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学史上,孟子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其被后世并称为“孔孟”。其实这种称呼直到唐代方有之,因为在此之前跟孔子并称者乃是颜渊,这两位大儒合称为“孔颜”,同时孔子又与周公并称为“周孔”。唐玄宗封颜渊为“亚圣”,其意是指颜渊的地位仅次于孔圣人。但是到了元代,元文宗在至顺元年改封孟子为“亚圣”,直到此时,孟子的地位才达其顶点。即此可知,孟子在其当世直至其逝世后的千年,其在儒学史上都没有太高的地位。


孟子:力推孔学,以善为本(上)韦力撰


亚圣殿


何以到了唐代,孟子才渐渐受到了重视,出现这种结果,跟一位重要的人物有关,那就是韩愈。因为韩愈为了对抗佛教宗派,他提出了儒家的“道统”,他第一次将孔孟并称,他的这个观点得到了皮日休的赞同。唐咸通四年,皮日休上书朝廷,他建议在科举的“明经”科中去掉《庄子》、《列子》,添加上《孟子》。可惜他的这个提议未曾得到批准。


孟子:力推孔学,以善为本(上)韦力撰


孟子像


到了宋代,孟子的地位才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个结果跟范仲淹、欧阳修的鼓吹有很大的关系,并且当时的理学家们也对孟子特别推崇,比如《二程集》中说:“孔子没,传孔子之道者,曾子而已。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孟子死,不得其传。至孟子而圣人之道益尊。”

这几句话排列出了孔子观念的传承。二程说,孔子去世后,他的学术由曾子继承,而曾子传给了子思,子思又传给了孟子。由此可以看出,理学家把孟子视之为儒学体系的正传。

进入元代,孟子更加受到重视。如前所言,元文宗把孟子封为“亚圣”,他在谕旨中称:“朕若稽圣学,祗服格言,乃著新称,以彰渥典。於戏!诵诗书而尚友,缅怀邹鲁之风,非仁义则不陈,期底唐虞之治。英风千载,蔚有耿光,可加封邹国亚圣公。”到了明代,孟子的地位在明初时期有一个小的反复。当时朱元璋读《孟子》一书时,他对孟子所言的如下观点特别反感:“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子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力推孔学,以善为本(上)韦力撰


《孟子集注》十四卷,明成化十六年吉府刻四书集注本


孟子说,作为君王要爱护臣民,如果皇帝把臣民视作手足,那么臣民也会忠于君王,反之,君王不把臣民当回事,那臣民也同样把君王视作仇敌。其实这句话讲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原本也没啥问题,如果朱元璋之前读到这句话,肯定会认为孟子所言很有道理,可是朱元璋在读《孟子》之时乃是明弘武三年,此时他已成为了君王,他当然在读《孟子》这句话时感到了刺耳,于是他下令罢除孟子在孔庙中的配享。然而此时孟子的地位已经深入人心,他的这个做法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朱元璋无奈,只好在转年再次下令让孟子“配享如故”。到了清代,孟子的地位依然很巩固。清朝各位帝王一直将孟子称之为“亚圣”。

孟子为什么在儒学史上有着如此的崇高地位呢?这当然源于他一直在捍卫和传播孔子的思想。如二程所言,他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弟子,但是二程的这个说法在历史上有着较大的争议。这个争议来源于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的一句话:“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从字面意思来看,司马迁说孟子乃是子思门人的弟子。如此说来,二程所言的“子思传之孟子”,显然忽略了中间环节。

针对司马迁的这段话,后世争论了上千年,当然,大多数人是对司马迁的这句话予以了正解,比如朱彝尊在《曝书亭集》中引欧阳子的一句话:“受业者为弟子,受业于弟子者为门人。”因此朱彝尊认为,司马迁所说的“门人”,指的就是“曾子之弟子”。其言外之意乃是说,孟子的老师不仅不是子思,同时也不是子思的弟子,而是子思的再传弟子。但也有人不同意朱彝尊的这个说法,比如金鹗在《求古录》中说:“此说非也。古人著书自有体例,《论语》一书,凡孔子弟子皆称门人,其非孔子之弟子则异其辞,如‘子夏之门问交于子张’,‘曾子有疾,召门弟子’不直称门人,所以别于孔子弟子也。夫子语曾子以一贯,此时曾子在夫子门,不得率其门人同侍,则问于曾子者,必夫子门人也。”


孟子:力推孔学,以善为本(上)韦力撰


《孟子集注》十四卷,清康熙内府影元刻四书章句集注本


其实,早在二程之前就有人认为孟子直接受业于子思,比如《汉书·艺文志》中称:“《孟子》十一篇,名轲,邹人,子思弟子。”而刘向在《列女传》中也称:“孟子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除此之外,赵岐在《孟子题辞》中亦称:“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术之道。”

既然司马迁明确地说“受业子思之门人”,那以上的这些人又称孟子直接受业于子思,这将如何解释呢?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有一个巧妙的说法:“王劭以‘人’为衍字,则以轲亲受业孔伋之门也。今言‘门人’者,乃受业于子思之弟子也。”司马贞在这里转述了王劭的说法:王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这句话,乃是由于后世在传抄时多了一个“人”字。

按王劭所言,司马迁的原话应该是“受业子思之门”,如此一解,就让孟子成为了子思的弟子。古人为什么一再强调孟子是子思的弟子呢?因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孟子成为他的弟子,当然也就成为了孔子思想的嫡传,若孟子只是子思弟子的弟子,那么孟子的正统性就会打了个大的折扣,后世为了提高孟子的地位,当然要强调这一点。


孟子:力推孔学,以善为本(上)韦力撰


《孟子集注大全》十四卷,明内府刊本


但可惜的是,有人经过一番考察,从年龄上做出一番推断,使得孟子跟子思无法处在同一个时空内,比如明代的焦竑就做出了这样的推衍,他在《焦氏笔乘》卷三中说:“《史记》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不察者遂以为亲受业于子思,非也。考之孔子二十生伯鱼,伯鱼先孔子五岁卒。孔子之卒,敬王四十一年,子思实为丧主,四方来观礼焉。子思生年虽不可知,然孔子之卒,子思既长矣。孟子以显王二十三年至魏,赧王元年去齐,其书论仪、秦,当是五年后事,距孔子之卒百七十余年。孟子即已耆艾,何得及子思之门,相为授受乎哉!”这真是无奈的现实。

此后,清代的周广业等人也是通过年龄上的周密推算,这使得那些说孟子是子思弟子的人的美好愿望彻底破灭了。而杨泽波则在《孟子评传》一书中列出了一个表格,以此来推算孔子、孔礼、孔伋及孟子的生卒年,由此而直观地看到,子思112岁时,孟子才出生,而按照历史记载,孟子有“志于学”时,子思已经126岁了。如此看来,哪怕子思真想培养出孟子这样伟大的弟子,他也无法活到这个年龄。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从《孟子》一书中也可找到了些旁证,杨泽波在其专著中称:“《孟子》一书中直呼子思的有16次,在这些地方都没有称子思为夫子,如果孟子直接受业于子思,不可能对其师如此无礼。”


孟子:力推孔学,以善为本(上)韦力撰


《孟子集注大全》十四卷,明嘉靖八年余氏双桂堂刻四书集注大全本

这么多的证据使得孟子成为子思的弟子已经没有了可能,但为了能够让孟子成为孔子的嫡传,后世的好心人又制造出了另一个说法,《孟子外书》中称:“曼殊不择问于孟子曰:‘夫子焉学?’孟子曰:‘鲁有圣人,曰孔子。曾子学于孔子,子思学于曾子。子思,孔子之孙,伯鱼之子也。子思之子曰子上,轲尝学焉,是以得圣人之传也。’”

这里引用了几句孟子的所言,其让孟子自称他是子思的儿子——子上的弟子,虽然接不上子思,但能接上子上,这也同样是孔子的正传,可惜《孟子外书》上的这段话找不到佐证,更何况《孟子》一书中载有孟子的话:“予私淑诸人也。”如果孟子果真是子上的弟子,他怎会不直接说明?如此看来,孟子是子上的弟子也没有什么可能。

其实,无论孟子是正传还是私淑,这都不影响他在儒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孟子为了推广儒学观念,他在方方面面下了很大的气力,而他的很多言语也成为了后世的名言警句,最有名的一句话莫过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因为《孟子》一书已经成为了儒家的最高经典——《十三经》之一,而他本人也在宋代之后,成为了中国儒学史上的二号人物,而他的思想都集中表现在了《孟子》一书之中。然而该书是他亲撰还是跟弟子合撰者?历史上同样有着较大的争论,甚至有人认为《孟子》一书根本不是出自孟轲之手,而是其弟子搜集他的言论之后,汇集成的这部书。

关于合著这种观点,同样是本自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几句话:“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司马迁说,孟子跟万章之徒共同撰写了《孟子》这部书。当然,司马迁说的这句话也可以做多解。细品他的这句话,《孟子》一书有可能是孟子和万章之徒各写了一部分,同样,也可以理解为该书是孟子口授而万章之徒做了笔录。

但无论哪种情况,司马迁的话都可以解读为《孟子》一书乃是孟轲跟弟子合著者。而清代的周广业也是这样来解读司马迁的这几句,他在《孟子四考》中说:“此书叙次数十年之行事,综述数十人之问答,断非辑自一时,出自一手。……而孟子亦欲垂教后世,取向所进说时王传授弟子者,润饰而删定之。”

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比如赵岐在《孟子题辞》中则直言:“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而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引用朱熹的话说:“熟读七篇,观其笔势,如熔铸而成,非缀辑所就也。”朱熹是从文风上做出的判断,他细读了《孟子》一书,感觉到该书的完整性很好,不像是弟子门人拼凑而成者。而清代的阎若璩也认为《孟子》一书全是出自孟轲之手,他的解读颇为别样:“《论语》成于门人之手,故记圣人容貌甚悉;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


孟子:力推孔学,以善为本(上)韦力撰


孟子墓


阎若璩把《孟子》一书跟《论语》进行了比较,因为《论语》为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书,这一点没有疑义,所以《论语》中有不少地方写到了孔子的容貌,但《孟子》则不同,因为这部书中完全没有提到孟子长什么样。这么推论起来,《孟子》一书只能是孟轲自己的作品,因为作者本人不会在书中描写自己的长相。

对《孟子》一书的作者还有一种说法,则是认为该书乃是孟子的弟子们追述师说而成者,这种结论的依据乃是《孟子》中记载了一些诸侯的谥号。按照惯例,死后才会有谥号,比如说《孟子》一书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孟子见梁惠王”,而这“梁惠王”就是谥号。

孟子当然不能跟一个死去的人进行对话,既然书上有了这样的记录,那只能是后人追述而成的文章,而不可能是孟轲自己的作品。宋代的晁公武就秉持这种观点,他在《郡斋读书志》中说:“此书韩愈以为弟子所会集,非轲自作;今考于轲书,则知愈之言非妄发也。其书载孟子所见诸侯皆称谥,如齐宣王、梁惠王、梁襄王、滕定公、鲁平公是也。夫死然后有谥,轲著书时所见诸侯不应皆死。且惠王元年,至平公之卒年,凡七十七年,孟子见梁惠王,王目之曰叟,必已老矣,决不见平公之卒也。故予以愈言为然。”

余外,还有一些证据可以说明《孟子》一书不是出自孟轲之手,比如罗根泽说:《孟子》一书中出现了很多“孟子”的字样,但古人不会自称为“子”,这只能是弟子们对老师的尊称。

由以上这些证据可知,孟子确实不是孟轲自撰之书,故而杨泽波在《孟子评传》中得出了如下的结论:“我认为,《孟子》一书很可能是孟子为了使自己的思想和事迹不致于失传,从而有意识地师法《论语》,在与万章、公孙丑等讲学过程中,口授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并让弟子记录下来,然后自己加以整理删定的结果,当然其间也不排除孟子自己写作一部分,以及汇集其他弟子平日所记的可能。”

既然孟子不是子思的弟子,那他为什么有了如此正统的儒学思想呢?他的师承虽然说不清楚,但是他却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孟母三迁”已然成为了教育史上的经典,这个故事来源于《列女传·母仪传·邹孟轲母》: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徒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这位孟母为了让儿子学到好的习惯,竟然连续搬了三次家。看来,那个时代没有限购,这才让他母亲能够随意地搬家。而第三次,他们搬到了学校的旁边,不知那时是否也如当今一样讲究学区房,如果是这样,想来孟母可能也花了一大笔银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