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一直都是一個傳奇神話,可隨着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真的可以登上月球了。但其實真正登上月球的只有那幾個優秀的人,近日有報道說不久的將來每個人都可以去月球,這是真的嗎?今天,奇聞吧(www.qiwen8.com)小編爲您揭祕,一起來看看吧!

“月球快車”是真的嗎?他真的可以帶每個人到月球嗎?

  北京時間6月8日消息,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根據相關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政府很有可能將在近期批准首次飛出地球軌道的私人航天任務,如果這一消息得到證實,這將創造歷史。

  政府的批准將最終掃除一家名爲“月球快車”(Moon Express)的私營企業相關計劃道路上所面臨的最大障礙。這家初創公司相對不那麼有名,他們正打算在明年某個時間將一個重約20磅(約合9公斤)的載荷送到月球表面。一旦得到批准,這將成爲迄今聯邦政府層面給予不載人商業太空探索項目的最大支持,也將有望成爲未來一系列飛往整個太陽系各處的盈利性探測計劃的開端。

  開創先例

  根據消息人士透露,有很大可能即將得到批准的這一項目將開創重要的法律和外交先例,表明華盛頓將如何確保此類非政府航天項目同樣能夠遵循長期以來形成的國際航天準則。這樣的準則或許將在未來被延續下去,適用於各類商業航天活動,從小行星採礦到太空碎片跟蹤。

“月球快車”是真的嗎?他真的可以帶每個人到月球嗎?

  關於這一月球項目在2017年下半年的正式發射覈准手續預計還需要幾個月的時候纔會下發,而與此同時這家公司面前還面臨着其他巨大的技術挑戰,其中就包括,他們打算使用的火箭此前還從未飛行過。

  但該項目的支持者們仍然顯得信心滿滿,他們認爲此次聯邦政府支持他們將代號爲MX-1的手提箱大小微型載荷送上月球,並在月球表面連續開展爲期兩週左右運行的做法本身便已經爲他們掃除了最大的障礙之一。

  經過月球快車公司相關人士的遊說和以白宮科學辦公室爲首的政府各高層機構的反覆權衡,相關人士透露,月球快車公司有望在近期取得它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發射許可。在此之前,這家公司想要開展的項目一直面臨着法律方面的障礙,因爲美國法律體系中找不到能夠批准這樣一類私營航天發射的司法先例。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負責美國境內的火箭發射管理並負責對傳統載荷的審查和批准,該機構將在最近幾周內開始着手處理“月球快車”公司的相關申請。一名FAA的發言人此前表示,該機構“目前正致力於部門間協調工作,旨在確保相關制度安排能夠適應商業航天活動的新情況,比如月球快車公司。”但該機構同時拒絕對相關情況的細節做進一步解釋,除非“等到相關協調工作制定完成”。

  鮑勃·理查茲(Bob Richards)是月球快車公司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他表示,出於必要因素,就在這個週末,他的公司將要成爲突破法律監管障礙的先行者。因爲“在過去,只有政府機構承擔過超越地球軌道的航天任務。”他說,他的公司“正急切期待着相關計劃得到批准”。

  月球快車公司

  月球快車公司總部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整個公司一共只有大約40名員工,其創始人包括硅谷企業家和慈善家納維·賈因(Naveen Jain),理查茲以及另一位資深航天專家,前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巴尼·佩爾(Barney Pell)。理查茲同時還是國際太空大學(International Space University)的創始人。這是一傢俬立學院,以培養航天科學家爲宗旨,總部設在法國斯特拉斯堡。

  從一開始,月球快車公司的目標就被設定爲開展無人航天任務,攜帶科學載荷,滿足相關商業航天需求。

  該公司是幾家參與對谷歌公司Lunar X大獎爭奪行列的公司之一。這一由谷歌公司設立的大獎將對首先實現私人開發探測器並將其發射到月球表面,探測器能夠在月球表面移動,並向地球傳回月表圖像和錄像的團隊進行獎勵,獎金爲2000萬美元。

  根據計劃,月球快車公司的着陸器將從新西蘭境內一處地點由一枚52英尺(約合15.8米)高的世界首款電池動力火箭“Electron”發射升空。這款火箭由“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 Ltd)公司研製。一旦進入太空,探測器將繼續飛行,離開地球軌道並飛向月球,在數天或者數週之後降落到月球表面上。

  儘管這一計劃在商業航天圈子之外幾乎無人關注,但很多航天航天企業和企業家投資家則不同,他們一直以來都在密切注視着這家企業的一舉一動,猶豫着是否要在方興未艾的商業航天領域進行投資,從而佔領先機。

  根據已有數十年曆史的相關國際協議,美國和全球各國都負有對本國政府和商業航天載荷進行監督的職責。這樣的監督在一般情況下都只不過是例行公事,通常這類任務包括被送往地球軌道的各類衛星,或是由美國國防部、國家航空航天局以及其他聯邦機構研製的各類飛行器。在此之前,美國政府已經向月球、火星以及太陽系多個其他天體發送了探測器。

  但提議中的月球快車項目與此不同,它更加複雜,從而對國際條約履約責任以及天體保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問題。

  新的程序將包括一個更加詳細細緻的政府層面審查機制,該機制將會審查探測器所包含的載荷類型,這些載荷的內容以及預定飛行路徑是否可能會對其他協議簽約方領土造成污染或其他潛在威脅。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署(FAA)的說法,一家類似月球快車這樣的公司“可以自願申請FAA對其載荷進行審查”,以便確定其“是否會在公共安全、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方面造成顯著的問題”。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前美國宇航局高級官員斯科特·佩斯(Scott Pace)表示:“隨着新的私營航天企業的不斷湧現,有必要展現一定的政策前瞻性。”

  月球快車的這一項目將會展示研製併發射小型探測器能夠在成本上變得多麼節省。當大約6年前這家公司剛剛成立時,其預計的月球項目開支約爲5000萬美元。而今天,該公司高層對於這樣一個項目的資金估算已經下降到了這一數字的一半。

  預計美國政府將參照此次對月球快車公司的評估機制,並將其推廣用於對未來飛往更遠深空的私營企業航天活動的評估標準,其中也包括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打算在2018年飛往火星的無人探測計劃。在得到發射批准之前,馬斯克的公司也將經歷這樣的審查過程。上週六,SpaceX公司的一名發言人表示:“本公司高度重視行星保護工作。”並強調該公司正與聯邦政府機構展開合作,確保符合相關國際航天準則。

  最後,很多航天科學家和航空航天領域領袖都希望美國過會能夠在這方面定下明確的程序,以便消除行業所面臨的不確定性。

  但在那之前,月球快車項目將會幫助確立一個標準,即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國務院以及其他聯邦機構將如何面對私營航天企業即將突破地球軌道,飛往更加遙遠深空的全新現實。與此同時,聯邦航空管理局或許也將在此過程中被授予更多權力,包括衛星之間防止相互撞擊以及協調衛星發射和商業航班的空域使用分配問題等等。

  關於這一問題的討論正值國際上對於深空探測興趣不斷上漲的時期。就在上上週的週五,盧森堡宣佈了該國的一項立法計劃,打算投資2.3億美元推進商業航天項目,比如小行星採礦等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