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伊朗購買戰機比較精,俄羅斯使勁推銷多年,伊朗一直沒有答應購買,因爲伊朗最終的目的是想自己獨立研製先進戰機,征服者313就是伊朗的國產新型戰鬥機,而且還帶有隱身特色,可見伊朗一直野心不小。

伊朗征服者313新型戰機

另一種說法是俄羅斯拒絕了伊朗購買蘇-30SM的請求,理由是蘇-30SM經過敘利亞的實戰,表現太棒了,訂單太多,根本生產不過來。據說2017年蘇-30SM又獲得大訂單,包括哈薩克斯坦的36架,白俄羅斯的12架,正在談判中的更多。再加上俄軍已訂購了116架,後繼要追加120架。生產不過來,理由也成立。

哈薩克斯坦裝備的蘇-30SM

還有一種說法是,俄羅斯不想賣蘇-30SM,想賣米格-35給伊朗,但米格-35入不了伊朗的法眼,生意談崩了。

說實話,每一場戰爭都會成就某型武器的熱賣,因爲實戰就是最好的廣告。敘利亞戰爭就成就了蘇-30SM。該機之所以表現出色,是有其原因的。蘇-30SM爲出口印度的蘇-30MKI的俄軍自用版,俄方在總結印度的使用經驗後,又進行多項改良,包括換裝更強勁的發動機,將矢量推力控制合併進飛控系統等。敘利亞作戰行動中,該機爲主要的參戰型號之一,摧毀了大量地面目標,給人們留下了相當深的印象,引得多方求購。

俄軍裝備的蘇 -30SM

本來伊朗此前還一直在猶豫是否購買蘇-30SM,並不斷地吹價和要求技術轉讓,購買合同一直沒有簽訂,沒想到這次的敘利亞戰爭,一下子讓蘇-30SM火了,這時,俄羅斯就可以坐地起價了,技術轉讓的要求恐怕也更難滿足了。這纔有了俄羅斯拒絕向伊朗出口蘇-30SM的說法。

相關文章