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寫作是申論考試中的重要題型,佔到了總分值的40%,重要性自不必說,但是這類題目也是學生最爲困惑的難點:不明題意、偏離主題、論述乏力等等問題導致難拿高分。隨着主觀題目判卷客觀化趨勢的流行,對於每位考生來講,如何能夠在考場中快速確定最佳分論點成了決定作文總分的基礎,因此中公教育專家給大家分享一些確定最佳分論點的標準。

一、小題沒有用到的材料出現最佳分論點的概率較高。

衆所周知,申論材料一般4--6則多見,而往往四道小題不會覆蓋到全部材料,小題剩餘的材料就是用來爲作文服務的,因此我們在確定分論點的過程中,要着重關注小題未涉及的材料,如2017年以水爲師可以益仁、以水爲師可以益智就是來自於最後一則簡短的材料。

二、材料中呈現並列或遞進的短語、短句成爲最佳分論點的概率較高。

學習過基礎理論的同學一定知道,分論點之間呈現並列或遞進的邏輯關係,因此材料中按照這兩種邏輯呈現的短語和短句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它們成爲最佳分論點的概率較高。如2016年不學禮無以立,最佳分論點就是三個呈現並列關係的短句:公民意識自覺、民族素質提高、文化精神弘揚。

三、出現領導人講話和政府文件的材料出現最佳分論點的概率較高。

既然是公務員考試選拔,就要求我們有一定的政治素養,緊跟國家政策和領導人的帶領與指示方向,因此在這樣的材料中出現最佳分論點的概率較高,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

四、最佳分論點一定能夠儘可能涵蓋全篇材料。

文章習作考察的是考生對於將內化閱讀轉化成外化書寫的基本能力,也是對於全篇材料的宏觀概括,這過程中需要我們提煉作者的核心觀點,稱爲總論點。爲了更好的將道理講明,從不同角度切入得出的用來輔助總論點的論點稱爲分論點,這過程中材料的案例就變成了我們的論據,因此文章習作非常核心的一個要求就是客觀性。通過以上論述不難得出,爲了保證還原材料意思,最佳分論點一定要儘可能涵蓋全篇材料,實際上這樣的操作也降低了我們寫作的難度。

以上就是關於最佳分論點的幾條確定標準,中公教育專家希望對於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