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7.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

完整版答卷发布

“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中华文学选刊》向目前活跃于文学期刊、网络社区及类型文学领域的35岁以下青年作家(1985年及以后出生)发去调查问卷,提出了10组问题。

共有117位作家参与了本次调查,主要内容刊发于《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5期、6期。

今天发布的是李唐×庞羽×王苏辛×王占黑×周恺的完整版答卷。

——编辑部

李唐,男,1992年生于北京。出版有长篇小说《身外之海》《月球房地产推销员》、小说集《我们终将被遗忘》。

1. 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李唐:高中,那时主要是写诗。变化主要在小说上,最开始写小说是把小说当成诗歌来写的,现在可能会有更多叙事上的尝试,不再执着于写成“诗小说”。

2. 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列举三位,具体说明原因。

李唐:卡夫卡,贝克特,苏童。

如果没有读到卡夫卡,我可能不会想到写小说。他解放了我的写作观念,让我知道原来小说不必非得写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而应该体现精神上的自由。

贝克特与卡夫卡相似。他比卡夫卡更枯燥,但一切都可以写,一棵树、一片阴影、一块石头,都可以成为他书写的对象并体现人类的精神和思想。

苏童是我的小说启蒙者。高中时读的次数最多的小说就是《少年血》,他教会了我基本的叙事模式,给了我最初的创作热情。

3. 你学习的专业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它能够给写作提供滋养吗?是否希望成为职业作家?

李唐:汉语言文学专业,说实话没太多滋养,基本靠自学,也是因为我不是个认真听讲的好学生。从未职业写作过,所以不知道成为职业作家是否真的适合我,有机会想尝试。

4. 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你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李唐:当下文学整体传播都不能算是“足够”。我主要还是出版和文学刊物。

5. 怎样看待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其中的经典作品在你的日常阅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是否构成写作的参照系?

李唐:中国当代文学还是处在学习和摸索的过程,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都不可取,只可惜反而这两种观点总会占主流……我读最多的还是经典作品,毕竟时间有限。不过种类很杂,不成体系,基本凭个人兴趣和心情来定。

6. 你关注同代人的写作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不同于前几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李唐:有一定关注。同代人的写作实验性更强,也更自然。以前被视为“外部”的资源,到了这一代已经算是传统了。

7.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你的“理想读者”是谁?

李唐:我信任的朋友,以及我认同的写作者,有时会影响到我。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可以算是我的“理想读者”。

8.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

李唐:同质化确实有一些,其他的也只是听到许多人这么说,但内心疑惑。我写作的时候从未想过这些问题,而且也不认为这些问题是需要我去考虑的。我只是希望能把小说写到自己心目中的极致。如果真的做到这点,也就不会存在同质化之类的问题。

而且我认为,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独特的。

9. 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李唐:音乐、电影和绘画对我影响非常大,不亚于文学。我觉得在最高的程度上,每种艺术形式都是共通的。许多影响都是潜移默化。每个领域都会有许多敢于实验和破坏的创作者,他们给予我勇气。因为太多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10. 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你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李唐:我倒是没区分过文学的类型,因为只要写好了,都会成为经典文学。比如钱德勒,没人会否认他的经典性。之所以有争议,还是因为大部分类型文学依然是在写“套路”或“设定”,没有达到更高的水准,往往是写作者自己把自己框定在了本领域的“类型”里。

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是对日常生活的深度挖掘。当代生活的时间已经失去了质感,浅薄的内容争先恐后地瓜分着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将之视为商品。未来艺术家的任务可能就是把曾经的时间厚度找回来。

李唐长篇小说《月球房地产推销员》

庞羽,女,1993年生。毕业于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系,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创意写作研究生,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出版有小说集《一只胳膊的拳击》,即将出版小说集《我们驰骋的悲伤》。曾获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奖、紫金山文学奖等。

1. 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庞羽: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在大三时写好的。当时,我不过是个普通大学生,上课、下课、打卡,但脑子里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构想,有时也把我自己吓了一跳。我尝试着写了几篇,不抱希望地投给杂志,没想到被采用了,还受到了极大的鼓励。有了这些鼓励,我慢慢地走上了文学的道路。我相信,一个写作者最初受到的肯定,会让他受益终生的。

与那时相比,我对文学的理解确实有了些变化。刚开始,我沉溺于创造的快乐中,写好一个故事、塑造一群人物,这些仿佛一种打怪升级的游戏。渐渐地,我发现,文学重要的不是说出的东西,而是那些没有说出的东西。小说是时间的艺术,时间是什么呢?科学家没有给我们答案,哲学家却给了。亚里士多德提出,世界分为“偶性”与“实体”。关于偶性,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一个苹果、蓝色大海、两公里的路途,在这里面,“一个”“蓝色”“两公里”,脱离了“苹果”“大海”“路途”,我们见过吗?

不仅仅是这些,速度、温度、亮度,这些便是偶性,只有依附于实体上,才能被我们理解。我相信,时间便是一种偶性,寄托在人类身上,便是漫长又短暂的一生;寄托在文字身上,便是浮浮沉沉、闪闪发亮的文学。我们通过自己的一生,了悟了自我的价值,我们又通过文学,完成了对生命的反思。所以,文学并不只是一往无前,文学还需要回望。回望的一刹那,可能便是时间被我们握住的瞬间。

2. 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列举三位,具体说明原因。

庞羽:毕飞宇:毕老师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大三时,我写好《佛罗伦萨的狗》,上网找了《天涯》杂志的邮箱投了过去。那时,我写得很少,也没人对我写的东西作出评价。后来,《天涯》的郑小驴老师告诉我,用了。知道毕老师给我写了推荐语的时候,我感到不可思议。可能,文学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魔术吧,它让我们蹉跎的岁月中,有了些许揽照。

余华:我读的第一本书,就是《活着》。那时我八岁,已经对自身的存在感到疑惑了。我觉得,这本书就是来解答我的疑问的。我用了一个周六的上午读完了它。读完,我心里很堵。它不但没有答疑解惑,反而又让我多出了许多问题。从事文学创作后才发现,文学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的,它只负责给出道路。

残雪:青春期的时候,有过很长一段黑暗艰难的日子,是残雪的文字陪我度过的。文学路很漫长,而我独爱那些浪潮过去后,裸露在阳光下、湿漉漉又亮晶晶的东西。感谢残雪老师给我的力量,也感谢文学给我的光。

3. 你学习的专业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它能够给写作提供滋养吗?是否希望成为职业作家?

庞羽:大学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后做了三年公务员,现在的职业是编辑。三年公务员生活,让我渐渐了解了社会。做公务员的第二年,我被派到乡镇挂职锻炼。镇政府每天都会有形形色色的人出入。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秸秆禁烧时期。我们的工作就是站在田边,哪里有烟就到哪里去。我很感谢那段看田的时光。它让我看到了过去,看到了历史的深邃与碾磨。

关于职业作家,我确实很向往。我最期待的,就是我每天能比别人多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能做很多事情。但是,时间往往不在于多出来的一小时,而在于能拥有的二十四小时。

4. 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你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庞羽:我的作品主要发表于文学杂志。现在的生产传播机制确实特别多,给了作家很多发声的机会。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刻。有人十八岁创业,有人二十八岁才找到工作,有人二十岁结婚,有人三十五岁才找到真爱。在我看来,作家是最不应该纠结于“此时此刻”的人。他们拥有更加广阔的时间。所以,对于这些空间、途径,我们不能过于痴迷。时间的划分,不过是人类丈量岁月的尺度而已。

5. 怎样看待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其中的经典作品在你的日常阅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是否构成写作的参照系?

庞羽:我一直很喜欢鲁迅先生的小说。至今我都认为《故乡》《孔乙己》《阿Q正传》是我们学习小说的典范,鲁迅先生的《故乡》,放在今日也不过时。我的故乡是个小镇,小镇上的年轻人都已经出去了,剩下的都是儿童老人。每次回乡,我都会记起我生命中的闰土、豆腐西施。他们在鲁迅的笔下鲜活,也永远活在我们共同的乡土记忆中。所以,好作品都有与人性相通之处,就凭这点,它们不会过时。

6. 你关注同代人的写作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不同于前几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庞羽:对于同代人的写作,我发现,同代作家的个体意识增强了。也许是年轻的关系,他们更注重自我的感觉与表达。也许,在老一辈作家的眼里,需要去改正,需要去磨炼。然而,这却成为我偏爱他们的理由。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事物,宇宙也有毁灭的一天。聪明如爱因斯坦,也无法解释量子力学的问题。光既是粒子也是波,我们既是意识也是存在。更别说文学的定义了。没有人能给文学下定义。所以,更年轻的我们,需要提出更浩瀚的文学假说。

7.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你的“理想读者”是谁?

庞羽:对于评价尺度,我前面已经说了偶性与实体的关系。尺度也是一种偶性,它必须寄托于实体上。它寄托在文学期刊上,是一副面貌,寄托在大众媒体上,又是一种面貌。对于这些,作为写作者的我们,是无法完全左右的。既然人力不可为,我们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好了。

作家只是一个身份。我从来不会为“我是作家”感到特殊,感到一种凌越于他们的骄傲。我选择当一个作家,她选择当一名老师,他又选择从政从商,这样世界才能运行下去。关于“理想读者”,我并不想框定他们。也许,一名老师为我写的人物命运而悲伤,一个商人为我塑造的一个女孩形象怅惘万分,这都会让我感到喜悦。这些才能代表,我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人活在世界上,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但我喜欢他们,就行了。

8.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

庞羽: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同质化,来源于青年作家对生活的把握力不够。虽然同质化,但每个人又不尽相同。作为一个作家,唯一的出路就是:沉下身去,滚得一身泥。我在乡镇待过一年,每天坐着破旧的公交车下乡,穿过满是重型卡车的马路,去镇政府上班。秸秆禁烧期间,我还在村里待过十天。仅仅因为这十天,我写出了《我把她吃了》。这篇小说写的是特殊历史时期对人的伤害,因为题材太冒犯,被两个刊物毙了,后来还是《作品》发出来了。所以,任何经验都是宝藏。关键在于怎么去运用它。

9. 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庞羽:音乐、绘画、戏剧、影视,都给了我感知这个世界的另一种方式。每个人看待世界的角度是不一样的。音乐家看出了路人走路的节奏,而画家看的却是路人手指甲的颜色。而一个写作者,要在该是音乐家的时候,变成一个音乐家,该是画家的时候,变成一个画家。行文的节奏、画面的描写、对话的进行、情节的曲折,这些都是各色各样的古老行当。我们作家必须去一一访问。可以说,作家是个小偷。而小偷,从来不会嫌弃钞票的大小新旧。

10. 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你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庞羽:科幻什么的,都是小说,都可能趟出一条道路。对于文学来说,关键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所以,无论是科幻、奇幻、推理小说,还是传统文学,都必须遵守文学的基本规律。公务员是一份职业,医生是一份职业,作家也是一份职业。我们要尽心尽责,才能对得起当年爱文学的初心。

庞羽小说集《一只胳膊的搏击》

王苏辛,女,1991年生于河南汝南。现居上海,图书编辑。出版有小说集《白夜照相馆》、长篇小说《他们不是虹城人》,即将出版小说集《在平原》。曾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佳作奖、燧石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提名。

1. 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王苏辛:2009年夏天,写短篇《唢呐》,后来这篇小说刊登在《青年文学》(上半月版)2010年某一期。

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认为自己要成为胡安·鲁尔福那样的作家,要写中原小镇,要有自己的写作版图。而现在,我根本还不知道自己的写作版图在哪儿,根本没有看到边界,而写作的内容也在拓宽。

2. 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列举三位,具体说明原因。

王苏辛:奥尔罕·帕慕克:我十五岁时他刚得诺贝尔文学奖,书店里他的书总是摆在非常显眼的位置,那时没有看过几本文学作品,就把他的书一路看下来,最喜欢的是《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我喜欢书中对伊斯坦布尔“呼愁”的多重表达,它唤起我书写一种将故乡与个人成长相结合的小说的渴望。同时,帕慕克少年时的理想是成为画家,这和我当时的理想一样。看完那本书后,我确信自己不会在绘画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而且我确实也在美术教育体制下,感觉到考试与理想之间的差别,万分痛苦,决心要换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我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写作。

写《会饮》的柏拉图:《会饮》是我现在很爱的一本书,我喜欢反复读它,这也是一部杰出的小说,每个人物的颂词,都代表了一个理解维度,每个人物讲话的方式,也蕴含着多重隐秘的思想。虽然暂时我还不敢说完全理解了里面的每个人物,但它带给了我非常正面的东西,就是我渴望进入一个真正光明的世界,它是非常正面的,但这种正面,却是从真正认识丑开始。

写《布瓦尔与佩库歇》《淳朴的心》的福楼拜:我觉得现阶段,这是我能看到的最好的小说作品,后者的能量和《唐传奇》中《柳毅传》相当;前者的能量,我暂时找不到与之相似的作品,起码是我现在能看到的“最好”。与其说这两部作品影响了我,不如说我渴望被它们影响。

3. 你学习的专业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它能够给写作提供滋养吗?是否希望成为职业作家?

王苏辛:大学时的专业是艺术设计,现在从事的职业是图书编辑。原本想考造型艺术专业(也就是纯绘画),当时的计划是毕业后当个美术老师,下课后写小说,结果考试失利,只好去读了不喜欢的专业。它当然能给我提供一部分滋养,给了我转化的空间,让我对自己的认识进一步清晰。包括图书编辑的工作,也是在观察各种缺陷中让我发现一些别样的准确。我暂时不希望成为职业作家,因为我发现,现阶段,我反而是工作越忙写得越多,我渴望一直工作下去,只把写作放在晚上八点钟之后。

4. 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你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王苏辛:空间已经不小了,途径也并不少(因为我的写作尚未涉及过于重大的主题)。当然了,很多作家会觉得自己被关注得不够多,得到的理解也比较少,这也很正常。我觉得自己得到的关注和理解已经很多了,大家因为我年轻而对我宽容,很多好感并非因为作品而只是因为年纪。对此,我常常感到惴惴不安,为此要求自己持续进步,目前看来,我也确实是在持续进步的,所以内心也比较踏实,空间大小和途径多少也显得没有过去自己觉得的那么重要。作家本就不像某些行当那样,名气会大到妇孺皆知,最多是文学界知名而已。最近十年,图书出版市场的衰退,让早年成名的一批作家,面临销量下滑的窘境,让新成名的作家,觉得自己正在迅速“过气”。我知道文学的这种边缘感也许挫伤了很多人的信心,但我是觉得十分自然。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就算写得越来越好,也可能依旧无人问津,反而让我培养出了更多耐心。我的小说目前主要通过文学期刊发表以及实体书出版,有时候也会贴到豆瓣主页内。

5. 怎样看待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其中的经典作品在你的日常阅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是否构成写作的参照系?

王苏辛:第一个问题我没有系统的答案,或许我们现在谈论这些,正是这一传统的影响。我们不能否认被影响,但被影响过的我们,其实正在成为和影响我们的事物所不一样的灵魂。这其中的经典作品,有的依然是我心中的经典,但很难再构成写作的参照。我们现在能参照的早已不再只是文学艺术作品,还有沸腾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随时都在颠覆我们的认知。

6. 你关注同代人的写作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不同于前几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王苏辛:因为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出版的理想,我一直对关注各个年龄层的优秀作家超级有热情,这其中也包括我的同代人。严格来说,我觉得我们这代人的作品依然还都是前几代作家作品中出现过的小说意识的延续。但我认为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作者,或者说三十岁以下的我的同代人们,有些人的小说已经不比大部分70后和60后差,个别人还要比一些前辈更好。但因为我们这代人面对的是更加无限融合的世界,介入外部的途径和机会增多,我们的作品很可能要容纳更多丰富的信息才得以成立——这是我们这代人,包括我自己的写作难度,因此,我觉得要等待外界意识到这个问题,同时等我们这代人的作品真正成熟到可以被正确谈论的那一刻,起码还得再等三到五年。

7.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你的“理想读者”是谁?

王苏辛:作为五年的出版从业者,深知一切评价体系背后往往有不同的资本运作。但资本参与到文学环境中未必就一定是坏事,一些不同年龄的文学新人有了发表和出版机会,文学市场优胜劣汰也刺激一些作家检查自己的写作问题,持续进步。去年我看到唐诺先生点评理想国文学奖终评作品的那篇文章,给我很多启发——每个作家的优点未必都一样,但缺点很多时候都十分相似。还有《中华文学选刊》上乔纳森先生关于2018年小说阅读的回顾,对几本小说的评价,我觉得也十分准确。这些优秀作家、书评人和媒体人的介入,是在提示有抱负的作家,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问题,起码在内心深处保持一点谦卑并不是坏事。至于“理想读者”,我想暂时可能是福楼拜或者说福楼拜这样的人吧,我会想如果有一天我有勇气把小说拿给这样的人看,他是会嗤之以鼻还是会微微点头,又或其他什么状态,而在此之前,我起码把小说写得有资格给这样的人看才好。

8.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

王苏辛:我不认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听一下什么是历史感,什么又是现实感,以及经验的定义是什么。我只能说,历史正在发生,从不缺席。我们日日在生活,现实感也始终陪伴我们每一天。至于经验的同质化嘛,作家也确实不需要非要周游世界才能写作,非要尝遍很多职业才能了解时代。我反而觉得生活在二十一世纪,面对的信息和经验太多了,如何辨认出自己需要的那个经验和信息才是最难的,我们缺乏的不是所谓历史和经验以及现实的泛泛了解,而是专注,及对所专注之物的耕耘。我的个人经验可以说完全不独特,和我这代城市、城镇独生子女一模一样。但我相信我对我这点经验的理解跟很多人不一样,而且我已经把这种不一样尝试写了一点出来。

9. 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王苏辛:绘画是我很熟悉的艺术形式,至今也很有感情。有几年,我一直试图以理解绘画的方式理解写作,发现我对写作的理解更透彻了。我也认为艺术史本身就是非虚构小说,它介绍的是艺术家如何在创作中获得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并把这种理解纳入自己的世俗生活中。

10. 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你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王苏辛:在我心中,写作方式远没有写作内容重要,移动文学边界的是一切意识超前的创作者和他们的作品,而不会是某种写作形式。但我承认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正在参与到与严肃文学的竞争中,并且在某些时刻,其意识的超前甚至有所超越。未来的文学经典,我觉得应该是意识之间的碰撞,是直接越过曲曲折折的故事推演,直达意识交锋,是核心问题的较量,是能和天文学、哲学等在意识上一起竞争的作品——因为我对未来人类的期待是,他们的思维速度应该比我们现在的人快四十倍,一个脑筋能快四十倍的人,怎么能再去看一本慢吞吞的文学作品,他应该获得全新的颅内高潮。而且我能想象到,如果福楼拜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依然可以写出一部适合二十一世纪语境的《布瓦尔与佩库歇》——其实他已经写出来了,因为他的许多书我们现在还在看。

王苏辛小说集《在平原》

王占黑,女,1991年生。复旦大学硕士,现居上海。出版有小说集《空响炮》《街道江湖》。曾获2018宝珀·理想国文学奖。

1. 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王占黑:中学?不知道文学,只是不知疲倦地表达(好像是不自觉的开端)。其实现在也仍然不知道文学是什么,甚至对它的印象越来越模糊,也站得更远了,倒不觉得这种从热眼到冷眼的转变意味着不好。

2. 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列举三位,具体说明原因。

王占黑:常被问到最喜欢哪些作者,哪些作品,什么音乐,什么电影,其实真的很难答上来。我几乎没有那种喜欢谁就要把谁读完的冲动和占有欲,也很少因为特别喜欢什么而反复品味,有些咀嚼会产生破坏或祛魅。当我说喜欢什么,只能说至今仍记得接触它时的画面和情境,种种为之震颤、为之放光、为之羞愧的感受,很久都忘不掉。比如有个失眠的夏天我一直在读废名(书里蝉叫了,小区里的也在叫)。比如有个冬天沿着《中国小说史略》读狭邪小说,对《海上花列传》的每个用字都充满欢呼。比如因为喜欢《呼兰河传》和《后花园》而仔细读萧红。

3. 你学习的专业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它能够给写作提供滋养吗?是否希望成为职业作家?

王占黑:其实不能滋养,我是个单线操作动物,什么跨界啊斜杠青年啊,并不适合我。工作这两年来,说实话,我不是个勤勉的作者。高中老师一是占据时间,二是无论本地教育还是国际教育,最终都无法避免量化考核,教学中也总存在着得分导向的因素,这常常使作品的阅读和思考被限制和捆绑。有时我会害怕,久了,会不会自己也被那些东西无形地清洗着。希望能自由职业,然后拿出一部分固定的时间来写作。

4. 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你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王占黑:我虽然是正儿八经的中文系学徒,走的却是歪打正着的野路子。最开始是网络(豆瓣),随后才是杂志发表(电子和纸质刊物),慢慢接触到文学奖项和商业出版。其实我现在还是喜欢悄咪咪先贴在豆瓣主页上,有一种很开心的“完结撒花”感。

5. 怎样看待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其中的经典作品在你的日常阅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是否构成写作的参照系?

王占黑:“五四”是个跨时空的力量存在,不管其中有没有因为跨时空而被神化或扭曲的部分。读书时由于专业相关,我读了这个脉络下很多经典作品,它有时作为支撑,有时使我偏执。那种想要拼命从家国时代的灰土中抬起头来的力量,粗糙真挚,充满了勇气,站起来是勇敢,回头反省也是。出于职业,现在还得常读所谓经典,每温习一遍,仍会不免颤动。

6. 你关注同代人的写作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不同于前几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王占黑:不太关注。主要是精力不够,无法顾及。

7.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你的“理想读者”是谁?

王占黑: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多年的朋友。“理想读者”是对名字和作品都毫无概念的陌生人,如果走错了一条路发现也能走通,买错了电影票但看完也觉得还行,倒是不错。

8.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

王占黑:不认同。作者的多样性在于每个写作个体本身的不同。对现实和历史的感知只是一部分人所依赖的经验,很多人,尤其是靠互联网长大的一代,完全可以摆脱这部分。何况现实生活本身是多样的,在这个魔幻的当下。

9. 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王占黑:书影音对我的哺育很大,影音有时甚至超过了书。

10. 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你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王占黑:文学的边界本就是模糊的,甚至于没有边界。类型文学、非虚构都是实践的方式,未来或许载体、形式、传播途径、写作方式本身、阅读方式本身种种都会发生变化。科技会影响这些,人的认知也会改变。

王占黑小说集《街道江湖》

周恺,男,1990年生,四川乐山人。现为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有长篇小说《苔》,作品见《天南》《山花》等刊。曾获香港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

1. 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周恺:我是二十一岁开始写小说的,但要说有自觉意识地写作,我觉得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有了,那时候写诗,不是课堂要求的,也不是写到情书里的,纯粹是作为一种抒发情感的渠道,我记得刚进高中的那个秋天,我们一群人去买汽水,我掏钱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张写了诗的纸掉到了地上,一个同学捡起来,想打开看,我拼了命地抢了回来。那时候的写作,承载的只有情感,爱情、亲情、友情等等,是从自我出发,最后也只抵达自我,现在还力图承载一些别的东西,从自我出发,最后抵达他者。

2. 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列举三位,具体说明原因。

周恺:塞林格、李劼人、略萨。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应该算是我的小说启蒙教材,可是已经完全记不得情节了,印象里只有“准确地哭泣”这几个字,也不晓得这到底是小说里的原话,还是我当时的感受。

李劼人对我的影响,一是语言层面,二是精神层面。和他同时代的四川作家,还有好几位也会在作品中,或多或少地用到方言,但我个人觉得,其他几位作家都像是为了用方言而用方言,而李劼人的作品,不单单体现了这种语言的美感,还让这种语言成为必须。他是成都人,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段履历是在乐山,这就让我感觉自己跟他产生了某种切实的关联,比方,我常常会觉得,我看到的山水,他也看到过,我走过的路,他也走过。在他的《死水微澜》和《暴风雨前》的影响下,我写出了第一个短篇小说,后来写第一部长篇小说时,干脆把时间背景设置到了晚清,跟他《大波》的背景一样,有点较劲的意思,当然,我想表达的东西和他还是有区别的,这是我们的视限使然。

略萨对我的影响是结构层面或者叙事层面,这个就不必多说了。

3. 你学习的专业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它能够给写作提供滋养吗?是否希望成为职业作家?

周恺:大学专业是播音与主持,毕业以后在地方电台做了五年的播音员,那期间,一直是边工作边写作。客观上,工作有没有给写作提供滋养,我不太清楚,但我主观上不会这么去衡量,别人给我一份工资,并不是让我去体验生活的。我自认为那几年还算称职。2017年,我明显感觉在工作上力不从心,计划要写的东西很难再用零碎时间去完成,于是就辞职了,一直到现在,我都是专职在写作。我不知道我这样算不算职业作家,我理解的职业作家应该能从写作上获得稳定的收入,我并没有。

4. 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你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周恺:到我回答这个问题为止,我一本书都还没有出过,所以,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期刊作者,我的小说主要是通过期刊发表,最初几年,都是在《天南》上发,后来《天南》停刊,我才开始投稿给别的一些杂志。总体来说,渠道还是很多的,传统的文学期刊可能有上百家吧,现在还有很多新媒体以及针对新人的文学奖,一个人如果有天赋,又愿意公开发表作品,不太可能被埋没,只是时间的问题。

5. 怎样看待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其中的经典作品在你的日常阅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是否构成写作的参照系?

周恺:我没念过文学史,所以不知道现当代文学传统指的是什么,只能就个人的阅读经验粗浅地谈,今天提到的“五四”,我感觉是两个概念,一个是作为偶然事件的“五四”,另一个则是作为思想启蒙符号的“五四”,在文学层面,用的应该是后一个意思,也就是说,这个“开端”实际上是虚的,它还包括了前期的蓄力,这个蓄力的过程又极为漫长,它不是取代式的,而是渗透式的。所谓的“现当代文学传统”就很可疑。我只能把第二个问题的“其中的经典作品”理解成“二十世纪的经典华语作品”,我经常读李劼人、沈从文、徐訏的小说以及朱湘的诗,我时常会拿李劼人来做参照。

6. 你关注同代人的写作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不同于前几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周恺:关注,我喜欢李万峰、马骥文、砂丁这些人的诗,但是小说相对读得比较少,主要是担心受影响。后面一个问题我没有思考过。

7.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你的“理想读者”是谁?

周恺:几乎都没有影响,或者说几乎都有影响,但我没意识到。我的“理想读者”是只会夸我,不会批评我的人。

8.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

周恺:且不说历史感、现实感与经验是否是文学作品的必需,即便这个前提成立,这也不只是当代青年作家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和平年代的作家面临的问题。说这番话的,大抵是些上一代的作家,他们将当下浅薄化,一是为了拔高自己,二是为了掩饰创造力的衰退。很可笑的是,还有一些人一边说着这样的话,一边试图“亲自”来为时代把脉,最后写出一部又一部极差的作品。

我不是一个纯粹依靠个人经验写作的人,所以个人经验是否独特,对我而言并不重要。

9. 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周恺:影响谈不上,大多都是作为材料的一种,作用于我的写作,比如,在写到某个特定时代的时候,会去找当时的音乐来听,这可以帮助我更快地沉浸到当时的境况中。

10. 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你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周恺:类型文学和非虚构写作我不太清楚,就互联网而言,我觉得是有可能移动文学边界的,我说的并不是南派三叔或者唐家三少那样的作品,那些其实还是传统的通俗文学,它们可以挂在网上,也可以印成书。我想的是,有没有可能产生这样的作品,它只能在网上呈现,它只能是电子的。这不是天方夜谭,几年前,曹志涟办过的“涩柿子的世界”就做过这样的尝试,我相信现在仍有很多作家在做这样的尝试。我期望的未来的文学经典就是这样,它能够真正地运用电子技术,带给人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

周恺长篇小说《苔》

来源:中华文学选刊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