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真的“爬灰”吗?----王安石逼儿媳妇改嫁——(二)

王安石逼儿媳妇改嫁,一方面让反对派惊讶不已,感到不可思议,另一方面也给反对派留下了攻击的口实,说他“灭绝人伦”,“爬灰”的故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就新鲜出炉的。

不久,汴京城中的大街小巷都在津津乐道一个故事:在一个仲夏之夜,月光如水,王安石罢朝回家,匆匆一瞥,发现帘内因为天热浴罢贪凉未衣的儿媳玉体横陈。王安石忍不住写下了“朝罢归来月西斜,隔帘瞧见玉琵琶”两句诗,并到香炉边,以手“爬灰”将诗藏于香炉内灰下。到第二天晚上下朝归来,王安石忍不住到香炉边“爬灰”再看,只见回道是:“何不抱来弹一弹,声音不到外人家。”正当王安石得意洋洋之际,他的儿子前来看望,为他在做什么,他便假装收拾案牍回道:“扒灰而已”。

这都是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为的就是攻击王安石,其实质是对王安石的改革不满。

“爬灰”是一句隐语,又作“扒灰”。清代李元复《常谈丛录》卷八云:“俗以淫于子妇者为扒灰,盖为污媳之隐语,膝、媳音同,扒行灰上则膝污也。”清代王有光《吴下谚联》中谈及“扒灰”:“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但他还是分析了来由:过去,神庙遍地,香火特盛,为了敬鬼神,人们往往大量焚烧涂有锡箔的纸钱。日久天长,焚烧出锡灰渐多,庙主将锡灰出售,倒能获得好价钱。消息传出去,贪利之徒就暗中到寺庙中做贼偷扒锡灰。“扒灰”的目的无非就是偷锡。“锡”与“媳”字同音,以为隐语,把“偷锡”转为“偷媳”,这就是“扒灰”一语的来源。

面对莫须有的恶毒的攻击,王安石不为所动,仍然信念坚定,推行改革。

但由于王安石变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因此,在每一项新法的推行过程当中,毫无例外地都遭受到他们的阻挠和反对。到宋神宗逝世之后,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此前的新法便在元祐初期全被废罢。史称“元祐更化”。

变法失败后41年,北宋灭亡(1127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