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让隐形离我们越来越近

  科学家最新研制一款“超薄皮肤隐形斗篷”,可以隐藏任何外型的3D物体。当前该隐形斗篷仅是显微等级,未来可进一步隐形较大体积的物体

  隐身衣是科幻电影中的神秘工具之一,例如:电影《哈利-波特》和《星际迷航》等,科学家们正在致力研制隐身衣技术,努力将科幻化为现实。目前,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科学家最新设计一款“超薄隐形皮肤斗篷”,它能够依据物体的外型,使其在可见光范围内无法探测到。

  研究人员指出,当前这款高科技斗篷仅能隐形显微等级物体,但从技术原理上它能够比例增大地隐形体积更大的物体。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使用类似砖块的黄金纳米天线制成这款隐形斗篷,斗篷厚度为80纳米。

  隐形斗篷包裹在生物细胞等级大小的三维物体上,能够依据物体表面突起和凹陷改变形状。该斗篷表面的设计可用于变更反射光线波长,当斗篷在被激活状态下,可以在光学检测下隐形。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材料科学部主管张翔(音译)说:“这是首次研制可以在可见光线下隐藏任意形状3D物体的隐形斗篷。我们研制的超薄斗篷就像一个外套,它很容易设计和实现,可潜在扩展隐藏肉眼可见的物体。”

  这款隐形斗篷可以散射可见光、红外线和X射线,它与隐藏目标物体交互作用,使其无法观看到。超材料控制这些自然物体的交互作用具有差异性,因为这些自然物体的光学特性源自它们的物理结构,而不是它们的化学成分。

  在过去十年里,张翔教授和研究小组同事致力于调整光线与超材料的交互作用,设法弯曲光线路径或者将光线逆向弯曲。但是他们研制的超材料光学“地毯状隐形装置”体积较大,无法按比例缩小。

  隐形斗篷运作方式是透过操控光线、改变光波从物体上折射的方式,所以肉眼无法侦测。

  研究主要作者、实验室材料科学部门主任张翔表示:「这是任何形状的3D物体首度可以在可见光下隐形起来。」

  研究人员利用1种称为「奈米天线」(nanoantenna)的微小黄金纤维,做出厚度仅80奈米的斗篷,可以包覆大小相当于一些生物细胞的3D物体。

  不过,这种斗篷仍有一些大大的限制,例如,奈米天线的图案必须精确符合底下物体的表面凹凸,也就是说,物体要是移动,就会失去隐形遮蔽。

  义大利特伦托大学(University of Trento)物理学家加布罗(Zeno Gaburro)表示,物体跟光波长相比如果太大或太尖锐也无法被隐藏,因为任何阴影都无法被消除。

  不过张翔对这项科技的发展仍旧信心满满:「我看不到任何障碍。」(译者:中央社李佩珊)

  美科学家发明超薄隐形斗篷 或可让坦克变自行车

  外媒称,从《星际迷航》到《哈利·波特》,隐身斗篷一直是科幻题材的一大主题。而很多科学家也致力于研发这一技术。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9月17日报道,眼下,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专家发明了一款“超薄隐形皮肤斗篷”,该斗篷能贴合物体的形状,令物体在面对可见光时无迹可寻。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目前实验用的斗篷很小,仅能用显微镜观测到,不过依据该技术原理,今后科学家应能使斗篷变得更大,以隐藏更大的物体。

  报道称,美国能源部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所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使用砖头状金制纳米天线,制成了一件80毫微米厚的“皮肤斗篷”。

  研究人员将斗篷裹在一个尺寸为几个生物细胞大小、形状凹凸不规则的三维物体上。皮肤斗篷的表面可改变光波反射路线,因而当斗篷启动时,光探测器探测不到被遮挡的物体。

  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所材料科学部主任张翔(音)说:“形状不规则的三维物体能在可见光范围内隐形尚属首次。”

  他说:“我们的超薄斗篷看起来就像一件外衣。设计简单,使用方便,今后还能扩大升级,隐藏肉眼可见的物体。”

  另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9月17日报道,研究人员表示,隐形斗篷的设计主旨一般是让物体周遭的光线发生弯曲,不过能做到这一点的材料通常都难以塑形,而且只能从某些角度看才有效——比如绕斗篷遮住的物体移动就会发现破绽。新型的隐形斗篷则规避了这一问题,而且足够纤薄柔韧,能很好地包裹住任何形状的物体。此外,研究人员表示,还可以通过“调整”使这种隐形斗篷融入任何背景,甚至能创造幻象。

  报道称,在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所材料科学部主任张翔(音)的带领下,研究小组制作出一张薄膜,薄膜由50毫微米厚的一层氟化镁构成,氟化镁表面有30毫微米厚、形状不一的微小砖头状金制天线(相比之下,人类头发丝的平均宽度约为10万毫微米)。这些“砖头”有六种尺寸,长度为30毫微米至220毫微米不等,宽度则为90毫微米至175毫微米不等。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当红色光线落在包裹超薄斗篷的任意外型3D物体(面积大约1300平方微米),光线将被反射,与镜面反射光线的效果一样,从而使隐形目标处于隐形状态中。

  研究人员指出,这款隐形斗篷可以通过转换纳米天线两极化,可实现开启和关闭。目前,这份标题为《超薄隐形可见光的皮肤斗篷》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科学家已研发出「哈利波特」隐形斗篷

  美国科学家已经研发出1种微小的隐形斗篷,让这种以往只能出现在「哈利波特」等科幻小说里的产物有了更接近真实的版本。

  法新社报导,根据美国能源部的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和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科学杂志」(Science)里描述的这种斗篷体积相当微小,不过可以想像未来可望变大。

  根据「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有别于以往斥资大笔经费研究、特别针对军事研发的隐形斗篷,这种微小的隐形斗篷真的像斗篷一样,并非利用大型装置让物体看起来消失,而是一种轻薄的材质,足以完整包覆想要隐藏的物体。

  科学家将它裹在一个跨度约为36微米的微小不规则物体上,然后向它发射波长为730毫微米的光线,结果他们发现,遇到斗篷的光线表现出近乎完美的反射。研究人员表示,虽然光线仍会反射,但却不会暴露出物体的具体位置,就好似斗篷处有个平面镜一样。

  科学家解释称,物体之所以能隐形是因为金制天线能控制材料表面反射光的散射。金制天线反射光线的方法使得光的相位和频率都能保持不变。超薄斗篷可以营造出一种效果,即令光线看起来像是遇到了一个完美的镜面,让观察者觉得斗篷和遮蔽物根本不存在,而且不露破绽,360度无死角。

  张翔说,通过对金制天线的适当调整,让反射光呈现出任何你想要的样子——无论是物体的背景(例如地板)还是其他什么东西——并非难事。“从理论上讲,如果这个斗篷够大,你可以用它来遮盖任何东西。你可以用它遮住坦克,让它变成一辆自行车。”

  美科学家发明超薄“隐形斗篷” 厚度仅80纳米

  从《星际迷航》到《哈利·波特》,隐形斗篷一直是科幻题材的一大主题,很多科学家也置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

科学家让隐形离我们越来越近

  电影《哈利·波特》中隐形

  据《每日邮报》报道,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专家发明了一款“超薄隐形皮肤斗篷”,该斗篷能贴合物体的形状,令物体在面对可见光时无迹可寻。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目前该斗篷并不是很大,“这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测的到,”研究人员说道,“但依据该技术的原理,以后能使斗篷变得更大,隐形范围也会相应变大。”

科学家让隐形离我们越来越近

  美国能源部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所(DOE's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使用砖头状金制纳米天线,制成了一件只有80纳米厚的“皮肤斗篷”。

  研究人员将斗篷裹在一个尺寸为几个生物细胞大小、形状凹凸不规则的三维物体上。皮肤斗篷的表面可改变光波反射路线,因而当斗篷启动时,光探测器探测不到被遮挡的物体。

科学家让隐形离我们越来越近

  当红色光照射到测量物体约1300平方微米时,金制天线能够反射光线,使得光的相位和频率都能保持不变,从而达到“隐形效果”

  “这是第一次任意形状的三维物体在可见光范围内隐形。”张翔(音译),伯克利实验室材料科学部(Berkeley Lab's Materials Sciences Division)主任如是说,“而且我们的超薄斗篷看起来就像一件外衣。设计简单,使用方便,今后还能扩大升级,隐藏肉眼可见的物体。”

  张翔还称,如果对金制纳米天线进行适当的调整,那么可以令其反射出任何你想要呈现的样子,“理论上讲,如果这个斗篷够大,你可以用它来遮盖任何东西。甚至你可以用它来遮住坦克,并让它变成一辆自行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斗篷也可以“开启”或“关闭”,只需轻松切换纳米天线即可。

  也许,在未来,隐形并不仅仅存在于科幻之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