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GOT第八季華麗麗地以評分大跳水之姿完結之後,相信大家再看到“爛尾”這兩個字,都會產生一種來自地獄的恐懼。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一代神劇,6.3分收場,也是很戲劇性了。

所以,每部不爛尾的懸疑劇,都是非常值得推薦的。

畢竟,不管怎麼說,這個世界上最討厭的,就是開頭大布迷魂陣、挖了一堆坑、設定好到爆炸的懸疑劇,最後居然就……

崩了。

所以,言歸正傳,今天我們要爲大家帶來的就是一部高分懸疑日劇的中期測評。

因爲,很神奇地發現,這部劇居然沒有爛尾,反而越來越好看了耶!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不僅好看到上熱搜,豆瓣評分也是肉眼可見地一直在上漲。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對於不那麼熱門的日劇來說,上微博熱搜約等於是出圈,也是非常難得了吧。

而且,最新的第八集播出之後,分數已經滕騰騰地漲到了8.3分。

所以,善意地提醒你,如果和我們一樣也觀望了好久的話,現在真的可以開動了哦。

實際上,估計這部劇剛剛開播的時候,大家已經被刷過一波屏了。畢竟,這部劇的設定,真的是超級吸引人啊。

“交換殺人”

“殺人公寓”

“連續殺人事件”

一連串的敏感詞砸到你臉上,是不是立刻就嗷嗷嗷想要開看了?

本劇講述了原田知世和田中圭扮演的一對夫妻,好不容易買了房子,甜甜蜜蜜地揹着貸款,搬入了一座東京高級公寓。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誰知道,在第一次居民會會議上,看似一團和氣的鄰居們,就非常詭異地聊起了“交換殺人”這個很危險的話題。

什麼是“交換殺人”呢?看過希區柯克的《火車怪客》的你肯定對這個話題非常熟悉。

在當今社會,大多數的謀殺案都是“熟人作案”,警方調查一宗謀殺案,首先也是從受害者的社會關係開始調查。

所以,如果兩個人“交換殺人”的話,雙方殺死的都是毫無關係的陌生人,就很難被警察懷疑了。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相反,如果A替B殺了人,B卻不願意履行承諾的話,因爲死者是他的身邊人,也很容易被栽贓嫁禍,陷入麻煩。這也是一種雙重保證。

《火車怪客》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火車上遇到的乘客,明明只是無心閒聊,卻真的幫男主角殺了人,也讓男主角背上了殺人犯的罪名。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火車怪客》

接下來,參與居民會的、看似非常謙和有禮的鄰居們,居然共同玩了一個非常危險的越界遊戲:大家都在紙上寫下自己想殺的人的名字,互相交換匿名紙條。

是不是就像一場大型公寓狼人殺呢?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而這個遊戲也很快就失控了,因爲,紙條上的名字,一個接一個地,真實地死去了。

有人幫你殺了人,那麼,作爲受益者的你,也要去殺死自己抽到的紙條上的對象。

否則,這個寫下殺人紙條的人,就會被無窮無盡地威脅……

因爲,“輪到你了”。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沒錯,本劇的劇名就是這麼血腥的含義哦。

那麼,以上,就是《輪到你了》這部劇的基本設定了,確實還蠻吸引人的吧。

不過,跟很多人一樣,對於這樣一部設定足夠有趣的劇,我們也抱着警惕和觀望的態度,反而沒有第一時間推薦給大家。

這是爲啥呢?

必須承認,日劇的節奏是比較慢的,哪怕在這樣一部殺人公寓劇裏,第一集看下來,敘事也很溫吞。第一個情節上的爆點,一直到結尾纔出現。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當然,這也是因爲本劇的人物衆多,確實需要花掉至少一整集的時間來進行介紹和鋪墊。

而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你跟我一樣有點輕度臉盲的話,看前兩集,一定會覺得非常一頭霧水吧?

參加“交換殺人遊戲”的居民一共有13個人,他們代表了13個門牌號,各自還有家人;除此之外,還有5戶人家沒有參與遊戲。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是的朋友們,再次重申下,這張人數龐大的可怕的海報上,也只呈現了關鍵人物,而不是全部角色哦……

除了兩位主角原田知世和田中圭、以及原偶像組合乃木坂46的center西野七瀨之外,本劇裏也並沒有太多俊男美女或是流量型演員,反而都是熟悉日影的朋友們纔會認識的各種綠葉演員。

比如扮演居民委員會會長的木村多江,扮演古板老好人的生瀨勝久,扮演黑幫老混混的田中要次等等。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當然,比較大咖的配角也不是沒有,比如竹中直人和安騰政信。

然而!他倆!都沒啥戲份!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尤其是安騰政信,彷彿日日走錯片場,一臉事不關己的樣子。真的很心痛餒!

某種程度上,這些都沒辦法在第一時間提供給觀衆足夠的“刺激”。所以,估計也能變成勸退的觀劇門檻吧。

不過,抱着這種想法,連看了三集的我……

就真香了啊!

基本上,觀感就好像這位豆瓣網友@心火 所說的一樣。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越看越停不下來是怎麼回事!

(以下內容涉及輕輕輕微劇透)

首先,必須要誇獎的是,這部劇的懸疑和緊張感始終都是在線的。

最直白的做法就是,本劇嚴格奉行“每週殺一人”的模式,也就是說,這部劇,每一集,都會死人哦。

一開始覺得公寓裏的人太多,認臉認不過來嗎?沒關係,不知不覺,大家就都死光啦!(誤)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連環殺人案的血腥,就賦予了觀衆最爲直觀的感官刺激。

不過,又不同於美國電影式的狂噴血漿,這部劇裏並沒有太多少兒不宜的血腥鏡頭,膽小的觀衆也可以放心觀看。

相反,就好像日本經典的恐怖片一樣,那是一種細思極恐的滲透力,讓你對日常生活許多司空見慣的細節,也感到疑神疑鬼起來。

比如隔壁美少女突然變得詭異的神情。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又比如溫柔會長一成不變的含蓄笑容。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和藹可親的鄰居們,突然人人都變得好像殺人犯,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這部劇的節奏也始終是張弛有度的,有鋪墊就一定放大大大招,而大招之後又會有一段合理的平和過渡。

比如,本劇的一大重要調劑就是我們的甜心田中圭。

他完美地扮演了一個可愛的年下小奶狗,五句話裏三句在撒嬌,彷彿嘴上掛了個小油瓶,隨時在索要親親。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老婆在開會討論殺人案,他在家裏健身三連。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是的,田中圭在本片中扮演的是一個充滿陽光正能量的健身教練。

不過,隨着劇情的發展,小奶狗彷彿也有黑化趨勢。畢竟,他曾經多次表示,爲了保護妻子,“他什麼都願意做”。

天啊,爲什麼在這麼冷酷的推理劇裏,還能被撒一把狗糧??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然後,每當我沉浸在神仙愛情裏,覺得可以掉以輕心的時候……大招又來了!!

對不起,編劇大大,始終把觀衆的心玩弄於股掌之間。

(相信我,在看到第四集和第七集的小高潮之後,你會和我一起抱頭痛哭。)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最重要的是,編劇一直在巧妙地建立“規則”,然後立刻又打破我們的思維定式,讓觀劇的過程總是充滿了意外。

當你習慣於每集只會死一個人的時候……

當你以爲死者都是居民們的仇人,都是陌生人,都是死有餘辜的“壞人”的時候……

對不起,編劇馬上啪啪啪打你的臉。

甚至於,如果你覺得某個人越看越可疑、簡直已經想要像柯南一樣指着他大喊“兇手就是你!”了,那麼,這個人多半就要領盒飯了。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此外,這同樣也是一部很有趣的“羣像戲”。

羣像戲,這聽起來似乎更適用於社會派推理——將點連成線,從一宗謀殺案來引出衆生羣相,謎底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人性的描繪與剖析。

但在一部邏輯嚴謹又縝密的推理劇裏,羣像,則意味着更龐大的信息量。

更多的線索,更復雜的脈絡,更撲朔迷離的真兇,更一環扣一環的謎題。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當然,這也意味着,路人甲不再是路人甲,殺人也不再是切西瓜。你越瞭解一個角色,就越容易對他們產生共情。而到他們領盒飯的時候,你就越心痛。

這種情感上的刺激,無疑比血腥暴力鏡頭還要更加有力。

在正片之外,這部劇也推出了番外篇《房門之內》,專門講述鄰居們的故事。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每一集都以一家路人甲住戶爲主人公,介紹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祕密。

單親母子,單身宅男,婆媳大戰……你能想到的問題,番外裏都能出現。總而言之,就是沒有一個幸福家庭。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當然,在這樣一個推理劇裏,哪怕是番外,劇情重點也絕不會僅限於“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更重要的是,番外篇同樣補全了正篇的信息量,讓你可以進行更全面的推理(也治好了你的臉盲)。

比如,在正片裏基本毫無存在感的家庭主婦,在番外里居然是個狠角色,一個非常有心機的控制狂。

又比如,在正片裏行蹤看起來相當可疑的人,在番外裏又被無情洗白,原來只是有些生活怪癖啊。編劇誤我!!!

更爲關鍵的是,某一集番外裏一個毫不起眼的小細節,居然還直接揭示了後期一宗謀殺案的關鍵。這彷彿有一種宿命般的恐怖感。

看似普通、平靜甚至有些輕鬆搞笑的番外篇,平凡鄰居們的日常生活,同樣也是越看越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目前看到第八集,雖然領盒飯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依然完全猜不到兇手,反而疑點也越來越多,劇情懸念也是更加抓人了。

這一點從豆瓣頁面的討論貼也能感受到。

前三集的討論基本都是個位數,直到第四集掀起了第一個小高潮, 討論度也暴漲到32條。再往後則是平穩增長。

第七集飆升到58條了,而到了最新的第八集,已經有將近80條討論了。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劇情進展至今,最大的謎團,實際上並不是誰是真兇,而是“誰寫了下什麼紙條”“誰又抽到了什麼紙條”。

就如同玩狼人殺的時候,大家也會試圖找出誰是女巫/預言家/平民一樣。理清這個複雜的網絡,案情也就清楚了一大半。

可能大家會認爲,既然死者一定是某個人仇恨的對象,那麼找出因果關係,不是就很容易看出,誰是兇手,誰在替誰殺人嗎?

但是,隨着劇情的進展,你會發現,這個連環謀殺案的邏輯絕對沒有如此簡單。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因爲,它可能是多線進行的,有好幾個人都在同時替別人殺人;也可能線索直接斷掉了,因爲某個人抽到了自己寫的紙條。

有可能A是抱着玩笑的心態,寫下了一個名字,他們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利益關係;也有可能B對紙條的內容說謊了。

這一切,都讓看似簡單的邏輯推理變得困難重重、遍佈疑雲。也讓這場連環謀殺案永無盡頭。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甚至於,這真的是“交換殺人”嗎?

是冥冥中有一兩個真兇在背後,推動着大家共同揹負罪名;還是真的就是無數個偶然相互碰撞的結果,大家都跌跌撞撞地,握着鮮血淋漓的刀子,走進罪惡的深淵?

最終,這部劇想要表達的,依然是“人性之惡”。

這部衝上微博熱搜的懸疑爽劇,看得我們頭都禿了

如今回過頭來看第一集,在那場罪惡的居民會議上,提出玩遊戲的人漫不經心,參與遊戲的人大多數也都面露難色。

甚至於,都沒有幾個人第一時間就能想出一個“想殺死的名字”。

但是,女主角依然感受到了那種奇怪的氛圍——好像不參與這個遊戲,就會被指指點點,就會被排除在外。

於是,她寫下了那個罪惡的名字。在那一瞬間,就和其他所有人一樣,她大概也確實幻想過,如果這個人死了,我的生活是否就會順利很多?

潘多拉的魔盒就此被打開了。她寫下了別人的名字,可她同時也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永遠不要試探人性的深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