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首富太無聊了?78歲高齡,身價323億美金的他站上了亞運會領獎臺

點擊看電商原創好文章

最近賺足了人們眼球的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亞運會終於在上週落下帷幕,這一場體育盛事給人們留下了不少精彩的瞬間。

孫楊四冠稱霸泳池;蘇炳添100米賽道稱王;中國男籃在姚明的帶領下包攬4個項目金牌等等......

還有不少運動員登上了微博熱搜,成爲了新屆“網紅”。

比如來自清華大學的高顏值學霸王宇在跳高賽場奪金;征戰羽毛球賽場的李俊慧;女子蹦牀金牌獲得者劉靈玲都成爲了人們口中熱議的運動員明星。

不過今天無忌哥要說的這麼一個人,比起其他運動員他身上的標籤顯得有點奇怪,印尼首富。

是的,這一次印尼首富也成爲了一名運動員,而且是一名78歲高齡的運動員,而他參加的項目是—橋牌。

參加了還不算,這位首富竟然還站上了領獎臺,帶領印尼橋牌團隊奪得了亞運會的銅牌。

當他站上領獎臺的一刻,現場的印尼觀衆都驚呆了,這哪是普通的老大爺,他可是坐擁323億美金身家連續蟬聯10年印尼首富的大佬—黃慧祥。

這個78歲的老大爺身家堪比馬雲,在印尼可謂是“富可敵國”,他到底有什麼樣的本事呢?

福建商人,香菸起家

黃慧祥並不是一個人這麼富有,跟他一起在印尼成就商業帝國的還有他的弟弟黃惠忠,但是要說到他們的商業帝國是如何建立起來的,還要從他們的父親開始說起。

黃慧祥和黃惠忠雖然在印尼創業,但是祖籍可是來着中國福建,他們的父親黃維源很少就開始跑到海外淘金。

1951年,黃維源想要在印尼謀生,但是又不甘心爲別人打工,恰巧碰上印尼當地的一間捲菸廠倒閉,黃維源找親戚東拼西湊了一筆錢買下了這間已經破產的捲菸廠。

這間捲菸廠最開始叫“唱針”,後來黃維源直接把它叫做“針”, 人們管黃維源生產的香菸叫針記香菸。

錢都用來買廠了,黃維源僱不起太多的工人制造煙,只能每天沒日沒夜的跟10個工人一起研發和製造香菸。

一間普通的小卷菸廠,如果沒有創新那麼將一輩子沒有翻身的時候,黃維源很清楚這一點。

有一回,黃維源偶然發現當地的一些菸民,把香菸跟當地的丁香混在一起吸,用來緩解胸痛,得到這個啓發黃維源研發出來一款“丁香菸”。

別人的煙有害健康,黃維源的煙還能緩解胸口疼痛,“丁香菸”一下子火了起來。

這個時候,黃慧祥和黃惠忠兩兄弟也長大了,開始協助父親照顧捲菸廠的生意。香菸生產、客戶接洽,這兩兄弟都能做的有模有樣。

十年時間,針記捲菸廠生產的丁香菸成爲了印尼銷量第二的煙,黃氏家族終於在印尼有了一席之地。

然而命運總是捉弄人,1969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將黃維源苦心經營的捲菸廠燒沒了,年事已高的黃維源病倒了,就再也沒有起來。

父親走後,重振捲菸廠的重擔就壓在了黃慧祥和黃惠忠身上,大概是遺傳了父親喫苦耐勞的精神,捲菸廠很快重獲新機。

1975年,針牌的過濾嘴香菸的誕生,讓黃慧祥和黃惠忠兄弟兩人的捲菸廠越做越大,甚至出口到了國外。

踏踏實實的經商之路

那個時候,許多下南洋到印尼淘金的商人喜歡賺快錢,依靠人際關係,家族企業與從政的官員建立起聯繫,在商場上擁有特權那麼賺錢的機會也就更多。

但是,黃慧祥和黃惠忠兩兄弟卻不願意跟官場有太多的聯繫,他們覺得經商看的是普通老百姓背後的市場,而不是政府官員給開的後門。

就在他們兩兄弟的制菸廠準備擴大規模的時候,1991年印尼政府壟斷了丁香,那些跟政府官員關係好的企業絲毫不受影響,可是像針記這種我行我素的企業就遭殃了。

面對困境,黃慧祥和黃惠忠並沒有慌亂,而是開始大量的低價回購那些將要倒閉的制菸廠。

丁香的壟斷一直持續到1998年,那一年亞洲金融危機讓印尼一個大貪官下臺,之前走後門的企業沒了靠山很快就倒閉了,只有針記不受影響。

憑藉着消費羣體多、市場大,針記菸草成爲了印尼首屈一指的菸草公司。

在黃慧祥和黃惠忠看來,自己的企業一定要掌控在自己手中,不能當別人的傀儡任人擺佈,上帝永遠只能是消費羣體。

多樣發展成就印尼首富

菸草公司的兩次大難不死讓黃氏兄弟開始反思,不是每一次都會有這麼好的運氣成功渡過難關的。

於是,黃慧祥開始思考如何多元化發展,讓自己的產業分散化。

從只製作菸草,到後來黃氏兄弟的投資範圍擴大到了電器業、紡織業、造紙業、房地產業等等,要說最爲成功的一次投資,要數黃慧祥在2002年收購因爲亞洲金融危機被政府接管的中亞銀行。

以前資不抵債的中亞銀行如今每年淨利潤就達到了12億美元,而這僅僅只是當年收購了47%的股份。

在房地產領域黃慧祥同樣很有眼光,2004年以針記集團的名義購得大印尼購物中心30年的經營權,現在已經逐漸建設成雅加達人流量的聚集地。

不要以爲黃氏兄弟只會玩實業,互聯網一樣也玩的轉,黃慧祥和黃惠忠創辦了一個域名爲“www.blibli.com”的電商平臺,在印尼的火熱程度不亞於馬雲的淘寶在中國的火熱程度。

現在的黃慧祥已經78歲了,和弟弟黃惠忠在印尼的資產加起來超過300億美元,他們每年賺的錢就能消除印尼全國的超貧困家庭,可謂真是“富可敵國”。

但是,他們依舊在第一線工作,出行總是衣着樸素,不論是什麼會議都會親自到場。

在黃慧祥眼裏,成功的關鍵就是努力奮鬥,也就意味着要不停的工作,工作,再工作!

78歲走上亞運賽場

不知道是不是首富當太久了有點無聊,就是這樣一位印尼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竟然在今年的雅加達亞運會上成爲了運動員。

雖然只是橋牌,不過腦力活動有時候比體力活動更容易讓人疲憊呢,而且參加今年亞運會橋牌比賽的來頭都不小,大多數都是名牌大學的超級學霸,智商才華豈是我們這種凡人能比。

在高手如林的亞運賽場,78歲的黃慧祥能夠拿到銅牌這樣的成績,已經讓人相當佩服。

據說,做事一向認真的黃慧祥在參加比賽前,還特意在美國進行了兩個月的封閉式訓練。

其實這不是黃慧祥第一次站上賽場,從6歲就開始打橋牌的他已經熱愛這項運動72年了,參加過不少的世界賽、錦標賽。

對於這項運動,黃慧祥一直很上心,花了重金開設了橋牌學校,就連此次橋牌首次入選亞運會項目都是黃慧祥向理事會爭取來的。

當過首富,拿過亞運獎牌,這樣的傳奇人生可能沒有人能夠複製,不過黃老爺子的人生態度值得每一個企業家去學習,甚至每一個人去學習。

不怕苦不怕累、踏踏實實不走捷徑、不論是事業還是愛好都要竭盡全力做到最好,不論成功與否,這樣的人生自然不會平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