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关于端午节俗的真正起源,经过学术界的不断探讨,也有了较明确的共识,即端午节俗起源于辟邪说和五月夏至季节的阴阳转换和南方吴越先民的龙图腾祭祀,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了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首先端午节的起源本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人们为了祛除邪祟,祈求幸福的节日。

每到端午节,朋友圈总会有人转发一条:端午不能说“端午节快乐”,并逼格满满的说上一句“端午安康”。

端午节真的不能快乐吗?小编今天以科学的角度,探求一下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究竟能不能说“端午快乐”。

端午节由来

“端午”指的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盛大节日。有关端午节的起源,历来有不少说法,最著名的版本当属纪念屈原投江。屈原是楚国贵族,曾做过“三闾大夫”,当时贵族楚国贵族中最强盛的是昭、屈、景三家,他便是三家中之一,相当于当时的贵族总管,他提倡举贤授能,富国强兵,主张联合六国,共同抵抗秦国以保持均势。

然而当时的楚怀王并没有主见,时而抗秦,时而连秦,任凭纵横家摆布,屈原本人也遭到贵族子兰等的反对,因此被放逐到沅、湘流域(今湖南)。楚国郢都陷落后,屈原写下绝笔作《怀沙》,在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后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便有了端午节这一节日。

以上是大家最广为人知的端午节起源,端午节的很多习俗如吃粽子、饮雄黄、划龙舟确实也来源于此,但这并不代表这就是端午节的起源。

有关于端午节俗的真正起源,经过学术界的不断探讨,也有了较明确的共识,即端午节俗起源于辟邪说和五月夏至季节的阴阳转换和南方吴越先民的龙图腾祭祀,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了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因为屈原忠君爱国的形象深入人心,加上历代官员对于屈原的推崇,逐渐使纪念屈原成为端午节中最重要的内容,以至于人们忽略了它的最主要源头。

所以有人说端午节是纪念已故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和清明节一样,应该满怀悲痛,为逝者讳,不宜说“快乐”,而应该说“安康”。

每次看到这个说法,小编都哭笑不得。

首先端午节的起源本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人们为了祛除邪祟,祈求幸福的节日。再者端午节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传承,其习俗也已发生变化,发展成人们团聚的佳节。

因此在端午节,“快乐”并没有错,而强调“安康”的那些人,反而有舍本逐末之嫌。

所以,大大方方的在朋友圈说出“端午节快乐”吧!如果有人又来酸言酸语,就把这篇文章甩给他!

最后小编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