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楊洋向表示,他們在2016年4月開始成立了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產品是民用水下無人機,瞄準國外C端以及國內B端市場。創始團隊成員憑藉各自在不同技術方面的多年積累,從各自經歷中借鑑經驗,逐步克服技術難關,最終研發出操控範圍長達100米的水下無人機Gladius,這項產品於今年3月20日在Indiegogo開展衆籌。

近幾年來,隨着越來越多資本湧入、技術更新迭代,消費級空中無人機行業經歷了洗牌和整合之後,加之國家發佈了一系列對於無人機空域管制的政策等因素,消費級空中無人機由一片“藍海”轉向了“紅海”。

 

深潛百米,採用半纜通信技術的Gladius水下無人機能夠征服海洋嗎?

半纜通信技術

與天空相望的海洋則有着太多值得人類去探索、挖掘的未知祕密,水下機器人也成爲了人類伸向神祕海洋領域的另一隻手臂。由於水下機器人是一種技術密集性高、系統性強的工程,有着極高的門檻。因此它之前一直停留在軍工領域。消費級水下機器人近兩年才嶄露頭角,湧現出深之藍、博雅工道、臻迪等公司,有業內人士認爲,水下機器人市場仍然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2017年,是水下機器人元年”

 

潛行創新在2015年初開始了在消費級空中無人機領域的探索,歷經一年,產品打磨成型。但由於當時2016年,國內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已經出現了飽和狀態。國內大疆無人機佔據了消費級無人機約70%的市場份額,除此之外,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CMO楊洋告訴,2016年大疆推出了無人機精靈4,不久後其無人機精靈3標準版降價至2000元左右。

 

從當時的市場情況來看,2000左右的消費級無人機多爲小衆品牌的價位。大疆當時已經佔有了較高的市場覆蓋率,發展速度也比一般初創公司更迅猛,加上突如其來的降價爲它帶來了價格優勢。這引起了很多小衆品牌的無人機企業增添了幾分擔憂,生存空間略顯狹隘。所以,有一些從事空中無人機的公司退出並轉向水下機器人,潛行創新便是其中一家。

 

楊洋向表示,他們在2016年4月開始成立了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產品是民用水下無人機,瞄準國外C端以及國內B端市場。在談及包括潛航器在內的水下機器人目前市場現狀時,楊洋說道,“今年,是水下機器人的元年。”

 

所謂元年,即開元之年。楊洋向解釋道,因爲今年市面上有很多水下機器人產品推出,呈現“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狀態,儘管它們未必很成熟。

 

自帶四推自穩系統的Gladius可深潛100米

 

Gladius水下無人機與其國外的對標競品Trident十分相似,同樣是可潛行到達水下100米深處,續航最長時間爲4小時。楊洋向表示,Gladius一共有兩個版本,分別爲:標準版和高級版。Gladius標準版的像素爲1080P,而高級版的則爲4K,以帶給用戶美好的水下拍攝體驗。相機兩側的LED燈具有135度的照明角度,爲水下無人機打開清晰的路徑,照亮水下物體。每個燈是1200流明,並具有變暗可見度條件的調光控制。

 

除此之外,Gladius水下無人機的亮點是:它的水平可操控範圍達100米,並具有半通信系統。據瞭解,水下潛航器按照不同操作方式一般分爲:TUV(有纜拖曳式)、ROV(遙控有纜式)、AUV(無纜式)。

 

然而,Gladius採用了介於有纜水下無人機(ROV)與無纜水下無人機(AUV)之間的半纜通信技術解決方案。在水下,Gladius採用了有纜方案與水面上的WiFi中繼連接;在水上,Gladius使用繫繩連接到可拖動的浮動浮標,通過遠程Wifi通信無線連接到智能手機遙控器。來自Gladius的所有數據和圖像均爲實時雙向傳輸。這種方案,不僅令用戶的操控範圍增加到最大的可控範圍內,也減少了電纜長度,提高便捷性。

 

Gladius採用了四推進一共配有四個推進器,其中頂部的雙推進器是用來增強它在水中懸浮拍攝的穩定性。在外觀上,則採用了流性線條線的外觀設計,這能增加它潛行的深度,但它同時依然保持了較強的防水性和穩定性。據瞭解,流性線條的外觀設計與強防水性這兩者之間會存在一線矛盾,如何能兼顧好這兩方面?

 

“這很考驗設計和技術”,楊洋說道。他進一步向解釋,由於同時要兼顧這兩者,就要在Gladius產品的佈局結構上下功夫,包括電池配重、電線的位置設置等細節都要十分講究。爲了加強防水性,Gladius裏面採用了密封艙。

 

從消費級空中無人機轉身研發水下無人機,無疑會在轉型過渡期面臨諸多困難。如楊洋所說“Gladius集合了無線通訊系統、水壓密封結構、浮力穩定系統等,而每個子系統都需要中央控制算法將它們整合成大的系統”。除了技術層面之外,還需考慮成本、市場售價、產品化等問題。

 

潛行創新的創始團隊一共6人,在不同方面各有所長。CEO張洵是前華爲核心算法部高級專家,擅長機器人自動控制;通信負責人習志平是前普源精電公司項目經理,在嵌入式和APP系統架構開發上有8年以上經驗。創始團隊成員憑藉各自在不同技術方面的多年積累,從各自經歷中借鑑經驗,逐步克服技術難關,最終研發出操控範圍長達100米的水下無人機Gladius,這項產品於今年3月20日在Indiegogo開展衆籌。最終衆籌金額達到約50萬美元。

 

Gladius水下潛航器的市場及未來

 

經過衆籌,Gladius在海外市場建立起一定的市場認知度。Gladius的標準版主要面向海外C端用戶,容易受到海釣愛好者及潛水愛好者的青睞。據楊洋向透露,潛行創新未來會專注於國外C端、國內B端這兩個市場。專業版的Gladius主要面向國內B端市場。並用於水下安全檢查、水下搜救、水庫大壩監測、水產養殖等應用場景。爲什麼面對B端,楊洋告訴,“B端產品應用的剛需比較大,產品單價較高,而且訂單比較穩定。B端市場規模預計達到七八百億元。”

 

今年9月份,Gladius產品已經成功發貨。楊洋表示,接下來他們會把資金投入在量產上,計劃在今年11月實現大規模量產。

 

曾經有專家表示,我國水下機器人研製經過多年追趕,部分技術已與國外看齊,亟待進一步整合產業鏈條資源,積極推動水下機器人成果轉化,應對新一代全海深、全海域、組合化水下機器人研發。楊洋也在採訪中告訴,消費級別的水下機器人(包括潛航器)是近幾年纔開始湧現,預計要歷經三年,水下機器人行業纔會達到一個比較成熟飽和的狀態。

 

有相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無人潛航器的市場規模能達到800億元人民幣級別,軍用無人潛器的市場也將達到300億元規模。在民用無人潛器方面,面向企業的市場將有430億元,其中搜索救援類達60億元,安全監測類達137億元,調查研究類達3.7億元。面向個人的“潛水伴侶”類無人潛器,也有60億元的市場空間。

 

縱觀全球,目前水下機器人主要於水產養殖、水下結構勘查、水底殘骸估測、救援、環境生態監測、水下攝影等領域。比如,在2011年的日本海嘯後,人們使用大量的水下機器人幫助水產行業恢復;德國則是把“海獺”水下機器人用於近海石油調查、通信線路檢查、軍事應用以及深海探測打撈等。

 

消費級別的水下機器人目前價格還是相對昂貴。如果未來有高質、低成本的解決方案進入市場的話,相信這個領域會有一個井噴式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