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

亞運狂歡之後,全城都在靜待另一隻巨大的靴子落地。

“目前《杭州西站站房暨站城綜合體建築概念設計方案》正在徵集中,預計在8月會確定最終設計方案,預計在今年年底開工建設。”

這是兩個多月前,杭州市交通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的公開表示。

時間已經進入9月。

也就是說,杭州西站暨站城綜合體的建築概念設計方案應該已經確定,正待公佈。

根據此前的徵集招標文件——

杭州西站車場規模爲11臺20線,本次徵集範圍地上建築面積總量控制在170萬平方米以下,其中車站站房規模暫按10萬平方米考慮,車站附屬配套、科創交流中心、商業商務、文化會展、居住等功能約160萬平方米。

NO. 2|

西站站房只有10萬平方米,爲什麼要徵集170萬方的建築設計方案?

爲什麼不是像當年的杭州東站一樣,只是徵集西站本身的建築設計?

西站樞紐鳥瞰圖(參賽作品,圖片版權©PCPA

儘管設計方案尚待公佈,但是,透過參賽單位PCPA建築師事務所&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體已經公佈的參賽作品,我們仍然能夠窺見西站樞紐的美麗圖景,並回答上面的疑問——

1,車站軌道被置於地下一層,這裏也是到達層,一層則爲入站大廳;

2,二、三層被設計成新城市客廳,有臨時會展、體驗式商業、文化藝術主題活動等項目;

3,車站頂層是屋頂花園層,面積廣闊,綠植茂密,不僅是到站旅客短暫休憩的最佳場所,更是周邊居民和使用者共享的公共活動空間;

4,在車站的東西側,則是國際會展交流中心,國際文化藝術公園等特色功能區。

5,在車站的建築風格上,外觀輕盈優雅的古石拱橋被作爲重要的建築元素,以富有韻律感的大型圓弧形結構,支撐和聯繫車站各層。

只是上面簡單的幾點歸納,是不是就已經顛覆了我們對於高鐵車站的概念和印象?

按照這個設計,杭州西站將不再只是人流來往的集散地,而且還是城市的公共中心,甚至成爲目的地本身。

城市設計功能分佈(參賽作品,圖片版權©PCPA

這就是盛行於香港、東京等亞洲頂級城市中以公共交通爲導向的站城一體化TOD開發模式。

只是,傳統TOD中的“站”更多的是地鐵站點,而現在卻是無論建築體量還是人流量都幾何級攀升的高鐵樞紐站……

我們完全有理由期待西站樞紐及170萬方站城綜合體設計方案不久後的驚豔亮相。

NO. 3|

在8月中旬專程赴西站樞紐項目現場實地踏勘時,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曾表示——

西站樞紐是2022年杭州亞運會前必須建成的重要對外交通保障工程,將有效助力杭州擁江發展,推動杭州進一步融入長江經濟帶及“一帶一路”建設,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

要依託鐵路對外交通優勢及城西科創大走廊產業優勢,將西站樞紐打造成一個輻射全省、全國的大平臺。

“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打造成輻射全省、全國的大平臺”,這是西站樞紐的使命和站位。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就像東站之於城東新城一樣,以西站樞紐爲中心,將誕生一個規劃面積高達11平方公里媲美錢江新城的3.0版現代化高鐵新城。

這纔是未來科技城乃至整個城市西部更宏偉更令人心動的城市圖景。

NO. 4|

東至良睦路(規劃),西至東西大道、南至餘杭塘河、北至吳山寡山,站在未來科技城超級城市綜合體EFC的摩天大樓上,俯瞰北邊的規劃高鐵新城,入目所及,還是大片大片的村莊、農田和綠地,以及北邊如黛的良渚羣山。

而立於良渚太璞山下,萬科大溪谷正在施工中氣派的小區入口,視線越過還是一馬平川的高鐵新城、西站樞紐,驟然望見高高聳立的EFC摩天之塔。

高鐵新城北至的寡山,距離萬科大溪谷的直線距離只有2公里多。

地鐵3號線也將穿過西站樞紐,北延至邊上的吳山前村。

也就是說,當西站樞紐建成,高鐵新城崛起之後,未來科技城將以城市的姿態,和北邊的良渚徹底融爲一體。

而孕育了5000年中華文明之光的綿延良渚羣山,將如吳山、鳳凰山之於上城,寶石山、老和山之於黃龍一樣,成爲東方硅谷未來科技城最秀美的後花園。

NO. 5|

我前面提到的萬科大溪谷,位於良渚文化村的西邊,佔地超過400畝,建築面積超過50萬方,是萬科在文化村的最後一個大組團。

肇始於2000年的西湖博覽會,2002年正式動工開發,萬畝大盤良渚文化村開發至今,已有整整16年。

萬科大溪谷效果圖

見證並參與了幾乎整個新世紀的杭州樓市史,有中國神盤之譽,如今,文化村終於迎來了其終極拼圖——大溪谷

終極的,也是至美的。

杭州客去現場察看過整個大溪谷的地形,不免驚歎,或許是巧合,或許是有意爲之,文化村留下的最後這塊大拼圖,確實是太美了。

地形如名,大溪谷東西兩邊是緩山,中間夾成了一片數百畝的谷地。

藍月湖

這片谷地的上游,則是一片美麗的山中湖泊,有杭州“小九寨”之稱的藍月湖。

太璞、大觀、小觀、冷山、鴿寶五山環繞,藍月湖的湖水由山中的泉、潭、溪、澗之水匯聚而成,水質清冽,風光旖旎。

手繪五山環抱中的藍月湖

NO. 6|

萬科大溪谷北鄰藍月湖。

因爲地形本身有一定的坡度,大溪谷的設計師隨形就勢,順着山谷營造了一條南北向的蜿蜒溪流。

溪水最終匯聚於小區開闊的南入口,從而形成一片集中的水景。

兩邊是山,後面是湖,中有溪流,南望現代化的高鐵新城和東方硅谷未來科技城,這就是萬科大溪谷。

NO. 7|

伴隨着西站樞紐、高鐵新城、未來科技城乃至更廣袤的城西科創大走廊的崛起,大溪谷的幸運之處就在於,誕生於這片區域這座城市極其美好的時代。

作爲阿里系的大本營,杭州的科創高地,未來之城,這裏正聚集着越來越龐大的科技、創業、海歸大軍。

大量的數據都表明,未來科技城是全杭州海歸最多也是最集中的區域。

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爲,這裏也是杭州最國際化的地方。

未來科技城

就像美麗的納帕溪谷成爲硅谷精英的後花園一樣,作爲未來科技城的後花園,距離高鐵新城最近的新盤之一,萬科大溪谷在社區國際化營造上,亦不遺餘力。

爲此,項目遵循“低密、生態、開放”的精神和設計理念,糅合了美國硅谷西海岸的納帕溪谷,新加坡的濱水花園住區,還有德國建築的秩序感,被整體定位爲“湖岸國際村”。

在建築設計上,則延請了加拿大AAI擔綱設計,建築立面中採用大面的玻璃+鋁板,組合飄然的屋頂帆船造型,現代而不失輕盈,並最大化天賦的山、湖、溪自然景觀。

萬科大溪谷效果圖

同時,在小區的南入口,還規劃了建築面積高達1.1萬方的社區商業。外立面的色調是經典的西扎紅。

以後,站在高鐵新城的某幢高樓上,北望良渚,視線最先注意到的,除了羣山的翠綠,可能就會是這一抹紅。

大溪谷商業效果圖

大溪谷的容積率只有1.4,剛剛預售公示的二期房源(一期是商業),容積率更是隻有1.14。

這是標準的排屋、洋房、小高層容積率,絕對是改善佳品。

然而,受限價影響,大溪谷首批房源領出的備案均價,不到2.1萬/平方米。

“四房+家政間”設計,大溪谷139戶型圖

以大溪谷一套“四房+家政間”設計的125、139方爲例,主力總價只要260-290萬左右,相當於市中心的一套老破小了。

至於89方的小戶型,主力總價更是低至200萬以下……

NO. 8|

在三天前的亞運會閉幕式宣傳片上,很多人都記住了那個在叢林中跳躍並穿越到現代的美麗“良渚少女”。

就如同5000年的良渚文明穿越而來,和近在咫尺的未來科技城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這是一個巨大的隱喻。

自然與科技,傳統與現代,歷史與未來,深邃與明亮,美麗與希望,似乎從來就沒有融合得這般完美。

(新聞來源:“地產杭州客”微信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