因此對於這個時間表,伊茨科夫自己也表示很樂觀。

  永生計劃由伊茨科夫所帶領的團隊計劃將會按照四個階段和步驟開始完成“阿凡達”的項目。第一個階段是在10年之內,從而能夠造出可以通過人腦遙控的機器人,這非常像電影《阿凡達》開頭當中的一些情景。第二個目標是爲人類創造出一個新的軀體,並給該軀體配一個可進行控制的人腦,因爲這個人腦離開身體之後仍能工作。接下來,伊茨科夫計劃所創造的和真人大腦功能完全相似的“人造大腦”,還可以同時接受人類思維的上傳,最後打造出一個通過全息軀體承載人類思維的“阿凡達”,因爲它將不再受控於實體的機器人。

永生計劃:2045年一個“永生人”誕生

  永生計劃的實施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雖然它具有人類的思維、意識和感情,但是由於純屬沒有肉體的全息影像,所以理論上將是一個“永生人”。由於目前的技術只停留在第一階段到目前爲止,“永生人”的計劃還只是處於一種起步的階段,不過俄羅斯的科學家們早已經按照伊茨科夫的模樣造出了一個機器人原型,它雖然只具有最基本的人臉識別功能,不過它會移動手臂,但是還不會眨眼睛。對於該計劃的第一階段的內容,美國軍方所發起過的一項同類研究實驗,已經能夠使一隻實驗猴成功的控制一副機械臂的運動。

  永生計劃對於日本機器人的研究者、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也通過演示所證明,他的機器人“雙子星”已靠近伊茨科夫所構想的第一階段。“雙子星”的面容幾乎是石黑浩的複製品,可以點頭、活動嘴脣和眼睛,內置揚聲器,同時還會發出石黑浩的聲音。據美聯社記者所描述,“雙子星”除姿態的僵硬、雙手展開的方式十分的奇特之外,它與人幾乎無分別。因此坐在會場10排以後的觀衆,可能會誤認爲它是真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