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羅江區副區長鬍勇爲貴妃棗代言:唐時貢棗插上電商翅膀,賣得更遠更好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記者 唐金龍 董興生 見習記者 王攀

9月4日午後,在德陽市羅江區蟠龍鎮寶峯村的貴妃棗園裏,幾位棗農頂着烈日,攀上棗樹枝頭,採摘泛紅的鮮棗。

不遠處的棗園深處,有一株500年的棗樹。相傳,這株棗樹是由唐明皇寵妃楊玉環逃難至此攜帶的貢棗繁衍而成。也正因爲有了這株棗樹,纔有瞭如今羅江年產值超億元的貴妃棗產業。

“羅江貴妃棗已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和消費者的青睞。”羅江區副區長鬍勇爲貴妃棗代言,要讓一千多年前的唐時御用貢棗走進尋常百姓家,“品貴妃美棗、遊白馬雄關。”

傳說楊貴妃逃難至羅江 所攜貢棗繁衍至今

爲什麼叫貴妃棗,當地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唐天寶十五年“馬嵬驛兵變”時,唐明皇寵妃楊玉環並未縊死,而是逃難到了羅江境內的寶峯寺。在隨身行囊中,有一包貢棗。楊貴妃喫後,棗核便在當地落地生根,並結出果實。當地人發現棗果甜脆益身,爲感念楊貴妃,便將其命名爲“貴妃棗”。

果園採摘

如今,在緊靠寶峯寺的寶峯山貴妃棗園裏,一棵樹齡超過500年的棗樹上,掛滿了“早生貴子”“生意興隆”等祈福話語。也正是這些百年棗樹,繁衍孕育了羅江現在2萬畝的漫山果園。

“這個美好的故事既見證了楊貴妃美好的愛情,更見證了我們當地百姓對楊貴妃的感恩文化。”胡勇說。

貴妃棗年產值過億元 4000餘農戶靠棗致富

胡勇介紹說,貴妃棗果汁豐富、味美甘甜、鬆脆化渣,口感極佳。單果一般重13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27%以上,具有健胃養脾、生津潤肺、調理元氣、補充精力、養血安神之功效。

貴妃棗正是由於這些特性贏得了市場和消費者的青睞。據統計,2017年,羅江全區棗果產量8000噸,產值1億多元,核心區棗農人均純收入超過2.4萬元。今年預計棗果產量將近萬噸,總體產值近2億元。

貴妃棗的種植核心區位於蟠龍鎮寶峯山和白馬關鎮大霍山。65歲的大霍山棗子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米運達說:“我一年的純收入有10多萬元。”在當地,和米運達一樣的棗農有4000餘戶,只是種植規模有所不同,許多棗農依靠貴妃棗住上了樓房、開上了轎車。

插上旅遊電商翅膀 貴妃棗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年來,羅江投入3000餘萬元,在提升棗園生產水平的同時,推進棗園景區化建設,已連續舉辦13屆棗子節。每年都吸引超過10萬人進棗園。許多遊客通過果園採摘、購買等方式,將貴妃棗帶回了家。

羅江第十三屆貴妃棗採摘節開幕式

同時,羅江瞄準成都等重點市場,通過商家進基地及棗果進商超、進國際農產品市場、進社區、進公園等方式,減少中間環節,讓消費者以優惠價格嚐到鮮美的貴妃棗。

嚐鮮暨訂貨會簽約

此外,羅江還採取樹下直播、線上銷售的方法,將貴妃棗銷往全國各地。如今,已有不少棗農註冊了網店,還有棗農成了直播網紅,當地有關部門也積極協調物流企業,保障了線上下單,線下發貨,及時送達。

樹下直播,線上銷售

統一包裝

“我們給貴妃棗插上電商的翅膀,讓唐時御用貢棗飛得更遠、銷路更廣,進入更多普通百姓家。”胡勇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