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門戶不是說說 看中紀委如何狠治“燈下黑”

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截圖

“中紀委這地方,誰查中紀委啊?”這是落馬的中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魏健曾有過的心態,也道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紀委並非天然的“保險箱”,紀檢幹部也沒有天生的免疫力。魏健已經用個人經歷對這個問題做了最好的回答。

1月3日-5日,由中紀委製作的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央視一套和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同時播出,魏健、明玉清、曹立新、原屹峯等中紀委機關昔日干將違紀情況首度被曝光。

9日下午,中紀委監察部循慣例在新年伊始召開新聞發佈會。中紀委副書記吳玉良在會上透露,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將在不久後向社會公佈。

開年之初,無論是“自揭家醜”,還是創新制度建設,都預示着2017年將是中紀委繼續強化自我監督、治理“燈下黑”的一年,也將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邁向新水平的一年。

“自揭家醜”:曝光昔日干將違紀行爲

2014年5月9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發佈魏健正接受組織調查的消息。由於這是十八大後中紀委機關首個被查的廳局級幹部,消息一出引發廣泛關注。

中紀委此次在《打鐵還需自身硬》中首次披露魏健案詳情。經查,魏健涉案總金額達數千萬元,向其送錢送物的人員達到100多人,其中既有官員、也有老闆,既有同學、也有同鄉。

魏健違紀行爲由來已久。2005年,魏健從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調入中紀委從事紀檢監察工作。不久之後,一個他在河北認識的老闆就專程到家中看望他,並送上一筆大額賄賂,而此前這位老闆並沒有上過門。

在商人和官員之間扮演牽線搭橋的角色,是包括魏健在內很多落馬紀檢幹部的共同特點。

中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羅凱,先後從天津某開發商處低價購買四套住房、兩間商鋪,而他則在自己聯繫的天津地區多次爲該開發商在土地審批、工程項目等方面提供幫助。在得知該開放商在江蘇和山東也有投資後,羅凱後又介紹其認識負責聯繫江蘇、山東的中紀委第十二紀檢監察室原處長申英。

還有的紀檢幹部,拿工作祕密做交易,故意向涉事官員泄露案情。袁衛華是其中被發現的典型。

袁衛華,中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原副處長。早在2004年,他就主動向某副部級幹部泄露舉報內容。袁衛華坦陳,“我想和他處好關係,然後通過交往以後希望通過找他要點工程”。

以此作爲交換,袁衛華父親的小包工隊得到了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逐漸成爲當地有名的承攬工程專業戶。前前後後,這位北京大學法學院畢業的高材生,利用手中權力承攬到的工程項目總金額超過了10億元。

時任中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主任穆紅玉透露,2014年到2015年,天津市原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多次主動跟袁衛華接觸,打探武長順案、楊棟樑案信息,也包括其本人的一些問題線索,爲此多次請袁喝酒喫飯,贈送名錶等物品。

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金道銘也出現在專題片中。2014年2月27日,金道銘被查的消息在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登出。

翻閱金道銘的履歷,會發現其有10餘年在中紀委任職經歷,從中紀委監察綜合室副局級檢查員,一路做到中紀委副祕書長兼辦公廳主任。到了山西之後,也曾擔任省紀委書記五年時間,而這段時間也是山西腐敗問題嚴重惡化的五年。

“我是不合格的一個紀委書記。有時候都不敢回憶在中紀委,我都傷心,我辜負了紀委對我的培養,和那麼多老領導和同事對我的關愛和信任。”金道銘的自責遲到了很多年,這也造成了他鋃鐺入獄的結局。

除這些人外,中紀委第九紀檢監察室原副主任明玉清,中紀委法規室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曹立新,中紀委第八紀檢監察室原處長原屹峯,以及地方紀檢監察系統代表性案例,如廣東省政協原主席、紀委原書記朱明國案等,也出現在《打鐵還需自身硬》中。

在2017年開年之際,中紀委就勇於“自揭家醜”,對多名昔日干將違紀行爲予以曝光。不迴避、不護短、不遮醜,顯示出開門搞監督的魄力和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