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分!”

這是淘寶商家老劉在9月6日登錄商家體檢中心,打開“淘信用”所查到的“淘信分”。這意味着《淘信用與經營保障服務規範》在公示、生效之後,正式進入實施環節。

接下來半個月,淘寶網商家都將收到這份新上線的誠信經營“成績單”。“淘信用”分值越高,商家誠信經營歷史記錄越好,平臺也將依據信用分爲其提供更多的經營服務保障。

記者瞭解到,“淘信用”的分數跨度爲350分至900分,老劉的845分屬於“第一梯隊”,他將獲得“淘信用”體系內,囊括合規與自檢工具、投申訴服務保障、營銷活動准入穩定保障、惡意差評等場景簡化取證流程等保障服務。

圖說:一位全球購買手商家曬出的淘信用無線端頁面。

淘信用的評分邏輯主要會根據商家經營歷史、違規記錄、買家關係、資質承諾等四大維度算出得分”,“淘信用”模型研發人員春曉介紹說,經營歷史、資質承諾、與消費者良性互動多等屬於加分項,商家合規經營時間長、累計合規成交金額多、好評數多、積極主動學習平臺規則等,都會提升分數。

經營違規、給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差等則是減分項,“短時間內多次嚴重違規,會增加扣分的權重”。

春曉還透露,淘信用的計算模型,則是在芝麻信用及其它金融機構建信用體系的算法基礎上,更多地引入了計量經濟學中定義因果關係的方法,以度量賣家的合規意願和合規能力,“這也是爲了保證淘信用的算法模型能夠公平合理地體現商家誠信經營行爲。”

圖說:淘信用產品將依據四大維度,給商家誠信經營的情況打出“淘信分”

“互聯網平臺因擁有新的數據技術優勢,可讓其商業體系信用評價更具預測性。”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亮等專家學者評價稱。

“信用體系會聚焦在商家合規經營的意願和能力上,持續誠信合規經營的小商家也可能是高信用商家。”淘寶規則負責人再次強調,“淘信用”計劃意在引導商家形成“信用等於資產”的共識,不會以店鋪大小、流量情況等進行區分,也不會直接作爲因子影響商家的流量分配。

他表示,“淘信用”是阿里巴巴以治理體系帶動商業體系升級的新機制,目的是讓治理回到“人”的維度,用精細化治理思路,提升對守規賣家的保障與服務,“讓他們的經營更簡單、更有確定性”,同時也讓故意違規的“失信者”提高成本。

據瞭解,未來“淘信用”還會對商家惡意違規和失誤違規等進行區分,讓誠信經營的商家不因失誤而受損,少受惡意評價、惡意投訴等“糾纏”;同時對惡意屢次違規,擾亂市場秩序和不正當競爭的商家受到更大約束。

對此,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認爲,互聯網平臺作爲商業主體進行信用建設,主要出於平臺商業環境的優化,實際也能間接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新聞來源:阿里巴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