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为了分裂中国,费尽心机。1936年2月1日,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坂垣征四郎中将飞抵阿拉善旗定远营进行阴谋活动,筹设特务机关。6月,日方又派员到定远营架设无线电台,不但设立特务机关,还在当地修建了小型飞机场。10月,机场修成,日方将大批军用物资运往定远营,加紧对西北地区的策反和破坏。1938年,坂垣征四郎再次飞抵阿拉善旗定远营,邀请马鸿逵面谈。坂垣征四郎目的很“简单”,即拉拢培养马鸿逵,使马鸿逵成为亲日势力。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日本鬼子这一“迷梦”却在马鸿逵那里碰了钉子。

马鸿逵

据《抗战时期的宁夏-档案史料汇编》(重庆出版社2015.05)一书载,在坂垣征四郎“约谈”之前,马鸿逵对日本鬼子的态度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得罪、不合作”态度,他对日本特务骚扰宁夏不满,但又不敢公开反日。一方面待日本特务为上宾,为其安排食宿,与之合影留念;另一方面又枪毙日本特务,使其暴尸街头,以示警的方式迫使其离开宁夏。甚至,为了巩固自己在在宁夏的地位,他“还在省政府大礼堂为日本特务举办秦剧晚会”。其后,随着全国反侵略声势的不断高涨,马鸿逵的抗日态度才逐渐坚定了下来。

坂垣征四郎飞抵阿拉善旗,马鸿逵拒绝赴会,派下属周百锽前往。临行时马鸿逵向周百锽交底,表示与日本“势不两立”。

坂垣征四郎很不高兴,他问周百锽马鸿逵为何不来,并挑拨说马家是清室历代忠良,现在满清帝国在满洲“复国”,马鸿逵应继续为清室效力。周百锽给坂垣征四郎的回答是:“你们无故占领了中国土地,杀害中国同胞。八国联军时,你们出兵最多,很多回回军人在正阳门下,被你们日军杀死。如今家仇未报,国仇未雪,势不两立!”

这正是马鸿逵不愿做日本人的傀儡的历史渊源,他家族中在北京与八国联军作战时,很多人都牺牲了,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便是他与日本人有“国仇家恨”。

坂垣征四郎

马鸿逵的爷爷马千龄是“马家军”第一代头领,最早起事于甘肃河州(今临夏),与马占鳌、马海宴合称“三马”。“三马”他们先以义军之名与清廷抗争,后来又降服于清军,遂杀其他义军,后都被封为提督、将军等职。

马福禄与马福祥是马千龄的儿子,是马鸿逵的伯伯和父亲。1897年,马福祥中武举,1900年其兄马福禄在北京正阳门与侵华八国联军激战中殉国,马福祥接统遗部继续抗击。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次日凌晨,攻紫禁城东华门,慈禧带着光绪帝、皇后等人逃往西安。马福祥奉旨护卫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西狩”,“积功以提督记名”,其后成为“马家军”头领。

1900年,在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发动的侵略战争中,甘军特别显眼的一个角色,从杀死日本外交官,到攻打东交民巷,到廊坊大捷,包括“血战正阳门”,甘军一直是抵抗八国联军最英勇的部队。而慈禧、光绪西狩,全程由甘军诸马护送,过黄河还是马安良(马占鳌的长子)亲自掌舵。据《清史稿·马福禄传》记载,当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十日),英国驻华舰队司令西摩尔率侵略军2000余人,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沿途因受义和团阻击,4天只推进了130华里,于十四日到达廊坊。

马福禄受董福祥之命,率领以家乡回族子弟为主的骑、步七营兵,赶到廊坊,同义和团一起,向侵略者发起猛烈攻击。马福禄命令部队张开两翼,待敌进而发枪,打了敌人个落花流水。激战中,马福禄身先士卒,“挥短兵闯入阵,喋血相搏,敌不能支,乘火轮(注:火车)而逸。”(王树楠《振威将军神道碑铭》)。26日,在援军配合下,狼狈逃回天津的西摩尔仍惊魂未定,心有余悸地将这场战斗被称为“庚子之役第一恶战”。

《清史稿》原文:“五月,各国联军躏杨村而西,偕汉中镇总兵姚旺等赴黄村御之。抵廊坊,两军相接,乃令骑兵下设七覆,步兵张两翼,敌近始发枪,倒者如仆墙。敌弹落如雨,骑兵以散处少伤,两翼左右复包抄其后,短兵相接,敌不支,遽卻,为庚子之役第一恶战。”

这一场战斗被称为廊坊之战,马福禄部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打了下去。

日本鬼子

8月14日,再次进犯北京城的八国联军攻占正阳门后,在城头下设立了十道栅栏,逼近马福禄的阵地。马福禄于天黑时分发起反击,同侵略军展开血战。他身先士卒,连续毁掉了7道栅栏后,不幸中弹,以身殉国,时年48岁。与同时牺牲的还有其堂弟马福贵、马福全,侄子马耀图、马兆图以及家乡的回族、东乡族子弟兵百余人。

这就是史书中的“血战正阳门”,后来,马福禄的孙子马竹华在《追忆庚子前门之战》一文中这样写道:“爷爷率领着骑、步七营士兵,与八国联军在前门(正阳门)血战了三天三夜。农历六月初六(8月14日),爷爷率众士兵冲击英军阵地,最终在第十道栅栏前中弹牺牲。这就是著名的庚子前门之战。在这次战役中,我家共有6位亲人战死在前门……如今,时光已经过去了100多年,前门在我的记忆中却越发深刻,它不只是老北京的象征和骄傲,还有我浓浓的血脉深情在其中。”

通过这些记载,人们不难看到,在历史上,不仅广大回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利益的坚决捍卫者,回族上层也是反对民族分裂的。而当年坂垣征四郎离开阿拉善旗后即派飞机40余架,轰炸宁夏省城银川,并通过向宁夏省城空投宣传单等手段劝马鸿逵投降合作,但均未能奏效。(文/路生)

八国联军头目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欢迎关注作者更多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