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三国的这张图,集中展现了古装剧应有的专业水平,而新《三国》显然没有这样的素养,在服饰上很是随意。特别是女性妆容,大都遵循唐朝女子衣服“慢束罗裙半露胸”的特点,合理地展现女性的曼妙身材。

近些年古装剧的服化道屡屡成为热点话题,许多奇葩雷人的造型,不断挑战着观众的审美底线。有道是,没有最丑,只有更丑。

什么方便面头发、朝天挑眉毛、缝纫机头型,让你目不暇接,不忍直视。

东汉:《三国演义》PK新《三国》

三国时代人们的穿着仍然沿用着汉朝的服饰,一般官员、富豪之类,都要穿锦、缎、缯、绢

之类的衣服,平民则穿麻、棉之类的粗布衣服。两者的区别一望可知。

汉末三国的衣服,一般都会绣上花纹,或是绣云龙、虎、螭之类的象征权威的图案,或是艺术化的花纹、方格之类,以显示高贵之意,而平民是没有这种待遇的。

央视版《三国演义》就展现的很好。像下图的刘关张三兄弟:

刘备身份最高,故而穿得最为华丽,关张则是一般的绣锦袍服。袍相应地要束带,带的佩饰也很重要,要有环、有玉。同时,古代讲究君子佩剑,是身份的象征。

男子头发要束起来,以头巾或幞头包住,不能披散开。胡须也是仪表的一部分,即使你是戟张络缌胡,也要尽可能地修剪好。

老三国的这张图,集中展现了古装剧应有的专业水平,而新《三国》显然没有这样的素养,在服饰上很是随意。

刘关张再怎么落魄,不至于穿粗麻布衣服,束带随随便便弄了一条布。

张飞穿的短衫,三国时代也没有,最早最早也要到宋朝才出现。最令人无法直视的是张飞销魂的披头散发装,好歹你梳洗一下再出门啊。


唐:《大明宫词》PK《武媚娘》《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朝服饰总给人一种开放、豪爽的感觉。但再开放也是有限度的。早期大陆拍摄的《唐明皇》《武则天》《大明宫词》等等,都很注意服饰的设计。特别是女性妆容,大都遵循唐朝女子衣服“慢束罗裙半露胸”的特点,合理地展现女性的曼妙身材。但这种展现,是健康而自然地展现,并不是刻意地挤、露。

上图陈红的妆容就很自然大方,开放而不艳俗。

但是有些影视剧进行了夸张、刻意的改变,让唐朝的妃子、宫女们穿得像失足妇女一样,比如下图的武媚娘扮相:

以及这王后的扮像,一股浓浓的恶俗感扑面而来。

另外在妆容方面,唐代女性的妆容特点,最突出的就是红妆黛眉、粉妆翠眉,眉型有细长眉、柳叶眉、弯月眉等等,但不管什么眉,都讲究眉型的完整。即使是凤尾眉,需要向上略挑,但也从来没有把眉从中间斩断的。

而有的影视剧,为了刻意突出武则天的威猛,把凤尾眉弄得不伦不类,吓人一跳:

宋:《水浒传》PK《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

宋朝的服饰与唐朝相比,明显地回归了汉族本色,唐初沾染的胡族风格渐渐退去。窄衣窄袖逐渐又回归宽袍大袖。知识分子的装束以峨冠博带为时尚风格,像《水浒传》中苏轼就反映了真实情况:

但一般公门人物,不管文武,还是以圆领衫为主,毕竟官服的样式还是圆领。《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里杨宗保的装束,就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大概是想扮酷耍帅,任贤齐穿上了不知道什么材料的破衣烂裳,里里外外都是右衽衫,脖子里还围了一条横店剧万年不变的毛线围巾。宋朝人可从来没见过这种玩意。

女性妆容也是漏洞百出。宋朝女性头发崇尚高髻,当时最流行的发髻号称入云髻,非常高。即便是民间女子,也会把头发盘得尽量高尽量厚,就像李师师这样:

无论如何不会一头平平的一点样式没有,《杨门女将》里确实有点不走心,这完全是现代发廊的水平:

而且,发型不管高低,终究得讲究点美感,可不能像这样胡来:

或许有的设计师确实想在视觉上为观众提供不一样的体验,但是古典服装自有它的体系和内涵,绝不能想当然地胡改乱改。与其放飞自我胡编乱造,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学习专业知识,弄懂古代服饰的演变历史,然后再说创新的事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