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在中國前前後後14年的抗戰中,衡陽保衛戰的這場戰役,可以說是真真正正地打痛了日本人,爲此當時的日本首相東條英機還黯然下了臺。而衡陽保衛戰的激烈程度也是令人難以想象的,當年參加這場戰役的一個老兵就曾描述道:衡陽戰役就是一場血戰,當時直屬部隊的傷亡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戰鬥一線的連營級幹部死亡殆盡。

抗戰14年,此戰士兵死戰不退,只有這一仗真正打痛了日本人!

抗日戰爭爆發後,當時的蔣介石在正面戰場上組織了多次會戰和保衛戰,但在這些戰爭中,國軍經常敗多勝少。歸根結底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國軍在單兵素質與武器裝備等方面與日軍存在很大的差距,而爲了縮小差距,就有隻能從人數上來彌補。但在衡陽保衛戰中,國軍卻在人數不多的情況下給了日軍重創。

而衡陽保衛戰的激烈程度也是令人難以想象的,當年參加這場戰役的一個老兵就曾描述道:衡陽戰役就是一場血戰,當時直屬部隊的傷亡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戰鬥一線的連營級幹部死亡殆盡。五桂嶺爭奪戰中,在半天內晉升的5個營長,也全部陣亡,在另一個陣地,連長營長等也相繼陣亡,後副營長繼續指揮,死戰不退。可見戰爭的激烈程度。最終在衡陽保衛戰中,國軍死傷15000餘人,其中有7400人爲國捐軀,日本公佈的他們死亡人數爲29000餘人。而衡陽保衛戰也是日後戰士中唯一一次記載日軍傷亡超過我軍的案例,這場戰役還被日本軍方稱爲“苦難的戰役。”

當時守城的國軍還不足18000人,而日軍出動10萬大軍在飛機和重炮的配合下,足足打了48天才最終攻下了衡陽,甚至日軍還一度釋放了毒氣。而在中國前前後後14年的抗戰中,衡陽保衛戰的這場戰役,可以說是真真正正地打痛了日本人,爲此當時的日本首相東條英機還黯然下了臺。當而時的重慶報紙與《救國日報》中,都刊登了對參加這場戰役的中國軍人的非常高的評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