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清朝的诗人,咱们不得不提的一个人,那就是龚自珍。龚自珍主要生活于嘉庆和道光在位期间,这两个皇帝所处的阶段正是清朝由盛到衰的时期,龚自珍作为官员,看到了很多官场的黑暗,不愿与很多人为伍,直接导致了他长期在官场中被压抑和不被重用,因此常常表达对社会各种弊端的不满,他写了那么多讽刺诗文,被我们所熟知的大概就是“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之类。

他是龚自珍长子,有才华却没品行,带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

人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按理说龚自珍的儿子应该比较像他,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龚自珍的长子却走上了卖国的道路。

龚自珍长子龚橙,自号半伦,在学问方面算是遗传了他爹的优秀基因,据传他“自幼凡藏书无所不读,为学治博无涯,熟悉满文、蒙古文、唐古特(青藏地区及藏族)文、英文”,是当时浙江省出了名的古籍收藏家。不过,和他父亲不同的是,他虽也参加科举,却没有中过任何功名,于是相对于其父而言,他变得更加与世俗格格不入。然而,人总是要在社会生存下去了,龚橙亦是如此。

科举之路不通,就做其他营生。龚橙给曾国藩做过幕僚,参与过湘军对太平军的战事,但是曾国藩有着当时最大的幕僚团队,牛逼的人比比皆是,龚橙根本没有受到任何的重用。一年以后,龚橙结束了自己在曾国藩手下的工作,跑去当时洋人很多的通商口岸上海去寻找新的机会。

他是龚自珍长子,有才华却没品行,带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

在上海的时候,龚橙认识了一个叫做曾寄圃的广东人,这个人和英国大使威妥玛略有熟悉,侍奉威妥玛要招幕僚,曾寄圃便将龚橙举荐过去,“是时英使威妥玛方立招贤馆于沪上,延四方知名之士佐幕府,曾以半伦荐”。威妥玛见到龚橙之后,见龚橙英语流利谈吐不俗,非常高兴邀请龚橙进入自己的幕府。

你说你给外国人做幕僚怎么也得有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道德观吧,但是他偏偏不,直接出卖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园中收藏的数百万件宝物古董被洋人拿走,至今仍有不少古董陈列在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中,这是中华民族的痛。

如果时光倒流,我们能看到带着英法联军前往圆明园的竟然是一个中国人,没错,这个人就是龚橙,他带着侵略者去了圆明园,同时也参与了抢劫,狠狠的发了一笔国难财,成为人们口中的败类。连家人都不愿意和他往来。

庚甲之役,英以师船入都,焚圆明园,半伦(龚橙)实同往,单骑先入,取金银重器以归,坐是益为人诟病。

他是龚自珍长子,有才华却没品行,带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

有人说龚橙此举是为了替父亲报复朝廷,据说他父亲的暴毙和皇族人有很大的干系,但是你要报复,带人去烧了圆明园还能理解,但是自己也抢了那么多,就不是单单的报复了,小佛觉得他就是想发财!

出来混始终要还,龚橙短短几年就把横财挥霍完全,不得不靠人救济,最后更是得了疯病,最后病发死在了上海。

参考资料:易宗夔,《新世说·卷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