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聂俊鹏 文 王飞波 图

“拳头般大小的螺,捞回家去真的能吃吗?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如此大的螺。”近日,热心市民王女士向本报反映称,位于红谷滩新区的渔舟湾湿地公园里的荷花水池中,出现了大量个头比普通田螺大好几倍的“超级田螺”,每逢节假日都会引来众多市民争相打捞。

连日来,记者通过采访专家得知,这些“超级田螺”其实是原产于南美洲的外来物种,俗称“福寿螺”,不仅对周边生态危害极大,如果生吃或食用加热不彻底的螺肉,寄生虫可进入人脑等器官,使人发生急剧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重者可导致瘫痪、死亡。

市民反映:拳头大的螺 半小时摸了七八斤

近日,家住红角洲一小区的热心市民王女士拨打了本报热线电话称,在渔舟湾湿地公园的荷花池两岸的荷叶、岸边上布满了一种红色的颗粒状物体,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像极了“红宝石”。出于好奇,王女士拍下了照片,并打算回家上网查询一番。“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都会有不少市民带着小孩撸起裤脚站在浅水处摸螺,这些螺的个头非常大,一个就有拳头般大小,半小时就能摸到七八斤。”王女士如是说。

“回到家我特意在网上查询了一下,这种形似‘红宝石’的东西,是福寿螺产的卵,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对周边的生态影响极大,如果人类误食了螺肉,后果不堪设想,希望媒体及时告知百姓,也让相关部门尽快处理。”王女士如是说道。

现场目击:直径五六厘米的大螺随处可见

昨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渔舟湾湿地公园看到,荷花池的岸边上、桥墩上、荷叶茎上,密密麻麻挂满一坨坨类似烂草莓形状的不规则团状物,有些颜色还很鲜艳,有些已经开始变淡。

记者沿着荷花池走了一圈,粗略估计有超过近百处红色卵块,近看像是一颗颗小虫卵集簇在一起,密集恐惧症者看了估计会抓狂。记者找到一处距离岸边较近的卵块,蹲下身子用手尝试着捏了一下,流出了一些红色粘稠状的液体。

就在红色卵块附近的浅水处,记者捡到了几个直径足有五六厘米的大螺,与本地田螺相比,这些螺个头大得多,足足有成年女性拳头大小,螺尾部要比本地田螺短一截,壳上还有些淡黄色的花纹。

温馨提醒:“吃货”别心动 误食或导致死亡

有不少市民认为,福寿螺的个头比平时吃的田螺大,肉质肥美,烹制成美食不是更好吗?记者了解到,福寿螺最早是由海南、广东等地引入我国的,应该是作为一种外来美食被端上餐桌的,因为它体内含有大量蛋白质。不过,福寿螺和小龙虾不同,口感偏干偏硬,加上很难烧入味,在吃货遍地的中国不怎么受待见,遭到了放生处理。而另一个不太适合食用的原因,是因为寄生虫的问题。“福寿螺个头大,吃起来方便,但是一旦吃出问题,小命都会搭进去,太不划算了。”市民周女士如是说。

部门说法:立即采取措施 设置警示牌

就此事,记者联系上了负责渔舟湾湿地公园日常管理工作的红谷滩城投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帅总告诉记者:“福寿螺最大的生物特性是喜阴怕光,喜洁怕脏,水质环境越好,越适宜它繁殖生存。渔舟湾湿地公园距离赣江的江滩很近,不排除福寿螺是涨水时进入荷花池的。为了将危害降低到最低,我们将立即联合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同时设置警示牌,提醒前来游玩的市民不要捕捞、误食。”

专家说法:福寿螺繁殖力惊人 寄生虫可进入人脑等器官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南昌市疾控中心找到了血吸虫地方病科,彭国华科长表示,渔舟湾湿地公园的这些“超级田螺”是外来物种福寿螺,我市部分水域、水塘等地先后发现了福寿螺的身影,目前暂时未发现大量爆发的现象,但福寿螺繁殖力惊人,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不排除福寿螺大面积繁殖,进而危害水生物的风险。

“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寄主,而这种寄生虫可进入人脑等器官,使人发生急剧的头痛,甚至不能受到任何震动,走路、坐下、翻身时头痛都会加剧,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瘫痪、死亡。”彭国华如是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