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子在思念中一天天過去,楊開慧強忍內心的苦楚,陪伴母親,照料孩子,同時參加當地黨組織會議,堅持做革命的宣傳工作。毛澤東極度悲傷,強抑內心悲痛,揮筆致函楊老夫人及楊開慧的親屬,沉痛地表示:“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穿越時空的訴說|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穿越時空的訴說|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穿越時空的訴說|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穿越時空的訴說|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穿越時空的訴說|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

紅色家書

使用說明:

圖片源自Pexels網站(可商用)

裝飾貼圖源自秀米素材(可商用)

文字源自網絡(圖片文字請購買後替換)

穿越時空的訴說|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

編者按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中,無數仁人志士告別父母,遠離親人,走向戰場。在緊張的工作與嚴酷的戰鬥間隙,他們將對親人的思念和囑託付諸筆端,寫就一封封充滿親情、激情與愛情的家書。這些家書或柔情似水,或豪情勃發,是革命者與親人間的心靈交流,承載着戰火的記憶,訴說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對親人無盡的思念。

這些家書,不僅是一封封感人至深的書信,也是一段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她穿越時空,向人們述說着人間大愛,傳遞着革命大義,讓我們感受到深沉、濃厚的家國情懷。

今天,CQDK全媒體在迎接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推出“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紅色家書經典誦讀——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

——楊開慧給堂弟的託孤信

(向上滑動啓閱)

穿越時空的訴說|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

一弟:

親愛的一弟!

我是一個弱者仍然是一個弱者!好像永遠都不能強悍起來。我蜷伏着在世界的一個角落裏,我顫慄而寂寞!在這個情景中,我無時無刻不在尋找我的依傍,你如(於)是乎在我的心田裏,就佔了一個地位。此外同居在一起的仁,秀,也和你一樣——你們一排站在我的心田裏!我常常默禱着:但願這幾個人莫再失散了呵!

我好像已經看見了死神——唉,它那冷酷嚴肅的面孔!說到死,本來,我並不懼怕,而且可以說是我歡喜的事。只有我的母親和我的小孩呵,我有點可憐他們!而且這個情緒,纏擾得我非常利(厲)害——前晚竟使我半睡半醒的鬧了一晚!我決定把他們——小孩們—— 託付你們,經濟上只要他們的叔父長存,是不至於不管他們的,而且他們的叔父,是有很深的愛對於他們的。倘若真的失掉一個母親,或者更加一個父親,那不是一個叔父的愛,可以抵得住的,必須得你們各方面的愛護,方能在溫暖的春天裏自然地生長,而不至受那狂風驟雨的侵襲!

這一個遺囑樣的信,你見了一定會怪我是發了神筋(經)病?不知何解,我總覺得我的頸項上,好像自死神那裏飛起來一根毒蛇樣的繩索,把我纏着,所以不能不早作預備!

杞憂堪嚎,書不盡意,祝你一切順利!

穿越時空的訴說|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穿越時空的訴說|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

家書

穿越時空的訴說|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穿越時空的訴說|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

這是楊開慧1929年3月寫給她堂弟楊開明的一封信。文字情真意切,如泣如訴,充滿無盡的思念和憂傷。寫這封信時,她已經有一年多沒有丈夫的音訊了。

1927年8月底,毛澤東告別妻兒,離開長沙去安源部署秋收起義,楊開慧則帶着三個孩子到距長沙市百餘里的板倉老家開展地下鬥爭。

穿越時空的訴說|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

1929年以後,楊開慧在板倉的處境越來越危險。她在3月7日的《國民日報》上看到朱德妻子蕭奎聯(伍若蘭的化名)遇害後被砍頭示衆的消息,既震驚又憤怒。她對自己的前景很是憂慮,總覺得死亡如影隨形。她把與毛澤東聯繫上的唯一希望寄託在堂弟楊開明身上。

楊開明,即信中所稱“一弟”,時任中共湘贛邊界特委書記,並被派往井岡山工作。1929年1月,楊開明由井岡山到上海,代表紅四軍前委向中共中央彙報工作。3月,楊開慧從親戚那裏得知楊開明到了上海,立即提筆給他寫信。

信中,她流露出作爲女人軟弱的一面,“我是一個弱者仍然是一個弱者!好像永遠都不能強悍起來。我蜷伏着在世界的一個角落裏,我顫慄而寂寞”。當真切感到死神接近時,她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三個孩子。此時岸英7歲,岸青6歲,最小的岸龍才2歲,爲了躲避敵人的搜查,已改爲楊姓。楊開慧請求堂弟等人能在自己身後給予孩子們更多的愛護。

當時形勢極爲險惡,楊開慧收信和寄信都有被敵人發現的危險,她寫好這封 “遺囑樣的信 ”,卻無法寄出,只好藏匿在故居老宅的牆縫中。

日子在思念中一天天過去,楊開慧強忍內心的苦楚,陪伴母親,照料孩子,同時參加當地黨組織會議,堅持做革命的宣傳工作。她預料中的不幸終於在1930年10月24日降臨。這天凌晨,國民黨“清鄉”團將板倉屋場團團圍住,楊開慧在家中被捕。敵人連保姆和孩子也不放過,把楊開慧、毛岸英和保姆陳玉英一起押到長沙警備司令部。

帶着孩子坐牢,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是多麼大的折磨!

毛岸英小小年紀看到媽媽受苦,傷心痛哭。楊開慧對兒子說:“要學會堅強,永生永世跟黨革命。媽媽永遠愛你的爸爸,長大後你要聽爸爸的話,要心疼他,孝順他。你是哥哥,要照顧好弟弟們……”

穿越時空的訴說|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從容走向刑場,英勇就義於瀏陽門外識字嶺,年僅29歲。一個多月後,噩耗傳到瑞金。毛澤東極度悲傷,強抑內心悲痛,揮筆致函楊老夫人及楊開慧的親屬,沉痛地表示:“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1957年,毛澤東收到楊開慧的同窗好友李淑一懷念柳直荀烈士的一首詞後,當即和了一首詞: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爲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這是毛澤東對楊開慧的無限思念和深情禮讚。

策劃編輯:朱子祥 段雅婷

後期製作:李海燕 鄒 松

配 音:況曉靜 楊傑麟

來 源:七一客戶端/《黨員文摘》

穿越時空的訴說|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