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学习急救,学过一次,没几个月基本就忘光了。

  但如果你每个月都学习1-2次急救。

  连续40个月。

  会如何?

  Vivi是我2014年微博认识的,一位年轻妈妈,她说“夜鹰老师,我看了您很多急救文章,却仍然学不会一些关键的急救术,能否给我们做线下培训,带一些模拟人给我们练习。”

  这就是夜鹰急救训练营的开端。

  2015年3月,夜鹰急救在广州第一次开课,四小时,有理论讲解,有案例分享,有技能操作练习,四小时干货,笑声不断。然后vivi负责每月在广州组织1-2次急救课,直到现在已经达到54期。

  没人知道,你的双手何时会被召唤。

  在听了54堂急救课之后,VIVI遇到了她人生第一次心脏骤停急救。

  听听她的自述:

  2018年8月16日

  今天下午5点多,带毛毛到家附近溜达,溜到家附近一个大院,我们一般是正门进,后门出的,今天快到后门那里的羽毛馆时,听到有人说打了120了,然后从窗外看过几个人在那里挺着急的样子,并看到里边有个很健壮的男士倒在墙边,侧翻着身子。

  我就马上问站在窗边女士(羽毛球馆服务员),需要帮忙吗?我学过急救,然后她马上让我去看看,当时我走进去问里面的人,倒下的人怎么了?他们说是撞了然后倒下。我心里就瞬间疑问:这么空旷的场地是撞那里呀?会不会是先倒下再撞到墙边呢?

  不管了,先上前看看,先把人翻过来,这位男士非常壮实,约40多岁,眼睛开着,口有点白沫,嘴唇发紫,我大声呼喊,用力拍双肩,他没有任何反应,我马上先压额抬颌,同时观察到他胸腹部无起伏活动迹象,立刻开始心肺复苏,按压二三下后我听到胸骨有响声,我意识到可能位置有点下了,马上拉下他衣服重新调整位置,一边按一边问旁边的人,

  这位男士倒地多久了?

  有人说10几分钟,

  我回答说:啊,这边久了?

  然后又有人说不对,倒下到我按压大概6分钟……

  我说:有点可惜。要是我早点路过就好了,或者你们如果能第一时间按压。

  他们都说不敢动他。

  我继续一边按压一边问他们这位男士有癫痫病或其他,他们都说没有。

  我继续持续按压,边按压边数数。

  因为没有口罩,所以我没有进行人工呼吸,我一直持续的按压。

  在我按压的过程中,有人拿了块纱布要帮患者吹气,我马上停下按压,我看见那两次吹气是有效的,胸部有起伏,

  我准备让他在我按压30次后,由他吹气两次时,那人又不知走去哪里了?

  我还是持续按压,

  当然按着按着,又有男士过来说让我来吧,

  我以为他真的会,就让他接手,结果他连手势都不知道摆。

  然后我马上接着按,按着按着,

  又有个男士说他来按,这位男士刚挤开我,120到场接手,心电监护,静脉用药……

  接手按压的医生一边按压一边喊:通知家属,瞳孔放大了!

  最后120接手大约10分钟后倒地男士心脏复跳,被抬上救护车到医院急诊进一步抢救了,而我抱着毛毛默默地离开了。我的按压持续时间大约5分钟。

  后续夜鹰出马,调查得知,患者被送往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医院内患者再次发生室颤心脏骤停,经电击和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一直没能恢复自主呼吸,后来转入南方医院,患者在数天后仍没有脑复苏迹象,宣告脑死亡,最终家属放弃。

  VIVI说,真是遗憾,如果我早到几分钟就好了。

  我说,如果有人现场会急救就好了,如果现场有AED就更好了。

  上周,医院书记说一家单位想组织一堂急救课,让我去给他们讲讲,我欣然答应。

  昨晚在沟通单位地址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Vivi在现场急救的那个单位大院,也就是发生心脏骤停事件之后,单位觉得现场急救非常重要,计划组织全员学习急救,找到我们医院书记推荐医生,然后我就成了这个急救讲者。

  世界真小。

  今天下午,我与关医生还有Vivi,为大家上了一堂急救课, 讲到常见疾病突发与意外伤害多种情况,讲到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讲到AED使用......

  课后,有目击者反馈,“那个倒地男子当时真的就是濒死喘息,后来就连喘息也没有了。很遗憾,我们当时都不懂。”

  我们有很多机会去挽救人下一个倒地者,但我们需要去创造条件抓住这些机会,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关注急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