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天生多愁善感,離別產生的愁緒比一般人更濃,如果是感情甚好的夫妻或戀人分別,那麼會更加失魂落魄。然也正是如此,古典詩詞當中的離愁別緒詩詞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相思愁苦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總能由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變成紙上躍動的精妙字符。感情與藝術的結合而出的愁緒,使得詩詞長盛不衰,佳句層出不窮,千古流傳而下。

面對離愁,詩人詞客或壯懷激烈,如“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或滿心慼慼,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或樂觀豁達,如“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又或滿心祝福,充滿趣味,如“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言別愁緒的佳句觸目皆是,名篇更是不少。

李清照作爲婉約派的代表,與丈夫趙明誠的聚少離多,以至於總有幾首經典的詞來抒發自己的離愁別緒。《鳳凰臺上憶吹簫》就是這樣一首經典。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宋代·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上闋中的前五句,“香冷金猊……日上簾鉤”都在寫李清照的慵懶散漫,因離別而起的相思與愁緒,使得李清照無心生活。一個“慵”字可謂點睛之筆,“冷”“翻”“慵”“任”都帶着悽清的色彩,“日晚倦梳頭”,只因李清照的心思早已隨着丈夫遠去。“生怕離懷別苦”將前文慵懶之因點出,“生怕”卻又無可奈何,留人不住,哀婉更深,更加欲說還休。“新來瘦”證明此番離愁並非第一次,而“瘦”之因卻又無交代,只是排除了“病酒”“悲秋”之因,含蓄深刻。

下闋前四句,是李清照的自我安慰,借用王維的《陽關三疊》,意喻贈別,反正是留不住的,不如放開吧。“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二句蘊含兩個典故,“武陵人”指劉義慶《幽明路》中典故,“秦樓”出自劉向的《列女傳》,借用二典故反襯自己與丈夫同樣相處十餘年,別人雙宿雙飛,而自己卻是獨守空樓。最後幾句採用頂針的手法抒情,朗朗上口,雖通俗卻情思不絕,絲絲縷縷,可見李清照的癡情。

這闋《鳳凰臺上憶吹簫》,是李清照對丈夫外出爲官,明知無法挽留,離愁別緒難以述盡,滿詞都是相思的痛苦,感人至深。《草堂詩餘正集》中評曰:“懶說出,妙。瘦爲甚的,尤妙。‘千萬遍’,痛甚。轉轉折折,杵合萬狀。”李清照寫下這闋《鳳凰臺上憶吹簫》時,丈夫趙明誠正外放做官,李清照獨居青州,遂聚少離多。相傳此時,趙明誠有納妾之舉,但缺乏史料證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