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內修氣質外修顏值 文化讓酒店蘭姿蕙質

自古以來,酒店等住宿載體就是文化演繹的場所,而文化就是住宿業的靈魂。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傳統文化展現出獨特的魅力。隨着時光流轉,東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多元文化讓中國變得越來越國際化。

3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會上提到,爲增強和彰顯文化自信,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和旅遊資源開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將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遊部。這一舉措,真正實現“文旅不分家”,讓文化找到了一個新的着陸點,讓旅遊也找到了魂。有分析稱,文化旅遊開發勢必是下一個階段的重頭戲,而和旅遊、文化密不可分的住宿業自然也必然迎來新的春天。

住宿業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它隨着人類文明的進步而不斷完善、充實和提高,並以更新的產品形態展示着人類文明燦爛的文化精髓。可以說,自古以來,酒店等住宿載體就是文化演繹的場所,而文化就是住宿業的靈魂。早在文化旅遊部成立以前,住宿業就十分重視文化的打造,文化旅遊部的成立,則加劇了文化與住宿業的融合。酒店+文化有哪些表現形式?非標住宿和文化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文化能給住宿業創造怎樣的機遇?

酒店+文化的多種形式

事實上,酒店+文化,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文化主題酒店。2017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文化主題旅遊飯店基本要求與評價》給出了文化主題旅遊飯店的定義,即以某一文化主題爲中心思想,在設計、建造、經營管理與服務環節中能夠提供獨特消費體驗的旅遊飯店。文化賦予了酒店強大的生命力,也將幫助酒店開啓更大的經營空間。如今,遍地開花的文化主題精品酒店正在把文化資源轉化爲強勁的生產力。

皇家驛站和書香酒店是兩家典型的文化主題精品酒店。皇家驛站是一個以文化理念引領空間創意,將具有顯著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設計空間的精品文化創意酒店品牌。其中,北京前門皇家驛站以“水文化”爲主題,通過酒店向西方人傳遞中國傳統文化。公共空間有各類雨幕、瀑布、地下熱泉的集聚;藝術空間所有作品的主題皆爲"水的痕跡"。SPA區域的巨型水瀑布將天井和酒店底層水療浴池連爲一體,自然光映襯着水面,構造出“上善若水,連接天地”的獨特體驗。以“詩禮之家,書香傳世”爲願景的書香酒店投資管理集團,是一家以2500年綿延深厚的吳文化爲底蘊的酒店集團,目前旗下已經有40家書香文化主題酒店,其舉辦的各種雅集活動充滿文化韻味,例如“琴韻茶曲共此時”的蘇州傳統文化雅集、澳洲教育團文化體驗之旅的中外文化碰撞雅集、“何家英、管峻書畫展”的文人書畫雅集等等吸引了無數人的參與。

前門皇家驛站的水文化體現——雨巷

書香酒店集團舉辦的“琴韻茶曲共此時”的蘇州傳統文化雅集

2018年被浙江省旅遊飯店星級評級委員會評爲金鼎級特色文化主題飯店的杭州龍井雷迪森莊園將“茶文化”融入品牌,莊園內有十五畝獅峯龍井茶園,隨處可聞到濃濃的茶香,還有各式茶點可供品嚐。春天到了龍井茶的採摘季節,遊客可以親身體會採茶、炒茶、品正宗獅峯茶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習中國茶知識,領略中國茶情調,進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未來,文化主題酒店將成爲人們進行多種文化體驗的陣地。”樸宿文旅創始人劉喆認爲,文化主題酒店經營者應拋開酒店單純提供餐飲、住宿的思想禁錮,將自身打造成爲有品質、有追求、能產生心靈碰撞的旅居場所。

當然,除了文化主題酒店,其他各種類型的酒店也在不遺餘力地“+文化”,讓文化滲透到酒店的設計、產品與經營中。

有別於皇家文化和庶民文化,北京諾金酒店着重展現了明朝盛世的“文人文化”,以明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詩文墨寶和智慧傳奇貫穿始終。洲際旗下的華邑酒店和度假村,把“以禮當先”以及“禮”、“尊”、“和”、“達”等中國文化元素融入華邑品牌的價值鏈中。將中國傳統文化在酒店設計的各個方面得以體現,並通過精心設置的待客禮儀、隨處可及的茶文化和貫穿於特色中餐廳及夜宵麪條吧的特色餐飲一一呈現。

華住酒店集團旗下中端品牌全季也開始打“文化牌”,宣稱“全季,不僅是酒店,更是一個人文生活的棲息地”。華住酒店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表示,希望從最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挖掘出當下待人接物最本原的智慧,將其體現在全季的設計與服務中,並傳遞於每一個住宿過全季的有緣人。2018年3月,全季就攜手白先勇先生打造了一期《全季·人文大賞》,同數十位紅學家和文學專家從不同角度再次解讀了紅樓夢,共同營造了一場紅學盛會。

非標住宿與文化的碰撞

如果說酒店本身是一個文化演繹場所,那民宿的基因裏就自帶文化。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認爲:“民宿是建築文化與生態文化的融合,是城市文化與鄉土文化的融合,是傳統文化與時尚文化的融合。”

一千家民宿,就有一千種文化。精品民宿花間堂將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建築文化傳承並展示給客人,每一處花間堂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歷史和建築文化。例如麗江花間堂就是由獨具歷史感的麗江古城老宅改造而成,老宅中的樑柱、磚瓦、木雕、石刻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納西族建築特色;閬苑花間堂位於四川閬中古城,所在院落曾是當地釀醋世家田家的大院,其建築基於榫卯技術的穿鬥結構、小青瓦雙坡懸山式屋頂,是原汁原味的川北民居風貌。

唐鄉,秉承“一院一主題,一房一文化”的理念,對傳統鄉村民居進行保護和開發。金山嶺唐鄉就有以茶禪文化爲主題的院落雲水間,以傳統民俗文化爲主題的梨樹下院落,以傳統木作工藝爲主題的院落東籬下,還有以書畫文化爲主題的唐鄉書院等等。海草房唐鄉佈滿房頂的大葉藻由苫匠親自把關,進行審料、鍘草、潤草幾道工藝,然後做檐頭、苫房坡。這個建築工藝本身就是一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是民宿的內在表現形態。硬件設施設備容易被複制仿照,但文化難以被模仿。民宿不僅要塑造外在形態,更要打造其文化,因爲文化越來越成爲民宿的核心競爭力。

大住宿業裏,除了酒店和民宿,公寓也越來越注重打造自己的文化,以文化來展示自己的獨特定位。上海斯維登精品公寓南京東路店,主打上海弄堂文化,以增加鄰里互動、重塑家庭社區爲概念,希望給每一個入住進來的客人,一種上海特色的旅遊文化體驗,體驗到原汁原味的海派風情。成都阿瑪尼藝術公寓深萃中國“蘭”文化。從建築圖紙起始阿瑪尼先生便開始親自主筆,將隨風擺動的蘭草形象直接嵌入到了這座巨大的建築藝術品之上。除去中國“蘭”形象的運用與創新,在公寓衆多細節上,也體現了中魂西藝的中國東方風骨的“雅緻”。自古以來,“蘭”便是中國君子青睞之物。阿瑪尼藝術公寓正是通過“蘭”文化來吸引目標精英人羣。

隨着時代的發展,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基礎上,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獲得個性化的體驗和服務。住宿業發展到今天已不滿足於提供簡單的住宿產品,還承載起了更多的需求。消費者希望既能體驗當地的文化和特色,又能從中獲得知識和美好的回憶。因此,深挖住宿文化內涵,打造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色,讓文化承接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住宿業同仁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