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發動了針對燕趙的二場滅國之戰,最終把這兩個北方國家都給滅亡了。《史記·秦始皇本紀》上只留下這麼一段記載,“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大興兵,使王賁將,攻燕遼東,得燕王喜。還攻代,虜代王嘉”。(所謂代王嘉,就是邯鄲被破之後,趙嘉逃到代城稱代王)

但奇怪的是,燕趙兩個國家,一直到滅亡,爲何都沒有向草原遊牧民族賣國求援,或借兵抵抗秦軍入侵?

戰國燕趙靠近草原,無力抵擋秦軍之時,爲何不向匈奴賣國求援

首先看一下地圖,在戰國七雄中,唯有秦國、趙國、燕國靠近草原。顯然,這兩個國家向草原遊牧民族求援,以及獲得兵力援助,都可以說非常便利。

而且,按照常理來看,國家都快要滅亡了,自然要抓住一切能救命的稻草,哪怕是曾經的敵人。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唐朝向突厥、回鶻、吐蕃等都借過兵,石敬瑭出賣幽雲十六州給遼國,吳三桂向女真的借兵平賊(史可法也提過這一思想)等。所以,燕趙兩國在滅亡之時,如果向遊民民族割地賣國,換取援兵抗衡秦軍,也可以理解。

另外,當時大草原上,遊牧民族衆多,主要勢力有林胡、東胡、匈奴等。雖然趙武靈王、李牧、蒙恬等名將屢敗遊牧民族,但在多數時間內,這些遊牧民族還是給燕趙帶來巨大麻煩,他們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因此,燕趙若成功借兵,不談徹底擊敗秦軍,但很可能保住國家。

戰國燕趙靠近草原,無力抵擋秦軍之時,爲何不向匈奴賣國求援

然而燕趙這兩個國家,卻沒有賣國求援,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筆者看來,主要有四個原因,第四個最關鍵!

第一,燕趙和匈奴、東胡、林胡等有血海深仇,這兩國經常遭遇遊牧民族的入侵,而他們也經常反擊。尤其是趙國的李牧,在趙國滅亡之前,還曾一戰殲滅10萬匈奴;趙武靈王時,曾大敗林胡、樓煩,其中趙武靈王還吸納了部分樓煩騎兵。血海深仇,難以化解。

第二,北方遊牧民族自顧不暇,當時草原上有很多勢力,比如匈奴、東胡、林胡、大月氏等,互相鬥爭的非常激烈,沒有太多的兵力可以幫助燕趙兩國。一旦兵力遭到重大損失,可能一個部落就此沉淪。(秦末內戰時,匈奴趁機一統草原,後纔有漢初被匈奴壓制)

第三,大秦帝國的強大,讓遊牧民族心有餘悸。周朝封秦國先祖只有方圓50裏地,但經過秦國曆代君王的努力,秦國越來越大,背後則是不斷打敗外族。而且,商鞅變法之後,秦國日趨強大,到秦始皇時期,已經不可一世,遊牧民族也不敢觸碰秦軍。

第四,中原的尊王攘夷思想!

戰國燕趙靠近草原,無力抵擋秦軍之時,爲何不向匈奴賣國求援

公元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國;公元前661年,山戎攻打刑國......春秋時期,不斷有外族入侵中原,讓中原諸侯苦不堪言,之前周幽王就是被申侯聯合犬戎殺死,由此開啓春秋時代。正因如此,管仲對齊桓公說,“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於是救援被外族入侵的中原諸侯國,這就是“攘夷”。

公元前655,由於楚國不守規矩,甚至都不再進貢周天子,所以齊國召集諸侯征討楚國,另一方面也是阻止楚國向北入侵中原。最終楚國屈服,這就是“尊王”。

當然,管仲向齊桓公提出的“尊王攘夷”,雖然讓齊桓公的霸業更加合法合理,但卻保護了華夏文明,以至於這一思想後來深入人心。此後,幾乎沒有諸侯王敢聯合蠻夷進攻中原,原因很簡單,這樣做會遭到羣起而攻之,王室也會遭到整個中原文明的鄙棄。

而且,後世人很難想象,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原自詡文明,對蠻夷非常鄙視,甚至連秦國都被稱之爲蠻夷,可見北方遊牧民族的形象了。當時,連孔子都有“華夷之辨”思想。只是,後來經過許衡等思想家的篡改和閹割,以至於何謂華夷都變得模糊了。

在這一政治文化環境影響之下,燕趙即便到了亡國之際,也沒有向東胡、匈奴等求救。毫無疑問,這一行爲讓後世無數政權汗顏。

戰國燕趙靠近草原,無力抵擋秦軍之時,爲何不向匈奴賣國求援

春秋戰國時期,雖然戰爭頻繁,常有滅國之禍,但中原諸侯還是堅守了一些底線,比如“攘夷”思想,讓人讀之不能不佩服。

可惜的是,後人卻把春秋戰國這一傳統給拋棄了,面對遊牧民族時,變得越來越沒有底線,甚至如張弘範、范文程、洪承疇、吳三桂等直接出賣國家民族,卻被贊爲“良禽擇木而棲”的大智慧。其實,如果中原文明一直堅持“攘夷”思想,又豈有歷史上的一幕幕悲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