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下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後延安精神學習班舉辦曹鳳岐教授自傳《坦蕩人生無悔路》讀書分享暨經濟形勢研討會,曹鳳岐教授就該書的緣起及當前經濟形勢專題做了演講,下面選取精華內容以饗讀者。

  首先,特別感謝各位博士後和嘉賓趕來參加本次活動,大家都非常認真地閱讀了書中內容,談了很多人生感受,結合經濟形勢和證券市場做了很多思考。這就非常好,也正是我寫作這本書的目的所在,通過記錄過去70年以來的社會變革和一些重要過往來促進反思和思考,以更好地認識和解決今天的問題。接下來,我談幾點我的感想和思考:

  01

  《坦蕩人生無悔路》的緣起

  寫這本書,首先是爲了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20週年,我見證了北大的強盛,從在北大學習開始到現在爲止是53年,半個世紀是在北大生活和工作的,北大使我受到了很多的教育、很多的薰陶,所以在我寫的這本書裏談了一種精神,那是北大精神。北大精神最重要的是創新,所以我在北大獲得的思想是要前進、創新的思想。我想,這種思想要傳承下去,這是一個方面。

  另一個方面,是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作爲改革開放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可以說是改革開放帶來了機會,這纔有了現在。改革開放已經40週年,需要總結一下我們走過的路。而現在我們很多人很悲觀,對國家悲觀、對政府悲觀、對市場悲觀,我覺得大可不必。回過頭去看,1978年我們什麼樣,現在我們什麼樣,40年的鉅變不是歷歷在目嗎?國家那麼巨大的進步看不到,整天在網上發牢騷,得好好反思一下。

  另外,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改革是一場革命,首先是一場思想的革命,沒有一個思想的革命,沒有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的一些理論、方針、政策,我們能有今天嗎?然而,現在很多人對小平同志提出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存在否定,認爲這些富起來的就是爲富不仁、兩極分化。我要爲小平同志發聲,小平同志講的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可還有第二句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我們沒執行好。小平同志講的是很全面的,所以現在如何對待改革、如何看改革的成績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我要寫這本書的原因。

  我也是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不能否定改革開放。我希望通過這本書把自己的經歷、人生的故事、甜酸苦辣記錄下來,以對年輕人或者後來人有所啓發,這也正是我在書的序言裏說到的。現在年輕人的思想比較混亂,教育也比較混亂。我抨擊網上肆意傳播的一些沒有事實依據的負面新聞,認爲這樣混亂的環境會使得思想混亂。這樣混亂的思想如何能夠把中國搞好呢?

  我多次強調,“年輕人是我們的希望,中國的未來在年輕人”,而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還需要進步,僅僅用好工作來教育激勵孩子們努力學習,這讓孩子們以後怎麼愛國,怎麼去愛人民、愛勞動呢?讀書就是爲了找個好工作,這個目標定得太過現實了。

  我書中的第十一章講不忘初心,就是講如何教育青年,不光教青年知識,還要教他們如何做人,中國教育需要在怎麼做人上下功夫。只有做人、做好人,中國的未來纔有希望。中國現在經濟發達了,但是思想還需要進步,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現在中學設置重點班,非重點班的學生基本不管,“放羊”,實際上是爲了提高升學率,爲了獲取榮譽,這不是真正的有教無類,更不是真正意義上以人爲本的教育。

  這本書講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理念,一種思想,傳播正能量是我寫這本書最根本的動機。讓大家看看我們那代人是怎麼過來的,在堅持些什麼。因爲愛國,要爲人民做事情,錢學森、鄧稼先等很多優秀同志在艱苦的條件下仍然不懈努力,我們現在缺的正是這種人才、這種精神!

  02

  A股低迷需加強制度建設,恢復投資者信心

  最近騰訊證券採訪我的一篇稿子發了,標題是“A股低迷需加強制度建設,恢復投資者信心”。

  從網友評論來看,有樂觀的,但也有“股市沒救了,我們都虧到家了,怎麼辦”等悲觀的評論。實際上,中國現在的經濟形勢如何呢?作爲資本市場最早的實踐者,我提出一個問題與在座的探討:中國的資本市場是一種暴漲暴跌的狀態,但是現在的2600點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最低點嗎?

  回顧中國資本市場的歷史,1994年到過324點,所以當時國家出臺三大政策救市,後來到2001年漲到當時的最高點2100點後,一路下跌到2005年,我們開始“千點保衛戰”,確實跌到千點了。直到開始股權分置改革,我們的A股市場纔開始向上走。從2006年到2007年,股市一下竄到6000點,然後2008年又很快回到2000多點,顯然這種情況是一種柱狀的走勢,上去後直接下來,然後又低迷了很多年。直到2015年股市的春天來了,但是上得太快,每天漲200點,很快又下來了。

  我當時發表過一些評論:“股市的春天來了,不能很快到夏天,如果夏天來了,冬天還遠嗎?”所以說,後來中國的股市恰恰就是從慢牛變成了快牛,從快牛變成了瘋牛,然後就開始斷崖式下跌,這是對我評論的最好印證。

  爲什麼會這樣呢?中國股市存在很多的弊病,現在中國資本市場制度還不健全,法律不健全,法規也不健全,所以到現在爲止,中國的市場還是個不成熟的資本市場,需要加強制度建設。這個市場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產生的,它必然帶有很多計劃經濟的痕跡,不可能完全市場化。

  有人說將市場放開,然而經過實踐會發現放開了更亂。並不是我們不要市場化,是我們市場化的條件還不成熟,放開就亂,監管就死。現在就處在這個狀態,所以我們要逐漸地市場化,需要一個過程,現在正在這個過程中。

  舉個例子,如我們所知,證監會的本職工作是保證市場公平、公正、公開,打擊內部交易操縱市場、證券欺詐,然而現在證監會變成了審批會,很多的精力用於審覈和審批,那還有什麼精力去保證本職工作的質量呢?

  所以說,我們現在不是不想做高質量的資本市場,而是做不到,大家必須理解這個客觀限制,這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所以會出現一些問題,現在很多人在催註冊制改革,實際上是不敢放開的,放開可能會出現更大的隱患。

  中國的股票是稀缺資源,一級市場是無風險市場,誰能拿到一級市場,誰就賺,所以說中國的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差別很大。那中國市場什麼時候價格比較合理呢?當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價格平衡甚至普遍破發的時候,中國的股市就好了,也就是說在一級市場買了貴的股票,反而二級市場可以買到更便宜的股票。如果能形成這個二級市場比一級市場還便宜的局面,大家就不會去瘋搶一級市場上的股票了。而二級市場還有上升空間,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也會得到回報。

  目前的發行制度、分紅制度、退市制度還不完善,投資者也缺乏信心,不過雖然市場現在低迷,但大家要相信中國股市現在跌無可跌,雖然下降,但是整體還不錯。

  這次下跌原因何在呢?如果有更多的優秀的公司比如白馬股、高科技公司上市,還怕股價下跌嗎?因此這次下跌的內部因素還是我們自己沒有搞好,外部是被特朗普嚇到了,實際上他們的一些行爲和我們中國股市的關係不大。所以現在中國的股市一是不夠成熟,二仍然是投機市場,而不是投資市場。

  現在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中國資本市場信心沒了,而我們要有定力去看中國股市,我認爲,從長遠來看,中國股市還是有希望的,但不是現在。

  現在很多人對中國經濟缺乏信心,對打贏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缺乏信心。其實,貿易戰不用怕,要有定力,特朗普四面出擊,就像打伊拉克、阿富汗這樣,並不會勝的。不過,現在就用關稅這張牌我們肯定打不過美國,因此不要這樣做,打蛇打七寸,我們缺少高端技術,美國就可以用高端技術限制我們,除了“一帶一路”,我們更好的應對方法實際上是搞好國內建設、技術創新,核心技術我們得自己做研發,不能掌握在別人手裏。

  房地產現在是帶動經濟的一個重要產業,中國發了那麼多的貨幣在房地產上,因此也不敢讓房地產崩盤,因爲房地產一崩就不行了,所以說我們現在主要是控制。

  過去是把房地產資金擠出來到股市,而現在是擠不出來,擠出來也到不了股市。所以我們要從宏觀上來考慮問題。我們要技術創新、進行結構調整,繼續進行供給側改革。當然,去槓桿是必要的,但現在主要是穩槓桿,不能一刀切地去槓桿,要有輕重緩急。

  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也需要稍微寬鬆一些,寬鬆到什麼地方呢?多支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高科技企業是可行的,更多地發揮財政政策作用。我主張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增加企業活力。

  總之,現在要更多地運用財政政策,當然我們的“一帶一路”還要繼續發展,發展多邊貿易關係,不要過多依靠美國,美國是靠不住的。因爲美國全方位控制中國崛起的戰略已經定了,所以貿易戰是非打不可的,當然主要是打打談談了。

  中國可能面對的主要是資本戰、高科技限制以及進出口等問題,只要我們應對得力就可以。而我們可能會出現的過剩產能要怎麼處理呢?我認爲要通過加快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中小城鎮,解決就業問題,發展第三產業,發展消費去解決過剩產能。對中國的資本市場應該有信心。最後,我以一首詩作爲我發言的結語:“花開自有花落日,花落必有花開時,長線釣魚需穩坐,信心要比黃金值。”

  文章與部分圖片轉自“延安精神學習班”2018年8月31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