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有清一代的中英交往史,一般人会记住两件大事,第一件事乾隆年间的马嘎尔尼访华事件。通过这次不愉快的接触,英国窥探清楚了盛世下的饥饿。而之后不到半个世纪,就发生了第二件大事,鸦片战争。

然而马嘎尔尼访华到鸦片战争中间的嘉庆年间是否风平浪静呢。事实上风也不平,浪也不静。有清一代,由于统治者的残酷压榨。人们只能将精神寄托于新兴宗教。由此导致清朝的起义层出不穷,从土的白莲教到洋的太平天国。各种花样层出不穷。而在太平天国这个洋邪教之前。在大清占主流的是白莲教系邪教。而在嘉庆年间,和珅跌倒了,老百姓却依旧吃不饱。由此导致这类起义总爆发,在南方爆发了遍及数省的白莲教大起义。这个起义可以说是太平天国的前传。而在北方在嘉庆十八年,天理教徒居然杀进了紫禁城。连自己内部的安保系统都能出这么大的纰漏。可见此时的满清已经腐败到骨子里了。

这是满清内部的风不平,而在这风不平的大环境下,又有了浪不静。众所周知,明清时期,中国虽然一度闭关锁国。但是还是留下了一个小窗口。这个小窗口就是澳门。为啥中国会将澳门让给葡萄牙居住呢。这第一是因为葡萄牙因为自身国力的原因。在海外殖民时野心没有那么大。只要占领一个商业据点,就不会有更多的领土要求。所以近代史上,经常能看见新老帝国抢夺殖民地。但很少有动葡萄牙殖民地的,毕竟欺负小朋友不好听嘛。而在天朝看来,与那些动不动就趾高气昂的鬼子相比。葡萄牙这个畏法良夷还算孝敬。所以就将澳门“租”给了葡萄牙。而后来的租界,洋人从没给过租子。而澳门租给葡萄牙,相当长的时间,天朝还是能收到租子的。如此澳门就这样一直租着了。

然而,就是在古代。还是有人看出了葡萄牙在畏法之外的野心。一度有人主张收回澳门的居留权。明万历三十五年,广州地方有位愤青卢廷龙,他趁进京赶考的机会,上书朝廷请求收回澳门。而民间收回澳门的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当时的广东总督张鸣冈认为:“香山内地,官兵环海而守。彼日食所需,咸仰于我,一怀异志,立可制其死命。移泊外洋,大海茫茫,转难制驭”说的好有道理,让人无言以对,但是这番话是否有孔方兄的作用,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总之葡萄牙人就这样有惊无险的一直在澳门居住。

然而葡萄牙毕竟国小力微,在文明程度极低的土著面前还能耀武扬威一下。对待稍微有点规模的东方王国,就又是一副媚态。而对其他欧洲强国,他只有受气的份。以前哈布斯堡家族强大时,葡萄牙就被哈布斯堡家族吞并过。后来法兰西大革命。欧洲的传统君主专制势力受到了一次大洗牌。再后来混世魔王拿破仑横空出世。那可真是扫清欧陆,席卷八荒。葡萄牙以为自己隔着个西班牙,可以高枕无忧。还想和法国硬扛。没想到被拿破仑三下五除二收拾了。经过这么一次后,海上二牙算是彻底认清自己的地位了。以后欧洲扛把子问起谁赞成,谁反对。二牙一定抢答我赞成。正因如此海上二牙后来两次世界大战都没受战火波及。此为后话。

就当时而言,拿破仑收拾了葡萄牙后。海的另一头,他的盟友英国,想的不是怎样解救葡萄牙于水火之中。而是要“保护”葡萄牙在海外的殖民地。这拿破仑在陆地上强。海外也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当时法国的海外军基本可以算战五渣。连个海地黑人都干不过。哪有精力去抢那么多殖民地。所以英国的保护和趁火打劫差不多。而澳门这个封闭帝国的重要窗口。自然成了重点保护对象,于是西元1808年,嘉庆十三年,英国派三百大军前来保护澳门。

不少历史段子,将清军说成了傻白甜,欧洲各国傻傻分不清。其实分的清的,当时对岸的清军一看,这哪来了一堆不太一样的夷人。还全副武装,就前去交涉。然而严正交涉并没有什么卵用。而对待这批不速之客,广东的督抚两位大员。采取了高度克制的策略。别说克制最终取得了效果,英国人胃口不小,但是拿破仑的野心更大。英国人那边还时刻准备着和法国打一场生死战呢。所以不想与东方的老大帝国满清打一场节外生枝的战争。最终大摇大摆的回去了。这件事按理说是皆大欢喜。然而嘉庆帝在对外态度上还是比较强硬的。因为这个大眼瞪小眼的外交事件,两广总督吴熊光被流放伊犁。广东巡抚也丢了官。一把手全被洗牌,看来那时广东的官真不是人当的。

然而满清的皇帝只知道拿官员出气,自己却还坐着天朝的美梦。可怜的广东一把手,态度鸽派一点,会被愤青皇帝拉去流放。而鹰派的林则徐,鸦片战争输了以后,照样流放新疆。反正皇帝自己一点错没有。然而这样任性的让督抚为自己擦屁股,最终满清亡于督抚也算是报应使然了。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