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年老時看這部電影會更好一些,可惜很多老年人並不看,在這個大家庭日益分解,被小家庭取代,人員流動頻繁,世界縮小的時代,晚年孤獨越來越成爲一個問題,或者說,課題。社會容忍度的提高,令人生選擇多樣化,邊緣人如何對抗孤獨,又是一個值得書寫的好題材。

其實,孤獨從來都存在,任何年齡,任何羣體,不管是身處社會主流還是邊緣,都可能面臨孤獨。

電影中的“酒神小姐”素英,和她的朋友們,不管是變性的房東、殘疾的租客,還是按部就班過完一生的藍顏知己,都殊途同歸,不管是否願意,命運將他們拋到了孤獨面前。不管他們選擇活下去還是死亡,都保有尊嚴。素英雖然是年老的妓者,但她從穿着打扮到言行舉止,都有一份端莊,精神上,她並沒有墮落,相反,存有純真和慈善。她的藍顏知己,雖不堪忍受晚年獨自對抗疾病而終結掉自己的生命,然到死都從容不懼。而活着的變性房東和殘疾人租客,他們在一日一日地享受生活,變性房東在舞臺上展示着自己熱愛的女性魅力,殘疾人租客從未停止過鍛鍊身體。

選擇什麼樣的生活,追隨主流還是與衆不同,並不能決定一個人最終的模樣。不過,影片並未就如何對抗孤獨作深入討論,它只展現了孤獨的模樣,三個老年男性走向死亡的過程,尤以後兩位最爲獨。萬丈懸崖的空寂,高檔酒店的豪華,都襯出一個獨居,飽受疾病和內心無着摧殘的老人的孤獨,壓迫着他們微弱的生命力。這一強烈對比是影片的一處亮點。

而被譽爲“酒神小姐”的素英,以“酒神”之名解救他們孤獨的靈魂,自己卻無法得到救贖。面對死亡的膽怯,往往讓人必須藉助他人之手,而素英沒有這個幸運。

第一次看尹汝貞的電影,她的演技的確很好,素英的滄桑、淒涼和孤寂,在她的演繹中自然流露,素英的內斂和沉默,她對往事的不堪回首,常見諸低頭、嘴角隱隱的勾動、眼神的悽愴這些細節,是演技的爐火純青,也是歲月帶來的理解。

這部電影雖在深度上有所欠缺,但其展現的邊緣人的生活,和對孤獨的表達,已經能夠看到韓國對於人生多樣化的認可和容忍度,起碼在韓國電影上,允許對人生和孤獨作更深刻和廣泛的探討。並且,影片的表達方式冷靜剋制,並沒有一絲絲意識形態的灌輸和刻意引導,導演似乎小心翼翼地展現其原汁原味,這種表達本身就是成熟。

未來,對孤獨的探討不會停止,這個從古至今永恆的主題,只不過在不停地改換面貌,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