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纽约东兴楼也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地道的中国美味。

纽约东兴楼的变迁

文/陈思进

纽约有一家中餐馆,坐落在皇后区的皇后大道,名叫“东兴楼”。从星期五晚上开始,“东兴楼”里便座无虚席了。“东兴楼”在纽约有几十年历史,最有名的菜是北京烤鸭,纽约州议员和联邦参议员都慕名前去品尝。“东兴楼”之所以如此兴旺,生意兴隆,有三件事最为当地的华人所津津乐道:第一件,在1980年代初中国刚开放时,北京全聚德烤鸭因技术失传,曾派人前来纽约取经,作技术、食材的交流;第二件事,就是曾经窝在纽约六七年的李安,当年拍摄的第一部成名作《喜宴》,是在东兴楼里取景的;最后一件事,由姜文和王姬主演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凡是中餐馆的场景,也都是在“东兴楼”里拍摄的。

我在纽约的那十几年,有幸结识了一群好朋友,我们组成了一个俱乐部E-Club,每个月我们至少在“东兴楼”聚会两次,十来对夫妇正好两个大台面,逢年过节再带上孩子们起码席开三桌,好不热闹。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选择“东兴楼”去聚餐,除了八大菜系的名菜几乎都能在那儿品尝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缘由,那就是《北京人在纽约》里扮演王姬儿子的混血小男孩,正是E-Club成员老邢的儿子,他可爱、漂亮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因此“东兴楼”里的员工都很喜欢他,我们也因此跟着沾光,付账的时候能享受八折优惠。

真是弹指一挥间,那个混血小男孩如今已然玉树临风,3年前和一位华裔姑娘喜结良缘。颇为遗憾的是那时我人在多伦多,没有赶上他们的喜宴。发生变化的还不止这些,就在我打算返回多伦多之前,“东兴楼”也已易主,新东主是台湾人。

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主人把“东兴楼”里里外外重新装修一新,洗手间里挂上了新画作,换上了最时尚的玻璃洗手盆,菜单变了,价钱也变了,而厨房的人事变化最大。原先掌勺的刘师傅带走了他的手下,在“东兴楼”的正对面自开了一家餐馆,颇有打擂台的意思。

后来,E-Club去刘师傅的餐馆吃了几次,虽然味道还在,但不知为何,感觉不如老“东兴楼”,可能是气场变了。而新“东兴楼”呢,由于大厨换了,菜的味道也和以往不同了。看来经营餐馆的好和坏,菜式不过是元素之一,人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特别是中餐馆,不像快餐具有标准化的经营模式,中餐小而精的特色菜系,大厨的水平决定了餐馆的成与败。

2012年8月写于多伦多

纽约东兴楼的变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